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新解:混动与插电混动大对决

汽车动力新解:混动与插电混动大对决-有驾

混动与插电混动:揭开神秘面纱

在如今这个汽车动力多元化的时代,混动和插电混动车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很多朋友在选车时,常常会在这两者之间犹豫不决,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它们的区别。

先来说说混动,也就是常说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 。它就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管家,巧妙地把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在一起。平时主要是燃油发动机在工作,电动机就像个小助手,在车辆启动、加速这些关键时刻出来帮忙,让车子动力更足,还能省点油。而且,混动汽车的电池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它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发动机的运转以及刹车时的能量回收,给自己充电,是不是很智能?像丰田普锐斯,作为混动界的 “元老”,凭借着成熟的混动技术,在市场上一直备受青睐,很多消费者就冲着它那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去的。

再讲讲插电混动(PHEV),它可以说是混动的 “进阶版”。插电混动车型不仅有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还配备了更大容量的电池,而且这个电池能通过外接电源进行充电。这就意味着,在纯电模式下,它能跑更长的距离。要是你平时上下班路程不远,充满电后,纯电模式就完全能满足日常通勤,做到零油耗、零排放,简直是环保又省钱。像比亚迪唐 DM-i,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达到上千公里,短途用电,长途用油,完美解决了大家的里程焦虑问题。

动力来源:各有千秋

从动力来源上看,混动和插电混动有着本质区别,这也直接影响了车辆的性能表现和使用体验。

混动车型主要动力来源是燃油发动机,电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像本田雅阁锐・混动,在一般行驶状态下,发动机是车辆前进的主要动力提供者,电动机则在需要额外动力时介入,比如在车辆低速行驶时,电动机可以单独驱动车辆,避免了发动机在低效区间工作,从而降低油耗;在加速超车时,电动机和发动机协同工作,提供更强劲的动力。由于其电池容量较小,纯电行驶里程通常较短,一般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左右,主要依靠发动机运转和刹车能量回收来为电池充电,这就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像是一台传统燃油车,只是在燃油经济性上更有优势。

插电混动车型的动力来源则更加多元化,大容量电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沃尔沃 XC90 T8 为例,它的纯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在纯电模式下,车辆完全依靠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安静、零排放,特别适合在城市拥堵路段行驶,既环保又省钱。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才会启动,与电动机一起工作,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而且,插电混动车型可以通过外接电源充电,无论是在家用充电桩还是公共充电桩,都能轻松补充电量,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方便。

充电方式:截然不同

充电方式的差异,也是混动和插电混动的一大区别,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成本 。

混动汽车因为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所以在充电方式上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多余能量以及刹车时的能量回收来为电池充电 。这种 “自给自足” 的充电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车主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的问题,不管是在城市道路上穿梭,还是在偏远地区行驶,都能正常使用,就像开传统燃油车一样,只要有油,车就能跑。不过,这种充电方式的效率相对较低,充电速度也比较慢,毕竟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车辆长时间以纯电模式行驶。

插电混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就丰富多了,除了像混动汽车一样可以通过发动机和能量回收系统充电外,还能使用充电桩或家用电源充电 。如果家里有条件安装充电桩,晚上回家把车一停,插上充电枪,第二天早上起来,车就满电了,就跟给手机充电一样方便。要是在外面,公共充电桩也越来越多,在商场、停车场等地都能找到,虽然充电时间可能比加油长一些,但现在很多充电桩也支持快充功能,能在短时间内补充不少电量。而且,由于插电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较长,在日常城市通勤中,大部分时间都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这样一来,用电成本可比加油低多了,日积月累,能省下不少钱呢。

牌照与政策:天壤之别

在很多地区,混动和插电混动在牌照与政策方面有着天壤之别,这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

插电混动车型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在不少城市可以享受绿牌政策 。就拿上海来说,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可以直接获得新能源牌照,不用像购买传统燃油车那样,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去竞拍车牌,这能省下一笔可观的费用。而且,在限行方面,插电混动汽车也有优势,很多限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插电混动车型可以自由通行,大大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不仅如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还会给予插电混动车型购车补贴,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像广州,购买符合条件的插电混动车型,能获得一定金额的补贴,这让很多消费者心动不已。

