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去4S店看车,接待我的销售顾问小张谈起最近的销售情况,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去年卖了近20万台车,可在印度市场却只有600多台的销量,但公司反而决定在销量低的印度建厂,这事在我们内部讨论很热烈。"这个看似矛盾的商业决策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雷克萨斯会在销量如此低的市场高调投资建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深入调查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雷克萨斯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一直以精湛工艺和可靠性著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20.3万台,较2024年增长7.6%,位列豪华车品牌第四位,仅次于奔驰、宝马和奥迪。相比之下,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财年雷克萨斯在印度的销量仅为612台,即使在2025年有所增长,预计全年销量也不到700台。
这种巨大的销量差距,让雷克萨斯选择在印度建厂的决定看起来颇为反直觉。据路透社2025年3月报道,雷克萨斯计划在印度卡纳塔克邦投资约2.5亿美元建设其首个印度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能将达到3万台。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汽车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
要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战略决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第一,从市场潜力来看,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印度汽车行业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印度豪华车市场年销量有望从目前的约5万辆增长至20万辆。虽然当前基数较低,但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中国等相对成熟的市场。
印度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据印度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2025财年印度GDP增长率为7.2%,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6%-7%的增速。随着经济发展,印度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快速扩大,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印度高收入人群(年收入超过1000万卢比,约合85万人民币)将从目前的400万增长至1200万,这部分人群正是豪华车的目标消费者。
我们在新德里认识的朋友萨姆,从事IT行业高管工作,年收入超过2000万卢比。他告诉我:"印度富人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过去可能更注重积累财富,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在生活品质上投入,豪华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身边换车买豪华品牌的朋友这两年明显增多了。"
第二,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印度建厂有明显优势。据印度工业联合会数据,印度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约为中国的1/3,能源和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分散生产基地、降低供应链风险已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的共识。
雷克萨斯在印度建厂,还与印度政府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印度实行高达100%的进口豪华车关税,这使得进口车型在印度市场价格畸高。例如,雷克萨斯ES在中国售价约38-48万人民币,而在印度,同款车型售价高达850-950万卢比(约合72-81万人民币),几乎翻了一倍。如此高的价格极大限制了销量。而在印度本地生产后,不仅可以规避高额关税,还能享受印度政府针对本地制造的各种优惠政策。
此外,印度的地理位置优势也值得考虑。印度毗邻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可作为辐射这些地区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据印度出口促进委员会数据,2024-2025财年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到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印度制造的雷克萨斯车型有望通过优惠的贸易协定出口到这些地区,扩大品牌影响力。
雷克萨斯在印度建厂还有一个重要考量——品牌长期战略布局。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先发优势明显。目前印度豪华车市场主要被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占据,根据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数据,2024年这三家品牌占印度豪华车市场份额的85%以上。奔驰和宝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进入印度市场,并建立了本地生产基地。
我们采访了一位曾在雷克萨斯亚太区工作过的前高管,他表示:"虽然当前印度销量很低,但如果等到市场真正爆发再进入,就会面临巨大的追赶压力。现在投资建厂,表面上看是亏本,实际是为未来抢占市场先机做准备。"
从产品策略看,雷克萨斯目前在印度销售的主要是进口的大型SUV和混合动力轿车,价格普遍较高。据悉,印度工厂建成后,雷克萨斯计划推出更多适合印度市场的小型SUV和入门级豪华车型,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根据汽车行业分析师的预测,雷克萨斯在印度的首款国产车型很可能是基于TNGA平台打造的小型SUV,售价预计在300-500万卢比(约合25-42万人民币),这将大大降低雷克萨斯的入门门槛,有望带动销量显著增长。
相比之下,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多年,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形象。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雷克萨斯在中国拥有230家授权经销商,覆盖110个城市。中国市场已成为雷克萨斯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北美。
我们的朋友李先生是北京一家私企的高管,去年换了一辆雷克萨斯ES300h。他告诉我:"选择雷克萨斯主要看中的是可靠性和低调奢华的气质,周围开雷克萨斯的朋友都反馈用车成本低,几乎不用担心故障问题。"这种口碑在中国高端消费者群体中已经根深蒂固,为雷克萨斯带来了稳定的销量。
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豪华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至3.2%,低于乘用车市场4.7%的平均增速。传统豪华品牌面临来自国产高端品牌的强力挑战,如问界、极氪等品牌正快速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雷克萨斯也在积极调整策略。2024年末,雷克萨斯宣布将在中国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RZ 450e的国产版,以应对电气化浪潮。与此同时,雷克萨斯也在中国推出了更多年轻化的车型和营销活动,试图拓宽客户群体。
从全球战略看,丰田集团(雷克萨斯的母公司)正在实施"多极化"发展战略。据丰田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亚洲(除日本和中国外)已成为丰田增长最快的地区,销量同比增长18.7%。印度作为这一地区的核心市场,对丰田集团的长期战略至关重要。
雷克萨斯印度建厂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初期以组装为主,逐步提高本地化率。据了解,雷克萨斯计划将印度工厂打造成其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一环,不仅满足印度本土市场需求,还将作为面向其他新兴市场的出口基地。
此外,印度工厂还将成为雷克萨斯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场。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印度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消费者既要求高品质,又极度注重性价比。在这样的市场开发产品,能够帮助雷克萨斯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力,这些经验最终会反哺全球市场。"
雷克萨斯印度建厂的决策,看似违反商业逻辑,实则是一次战略性的长期投资。它体现了全球汽车巨头在市场变局中的前瞻性布局,以及对新兴市场长期潜力的信心。
事实上,雷克萨斯并非唯一看好印度市场的豪华车品牌。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到2026年在印度投资超过10亿美元,扩大产能并引入更多电动车型;宝马则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在印度推出15款新车型,包括多款电动车。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雷克萨斯在销量如此悬殊的两个市场采取不同策略,恰恰体现了一个成熟企业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灵活性。在已经成熟的中国市场,雷克萨斯专注于优化现有业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而在尚未爆发的印度市场,则着眼未来,提前布局,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对比雷克萨斯在中国和印度的不同策略,我们也能窥见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市场已经从单纯的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品牌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印度等新兴市场则代表了下一个增长点,各大车企纷纷提前卡位。
从消费者角度看,雷克萨斯在印度建厂无疑是个好消息。本地生产将大幅降低产品价格,让更多印度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雷克萨斯的品质和服务。这也将促使其他豪华品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在中国市场,雷克萨斯也面临着转型挑战。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以及国产高端品牌的崛起,雷克萨斯需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创新步伐。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未来几年将有更多样化的豪华车选择。
回顾雷克萨斯的这一战略决策,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应仅基于当前销量,而应着眼于市场长期潜力和战略布局;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散风险、多极发展将成为大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对新兴市场的开拓需要耐心和前瞻性,有时甚至需要反直觉的投资决策。
正如那位销售顾问小张最后对我说的:"刚听说公司要在销量只有600多台的市场建厂时,我也很不理解。但了解了背后的战略考量后,才发现这可能是一步好棋。毕竟,汽车行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你如何看待雷克萨斯在印度建厂的决定?你认为这一战略会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实际情况或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