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从本田到丰田,从传祺到埃安,这家企业陪伴我们走过无数个时代。今年广汽集团的表现却让人有些“揪心”。虽然它年销百万台,是不少企业仰望的存在,但2023年的销售数据却呈现出下滑趋势。代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也迎来了重大挑战。广汽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它的销量为何陷入困境?它的光辉能否回归?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说起销量的下滑,有人会说:那不挺正常嘛,谁没有点磕碰啊;可有人立刻跳出来反驳:咱们这可是头部汽车集团,技术资源、生产链都不输给别人,凭啥还被“年轻后辈”赶超呢?数据不骗人,广汽集团旗下的所有品牌里,只有广汽丰田保持了增长,成为整个团队的头号“顶流”。
比如广汽本田,曾经“街车王”的威名不再。9月的销量仅为32808台,同比下滑6.61%。今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降了多达27.58%,几乎“断了腰”。再看曾被视为新能源未来主力的埃安,9月份交出了27297台的成绩单,暴跌32.37%。两年前还大有超越比亚迪之势的埃安,现在连吉利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的后背都看不到了。究竟是哪出现了问题?是研发不行?是营销不给力?还是新能源赛道越跑越难?这背后的故事,可不仅仅是数字那么简单。
先来深挖一下广汽的主要板块。不可否认,广汽集团早年的成就离不开旗下两大日系“搭档”: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本田基因带来的高品质,让“雅阁”“飞度”这些车型成为马路上的常客。丰田的强大技术储备,则让凯美瑞、汉兰达牢牢抓住了中高端市场。随着市场逐渐向新能源转型,日系品牌的短板逐渐暴露出来。
广汽丰田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在逐步推出配备混动车型后仍保持市场竞争力。今年9月份,广汽丰田卖了76,500台,同比增长5.84%。但广汽本田派出的混动车型却没能复制丰田的成功,还不敌国产新能源新势力的“猛攻”。反观曾经遍地开花的广汽传祺,现在连月销过万的车型都难以捞到,导致同比下滑15.84%。面临日系品牌增长放缓、新能源阵营起不来、国产品牌内战激烈的局面,广汽集团的卡位显得有些“不尴不尬”。
尤其是新能源板块,埃安近年的表现让人越来越焦虑。从“全村的希望”到“咸鱼翻不了身”,埃安的主力车型AION S和AION Y,先是收割了大批细分市场用户,后又因产品更新乏力逐渐陷入低迷。消费者需求变得多元化了,竞争对手更狠了,埃安的优势逐渐从“领跑”变成了“追赶”。千万辆俱乐部的座次,差点就轮不到广汽集团了。
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故事似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年上半年,广汽埃安在技术革新上走了不少弯路——为了追求快速迭代,太多新技术研发还不够成熟,就匆忙推向市场,结果不仅没能俘获更多消费者,反而招来了不少麻烦。有车主反映埃安部分车型的续航能力在极端天气下表现不佳。一时间,“神车变闹心”的标签在社交媒体上蔓延。
也有人为广汽集团捏了一把汗。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国产汽车新贵正在攻城略地,埃安的旗舰车型在市场上的光环却越来越黯淡。数据也看得很清楚,今年1-9月,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仅181416台,同比下滑近20%。这对于已经深陷瓶颈的广汽集团来说,是个雪上加霜的消息,更别提整个新能源板块还不到总销量的五分之一。如此表现,还有能力扭转局势吗?
而从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来广汽集团确实还在努力。比如强化电池研发和生产,承诺2025年前掌握核心技术等等,但过程可以说是艰难一片。竞品们的步伐根本没有停下来,吉利银河、比亚迪王朝系列每月的销量成绩单,几乎可以当成对广汽的一次又一次“降维打击”。目前,广汽集团全体调整了内部的各项资源分配,甚至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上市计划,希望能尽快挽回局面。然而这些努力,还没在近期的数据上“落地生根”。
当大家都为广汽集团捏一把汗的时候,广汽丰田带来的乐观却给整个集团注入了一丝希望。从广汽丰田近年的表现他们不仅继续稳扎稳打地强化传统车型,还果断切入新能源赛道,比广汽埃安来得更加游刃有余。铂智3X成功吸引了入门级新能源用户,9月销量超过9000台,算是凭实力打脸了那些质疑广汽新能源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广汽丰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传统燃油车型优势尚在,同时逐步转型不迟。丰田的霸气反击,似乎揭示了集团内部是否该调整权重资源的问题?
另广汽集团的市场研究部门早就意识到,仅靠大规模铺货和传统车型的“老品牌效应”是远远不够的。未来,新能源新势力将再度加速扩张。竞争对手的吸引力可不止环保和技术那么简单,它还能和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完美匹配。你是否发现,如今不少车主买车,除了关注价格之外,还会问:“这个车好不好看?科技够不够炫?”想想比亚迪的海豚,吉利的星越,都在努力贴合年轻市场广汽在设计和营销这块确实要多走“心”了。
正当广汽集团内部信心稍稍恢复时,现实又一次向它泼了冷水。广汽集团虽然已经试图扩展新能源细分市场,但主打车型像AION S、AION Y的改进速度却不够快,甚至由于价格竞争对手优势明显,它的销量始终在低位徘徊。怎么看也很难赶上国产新能源那几个“爆款”——比亚迪汉、秦 PLUS DM-i、奇瑞新能源的小蚂蚁,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都更有说服力。
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也在为企业增加负担。全球能源价格随着地缘冲突而波动不定,芯片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可能再次浮现。对国内外车市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像悬而未决的遗漏件,时刻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企业内部也并非一片和谐:一次次业绩不佳的背后,是财力和资源到底该往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哪边倾斜的问题。即使高管们已经喊出“用好丰田这张底牌”的口号,但新能源这块若再落后,整个广汽的未来将陷入更大的泥淖。
看起来,广汽集团的未来似乎有了明确方向,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它敢把所有赌注放在新能源上吗?新能源是好,也确实是趋势,但它根本还没一统车市啊。燃油车的时代终究是会过去,但短期内来仍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广汽是否应该再多分一点心思来巩固已稳住的广汽丰田,让传统优势继续发力呢?每次听到有人赞美广汽丰田,我其实忍不住想:未来万一竞争的压力再大,新能源不能及时崛起,“广汽丰田”这块金字招牌还能扛多久?
广汽集团是否应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把更多精力注入传统车型,续命一段时间?换句话说,在新能源的发展节奏变得步步惊心的时候,“燃油车还能撑多久?”你认为广汽集团的未来究竟在于坚守传统,还是在新能源领域展开背水一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