反观混动车型,由于它本质上还是以燃油发动机为主,不属于新能源汽车,所以只能上蓝牌 。这就意味着,在一些限牌城市,消费者需要通过摇号或者竞拍的方式获得车牌指标,过程既繁琐又耗费财力。比如在北京,车牌摇号的中签率极低,很多人摇了好几年都摇不到,竞拍车牌的价格也居高不下,这无疑增加了购买混动车型的门槛。并且,混动车型无法享受限行优惠和购车补贴政策,在使用成本和便利性上,相比插电混动车型略逊一筹。

使用成本:精打细算

在使用成本方面,混动和插电混动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可是关乎到我们日常 “钱包厚度” 的重要因素 。

混动车型由于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工作,虽然电动机能辅助节省一些燃油,但总体来说,燃油成本还是占了大头 。以丰田凯美瑞双擎为例,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大概在 4.3 - 4.7 升左右,按照目前 92 号汽油每升 7 元左右来计算,行驶 100 公里的燃油成本大约在 30 元左右。如果一年行驶 2 万公里,光燃油费用就得 6000 元左右。而且,混动车型的保养项目和周期与传统燃油车基本相同,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都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插电混动车型在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成本就低多了 。比如比亚迪秦 PLUS DM-i,纯电续航可达 120 公里,在城市日常通勤中,如果每天行驶里程不超过 120 公里,完全可以使用纯电模式,按照每度电 0.5 元来计算,百公里电耗 15 度左右,行驶 100 公里的电费也就 7.5 元左右,比混动车型的燃油成本低了好几倍。即使在长途行驶中,当电池电量不足切换到混动模式,它的油耗也相对较低,再加上现在很多地方对新能源汽车还有停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长期算下来,插电混动车型在使用成本上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性能表现:各擅胜场

混动和插电混动在性能表现上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就像两个不同风格的运动员,在赛道上各擅胜场 。

混动车型由于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其动力输出相对较为平稳,就像一位稳健的长跑选手 。比如丰田卡罗拉双擎,在日常驾驶中,发动机和电动机的配合默契,动力输出线性,不会有突兀的加速感,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稳定的驾驶体验。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持续动力输出能保证车辆的稳定性,超车、并线都轻松自如。不过,由于电池容量小,纯电模式下动力相对有限,持续时间也不长。

插电混动车型在电力充足时,就像是一位爆发力十足的短跑健将 。像宝马 530Le,纯电模式下,电动机能瞬间输出强大的扭矩,加速迅猛,推背感十足,在城市道路上超车那叫一个轻松。而且,插电混动车型在发动机和电动机协同工作时,动力更是强劲,能满足那些对驾驶激情有追求的消费者。不过,当电池电量不足进入亏电状态时,车辆的动力表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油耗也会相应增加 。

保养维护:不可忽视

最后,咱们再聊聊保养维护,这也是很多车主在购车后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

混动车型因为主要还是以燃油发动机工作为主,所以它的保养项目和周期与传统燃油车基本一致 。像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清器这些常规保养项目,在大多数汽车维修店都能完成,而且费用也比较透明,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虽然混动车型也有电气系统,但由于其电池容量较小,电动系统相对简单,所以在保养方面,除了一些涉及到电气系统的专业检查和维护需要去品牌授权的维修站外,整体保养难度和成本并不高,普通车主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插电混动车型由于既有燃油发动机,又有大容量电池和复杂的充电系统,所以保养起来相对复杂一些,成本也会略高 。除了要像混动车型一样对发动机进行常规保养外,还需要对电池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比如检查电池的充电状态、容量衰减情况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而且,插电混动车型的电池寿命有限,虽然现在很多车企都提供了一定年限或里程的电池质保,但过了质保期后,如果电池出现问题需要更换,那费用可就相当高了,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插电混动车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总结:选择适合你的那一款

混动和插电混动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 。如果你平时开车主要是长途,充电不方便,对动力平稳性要求较高,而且不在意车牌政策和补贴,那么混动车型或许更适合你,它就像一位可靠的老伙计,随时待命,不用担心续航和充电的烦恼。但要是你日常通勤距离短,家里或公司附近充电方便,追求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强的动力体验,还想享受绿牌政策带来的便利,插电混动车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它既能在城市中安静、环保地穿梭,又能在长途旅行时为你保驾护航 。在购车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通勤距离、充电条件、预算等因素,多试驾、多比较,这样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爱车,开启愉快的出行之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