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65亿美元!吉利突然宣布将极氪从美股“赎身”回家,距离这家新势力高调上市才过去一年。更戏剧性的是,极氪退市的时间点,恰好卡在小米SU7月销量突破2.8万辆的当口。一个像坐了火箭,一个像踩了刹车,这场对决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战?当雷军带着他的“流量核弹”杀入车圈,传统车企的防线到底是怎么被撕开的?

“狙击小米”曾是极氪2024年的头号任务。007轿车提前小米SU7一天发布,001改款直降5万,高管轮番下场喊话——从“以抄袭为耻”到“马力失控论”,火药味浓得能点燃加油站。但现实给了极氪一记耳光:SU7去年7月销量破万时,001销量暴跌40%;今年前四月,极氪仅完成17%年度目标,主力车型月销不足巅峰期零头。更讽刺的是,极氪X/7X两款SUV原本躲过小米锋芒,但雷军即将发布的YU7,正对着这个最后堡垒架起炮台。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翻开极氪的股价走势图,就像看一部惊悚片。上市首日冲上28美元后,随着SU7交付量攀升,股价一度腰斩至13美元。尽管后来靠新车发布勉强回升,但市销率始终只有0.6倍,不到小鹏理想的一半。投资人用脚投票的理由很直白:同样卖20多万的车,小米能靠雷军直播卖出热搜,极氪却要花真金白银买广告位。有车主吐槽:“买001像娶了个大家闺秀,买SU7像追星成功——虽然都可能后悔,但后者让你掏钱时更热血上头。”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表面看,私有化是双赢:吉利能整合资源,极氪免去财报压力。但翻开账本会发现,这更像一场无奈救援。极氪去年净亏58亿,现金储备不足90亿,而吉利过去四年已输血超300亿。更隐秘的危机在于品牌定位——当“30万以上市场”成为新口号,等于变相承认在小米主战场败退。某供应链人士透露:“极氪车间现在最忙的是产线改造,要把001生产线腾给领克混动。”

戏剧性转折发生在4月。小米SU7因“赛道锁电门”口碑翻车,同期极氪突然放出“杭州湾库里南”9X的谍照。这款对标劳斯莱斯的百万级豪车,像在嘲笑雷军的性价比战略:“你不是要卷20万市场吗?我直接掀桌子不玩了!”但资本市场立刻戳破泡沫:私有化消息公布后,吉利港股不涨反跌。分析师一针见血:“当极氪躲进吉利的羽翼,等于承认自己打不过小米的流量战争。”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退市不是终点。极氪还要面对更棘手的难题:小米YU7上市在即,吉利内部对新能源资源分配争吵不休,老车主因频繁改款集体维权。而在30万+市场,蔚来ET7、阿维塔12早已严阵以待。一位离职工程师坦言:“现在像在玩打地鼠,刚躲开小米的锤子,又冒出来华为的激光炮。”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吉利花65亿给极氪买了个“退赛金牌”,却暴露了传统车企的致命伤——会造车的不如会造势的。当雷军把发布会开成综艺秀,李书福还在用“台州宣言”打官腔。更荒诞的是,极氪私有化被包装成“战略升级”,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给小米让路。或许该给车企们提个醒:下次开发布会前,先给老板报个网红培训班?

当“雷军效应”成为车圈通关密码,我们是否正在见证一场劣币驱逐良币?极氪001机械素质公认优于SU7,却因不会玩流量被迫转战小众市场;而小米靠营销神话收割订单,出事道个歉就能翻篇。这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理性选择,还是被流量裹挟的集体无意识?

第一个“退群”的小米友商出现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