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推Cayenne无线充电,费用高,普及难

一辆豪车能不能“无线充电”,你觉得重要吗?对有些人而言,这玩意儿纯粹是锦上添花。可我倒觉得,这事透着点意思。保时捷搞了个Cayenne纯电版的11kW感应充电技术,估计会立马有人乐了:咦,充电不用插线,还能这么来?不新鲜吗,这不手机、手表早玩剩下的嘛。问题就在于:电动车上这么搞,靠谱吗?划算吗?未来是不是真的全都无“线”自由了?

咱们先问一句,电动车的终极理想是什么?有的人说跑得远,有的人说省钱,也有人贪个新鲜。但大多数人肯定都不想天天掂着根大粗线自己倒腾,就跟过去提水一样,所以大家才对无线充电有点想法。保时捷这回给你个11kW感应充电方案,说白了,你油门一松车一停,底板一搭,能量“空气”里咕噜咕噜进来,省得弯腰动手接线。这画面一想就美,哪怕本质上和咱们家小电动牙刷无线充电站那一套差不多。

只不过,豪华是一回事,实用是一回事。说到底,技术再新,不实惠、费劲折腾、有隐患,你买一次偶尔玩玩还行,真要指望天天这样过日子,谁受得了?这玩意本身就有门槛。你得买带这“无线充电”配置的Cayenne,车上点个选装就两千欧,充电板还得花五千欧,装个板子还得请专门电工,一套下来差不多人民币六七万,能买一辆不带牌照的新能源小车了。你要说这些钱花下去,就是为了省个下车插线的麻烦?那我得问问,大部分人真会为了这点小事买单吗?

有人会说,无线充电不过是个“面子”活儿,给高端人群带点舒适体验,上档次嘛。但我肉眼可见,这种体验是有点像刚出智能手机电子支付那阵。最起初只有极小一部分人玩,后来才普及。谁都知道无线充电不如有线快,功率做大了也还是挺花电。不过,保时捷一口气把直流快充最高做到400kW,这倒蛮唬人的,等于告诉你:我又快又高级,咋玩都行。

咱换个角度想,保时捷不公布兼容性、不说会不会全集团普及,你别说上普通大众,连自己旗下车型都没定,那么问题来了:要真把这个无线充电玩意推广开,原理虽然不难,落实却太繁琐。你光要在家里自己用可以,公共停车场谁能给你各立各的充电板?有些人看到“90%功率效率”,可能觉得不错,但比插线上充电还是差一截啊。还有个大家经常容易忽略的点,感应充电其实还有点能量损耗,大量普及后对电网负担也不是闹着玩的。你要是大规模商用,真不如快充站统一规格、统一插头,来得直接干脆。

那为什么保时捷会搞这个?我的看法,其实是焦虑体现在“技术面子工程”上。就好比你家浴室搞个自动调温、智能马桶、地暖,谁都知道这些玩意过日子提升幸福感有限,但不能没有。汽车厂家卷到今天,拼电池、拼续航、拼内饰都玩腻了,只能往细枝末节上花心思。像无线充电这种新意,门槛高,象征着“我们家技术牛、比别人领先一步”,拿来吸引那些钱多、讲究身份的用户——哪怕一年只卖几千台,也能树立个高端技术形象。

保时捷推Cayenne无线充电,费用高,普及难-有驾

不过你还别说,有些人真的吃这一套。人类就是这样:哪怕省事只是一步,人们也愿意多花点钱,只要感觉“过得比别人舒服”。而且现在用车环境变了,车库越来越挤,慢慢插线、弯腰下车捣鼓的人多了你才发现,不插拔线确实方便不少。你说有没有别的用途?这要是放在未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自动泊车自己趴上充电板上,司机一根手指都不用动,说不定还真挺协调高效的。智能分拣式的停车楼、无人管理停车场,也许这种技术能拼出点新的玩法。

但这些都还只是想象阶段,说实话,还得一段时间才能轮到普通人真用上。像保时捷这套充电板50公斤重,占地接近1.2米长,假如你家车库地方有限,随便一放就挡路,也不方便随意移动。还有人担心,感应充电盘万一出现故障,比如被金属零件、杂物、宠物挡了一下,能不能及时断电?厂家是做了传感器防护,安全系数高是高,不过用户可不全是小白鼠。

从趋势上看,无线充电真普及还得跨三道坎,费用、安全和通用标准。费用这不用说,有线能凑合就别玩高费率、低效率的“高科技”。安全方面,一个8岁小孩能不能趴那盘子边上画画?标准统一了,才能给普通人省心,才不会出什么“甲牌车插乙牌板坏”这种恼人的事。

回头再看,有人觉得这就是又一套花哨功能。但说不定哪天,某件“花哨”的东西恰好成了别人依赖的日常。现在你可能会觉得插线不麻烦,但跟无线一点点普及,回头你才发现没有它开始不太习惯了。这和电子支付、APP打车、自动洗碗机一样,科技推动生活往前走,大都是这样点滴渗透进人的习惯之中。并不是谁天生就“非用不可”,而是有了体验后再让自己回到老路就再也不愿意了。

保时捷推Cayenne无线充电,费用高,普及难-有驾

所以,保时捷Cayenne感应充电技术,既不是颠覆人类生活的天大创新,也不是纯粹装门面的无用噱头。它现在最大意义,是告诉你:汽车作为科技载体,还远没到头。什么电池、动力、驾驶、娱乐、舒适,只是车厂“内卷”出来的成果之一,只是正好这次卷到了“充电方式”这里。

车企们给高端用户准备的“小确幸”,先让一部分人尝鲜。好比顶级餐厅先出新菜,老百姓以后能不能天天吃,取决于这道菜是不是又便宜又真香。将来感应充电能不能平民化,不最好看技术,得看人们的新需求是不是非用不可、厂家有没有动力把成本打下去,把标准统一起来。如果你家隔壁那谁都能买得起、装得上,那就说明时代真变了。

最后想问一句,各大厂现在都盯着“无接触充电”,你觉得十年后咱们的电动车还得手动插线吗?你会为这种体验多掏几万块吗?要我说,这东西十年前快充普及时也没人想到今天能这么便利,所以谁敢保证下一个家用汽车新刚需,不就藏在这些“看似无用”的黑科技里头?反正啊,你要是真用上了,回头让你再插线,估计也就只剩下感叹“科技改变生活”了。

保时捷推Cayenne无线充电,费用高,普及难-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