那是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开着刚提的极石01到车管所上牌。车窗外飘着槐花香,手指摩挲着方向盘上温润的实木装饰,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清亮的鸣笛声。后视镜里映出辆海湾蓝的小米SU7,流畅的溜背线条在阳光下泛着水波纹般的光泽,就像刚从科幻电影里驶出来。
"哥们儿你这车好酷啊!"SU7车主摇下车窗,是位穿潮牌卫衣的年轻人。他的车载音响正播着《星辰大海》,液晶仪表盘上跳动着实时能耗曲线。我笑着指指前方:"要不咱俩排个队,边等边聊?"
两辆车并排停在梧桐树荫下,就像两座移动的科技展厅。我轻点中控屏调出露营模式,座椅自动放平成135度,后排升起折叠茶台。SU7车主看得眼睛发亮:"你这车还能这么玩?"他顺手把手机往中控台一贴,导航界面瞬间流转到16寸大屏上,车灯随着音乐节奏变换颜色,惹得旁边排队的大爷都来围观。
"我这极石01是专门为户外打造的。"我给他展示车顶的无人机停机坪和后备厢的移动电源接口,"上周刚开去乌兰布统,雪地里开四驱模式,车机自动记录海拔轨迹,晚上在车里用反向供电煮火锅,全景天窗看银河特别带劲。"他听得入神,掏出小米平板展示SU7的妙享桌面功能,我俩的车机系统居然能互相投射画面。
聊到兴起时,他忽然说:"知道吗?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都41%了,街上每五辆车就有一辆绿牌。"这话让我想起提车时看的报告,比亚迪、吉利这些老牌车企包揽七成中低端市场,像极石这样的新势力专攻越野细分领域,而小米用生态链打年轻人市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SU7车主摸着激光雷达外壳感慨:"三年前谁敢想国产车能跟保时捷对标?你看我这车2.78秒破百,智能驾驶系统能自动过匝道。"他手机突然震动,是小爱同学提醒车辆OTA升级完成,新增了雨天自动关窗功能。我这边也不甘示弱,展示极石01新装的铝镁合金底盘护板——这是魏桥集团最新研发的轻量化材料,比传统钢板轻了15%,续航直接多出50公里。
排队队伍缓缓前移,我们的话题转到国产车产业链。他说小米超级工厂91%产线自动化,每76秒就能下线一辆车;我接茬说极石在苏州新建的实验室,能把白车身扭转刚度提升11%。两个三十多岁的人,愣是像孩子炫耀新玩具似的,把各自爱车的黑科技倒了个底朝天。
"听说现在00后买车,先看能不能连电竞装备。"SU7车主笑着滑动中控屏,给我看车载《原神》的游戏实测帧率。我则掏出AR眼镜,给他演示极石01的沙盘导航——这是车企和北斗卫星联合开发的功能,在无人区能实时生成三维地形图。路过的大妈听见我们讨论,忍不住插话:"现在国产车这么厉害?我儿子非要买那个叫SU7的,说能控制家里空调!"
阳光渐渐攀上车窗,我们的绿牌终于办妥。临别时,SU7车主忽然说:"知道我最感动的是什么吗?以前觉得国产车就是便宜,现在开出去,服务区充电桩小哥都夸这车设计漂亮。"我深以为然点头,想起昨夜在车主俱乐部看到的行程地图——上百辆极石01的足迹连成星光,从南海之滨到漠河北极村,橘色车标在卫星图上汇成奔腾的河流。
回程路上,两辆车在高速闸道口分道扬镳。后视镜里,SU7的电动尾翼缓缓升起,像只展翅的雨燕;我的极石01切换成运动模式,HUD上跳动着青藏的等高线。忽然明白,这哪是在开车,分明是乘着中国制造的翅膀,飞向星辰大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