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设计师最近似乎成了车圈最忙的人——前脚刚因为把7系的鼻孔越做越大被全网吐槽,后脚就悄悄给新车的鼻孔「缩了水」。就在上个月,海外网友拍到中期改款7系测试车时惊讶发现:曾经霸占前脸的巨型双肾格栅明显缩小,连带着被戏称为「灭霸同款」的分体式眯眯眼大灯也不见了踪影。这波反向整容的操作,瞬间让车迷圈炸开了锅:这还是当初那个坚持「大就是美」的宝马吗?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去年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老张,花了小两百万买了辆全新7系当公司接待用车。结果车刚开到工地,包工头们围着车转了三圈愣是没敢认:「张总,您这宝马X5改得真霸气!」原来新7系的分体大灯和超大鼻孔,让见惯了传统豪车造型的圈外人产生了严重误判。更尴尬的是,某次接待重要客户时,对方盯着车头憋了半天,最后小心翼翼地问:「您这车...是不是被追尾过?」气得老张当场掏出购车发票自证清白。
这种「美到让人产生误会」的设计,终于让宝马设计师坐不住了。从曝光的测试车来看,新款7系的双肾格栅虽然保持着家族式纵向排列,但整体尺寸明显收敛,轮廓更接近经典款的协调比例。最惊喜的是大灯组——远近光灯从上下分体式改成了传统的一体式布局,转向灯也重新回归到主灯组内。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个造型神似宝马经典车型3.0 CSL,像是把现代科技装进了复古的躯壳里。
要说宝马这波操作有多「叛逆」,看看他们自家产品线就知道。三年前发布的4系用上超大鼻孔时,网友集体吐槽「设计师喝假酒」,结果这车现在加价5万还得排队;去年新7系带着灭霸脸横空出世,骂声还没消停,销量倒是蹭蹭往上涨。但这次中期改款,宝马居然破天荒地把标志性设计往回调,活像班里那个永远我行我素的酷哥突然开始听劝写作业。
这种转变背后藏着个有趣现象:在德国慕尼黑设计中心,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每天要翻译上百条中国网友评论。有位设计师甚至把「设计师放过宝马吧」的表情包设成电脑桌面,说这是「保持清醒的良药」。更戏剧性的是,去年成都车展上,有位宝妈带着5岁儿子看车,孩子指着7系前脸说「妈妈这个车在生气」,这句话被现场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后来竟然出现在宝马内部设计研讨会的PPT里。
要说改动最明显的地方,还得看车尾。现款7系那个被戏称为「俄罗斯方块」的贯穿式尾灯,在新车上变成了颗粒感十足的矩阵式排列。白天看着像是镶了圈碎钻,晚上点亮时就像星空洒落在车尾。有位做灯饰生意的车主试驾后调侃:「这尾灯要是能单卖,我家别墅外墙装修就省事了。」更绝的是后保险杠造型,原先隐藏式排气装饰被替换成金属质感的风刀设计,远远看去像是给西装暴徒配了双切尔西靴。
内饰的变化更让人会心一笑。现款那个被吐槽像「家电城样板间」的31英寸巨屏,在新车上变成了可升降的悬浮式设计。销售顾问小刘偷偷告诉我,有客户试驾时对着屏幕研究了十分钟,最后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劳斯莱斯同款的剧院模式嘛!」更贴心的是,原先需要探着身子够的空调按键,现在被做成带震动反馈的金属拨杆,盲操作时再也不用担心按到隔壁的座椅加热。
最让老车主眼红的,是那个消失的「反人类」设计——现款需要对着空气比划的隔空手势控制,在新车上变成了实体旋钮+触控板的组合。某汽车论坛版主试驾后发文:「终于不用在高速上对着中控屏跳科目三了!」这些改动看似细小,却像给智能手机加上实体按键,让科技狂飙的时代保留了些许踏实感。
动力系统的调整倒是意料之中。3.0T直六发动机继续坐镇,但48V轻混系统升级到第四代,低速跟车时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有媒体实测发现,新款在ECO模式下的油耗,居然比老款低了0.8L/百公里。混动版更是玩出新花样:纯电续航从84公里提升到120公里,还支持V2L外放电功能。露营爱好者王哥听说后两眼放光:「这不就是移动的户外电源?下次去草原可以带电烧烤架了!」
要说最戏剧性的变化,还得看市场反应。现款7系刚上市时,二手车商老李收车都要压价5万起,理由是「前脸太激进不好转手」。结果改款消息曝出后,二手市场突然出现神奇逆转:带眯眯眼的现款7系,居然被年轻买家当成「绝版设计」追捧。上个月有辆才跑3000公里的准新车,挂出比指导价还高8万的价格,评论区瞬间涌入两百多条「求购」留言。
这种魔幻现实背后,藏着当代消费市场的荒诞逻辑——当所有人都觉得宝马会继续放飞自我时,它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当大家开始怀念「经典设计」时,那些曾被嫌弃的激进元素反而成了个性标签。就像当年被骂惨的第四代7系(E65),现在却是改装圈的热门胚子,这大概就是汽车设计最迷人的矛盾美学。
看着测试车上那些「往回找补」的设计细节,突然想起手机圈那句名言:「科技以换壳为本」。但放在汽车领域,或许该改成「设计以轮回为美」。中期改款7系这波操作,既像是向经典致敬,又像是给未来探路。那些曾经吐槽「宝马设计师该下岗」的网友,现在是不是该考虑给人家发个「最听劝设计团队」的锦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