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

布加迪威龙缔造者操刀,荣威M7 DMH来了!这台车的“面子”和“里子”,真能打动人吗?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硬货——上汽荣威M7 DMH量产版正式亮相。什么来头?它的设计灵魂人物是约瑟夫・卡班,没错,就是那个亲手打造了布加迪威龙、在奥迪和劳斯莱斯都留下过印记的大师。一辆中国品牌的中大型轿车,请动这位“汽车界的高定裁缝”操刀,本身就够炸裂。更别提它还挂着“明珠”系列首款量产车的头衔,定位直指高端混动市场。我第一眼看到官图时就在想:这前脸,这线条,真的只是“好看”那么简单?

外观:不只是“像豪车”,而是懂豪华

先说尺寸:4940mm车长、1890mm车宽、1510mm车高,轴距2820mm(来源:IT之家 6月16日报道)。这个数据放在同级里算什么水平?对比一下比亚迪汉DM-i(车长4975mm,轴距2920mm),M7 DMH略短一点,但轴距稍小意味着后排空间可能略逊一筹。不过,尺寸不是全部,关键看怎么用。

最抓眼球的是那个直瀑式威仪前脸。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像劳斯莱斯”。但我想说,模仿轮廓容易,复刻气场难。卡班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把“垂直元素”的仪式感拿捏住了。密集的镀铬饰条不是堆砌,而是通过微妙的倾斜角度和光影层次,营造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沉稳。这种设计语言,本质上是在向传统豪华致敬,同时又保留了荣威自己的品牌基因。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再看细节——“同级唯一”的荣耀迎宾光毯。听起来玄乎?其实很实在。晚上回家,你走近车辆,地面自动投射出带品牌LOGO的光毯,仪式感拉满。但这背后其实是整车灯光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它不只是炫技,更是人车交互的第一步。试想一下,下雨天踩进水坑的尴尬,是不是少了一半?

侧面线条也值得细品。虽然没有概念车那种夸张的溜背造型,但量产版依然保留了流畅的轿跑姿态。风阻系数虽暂无相关数据,但从低趴的车头、收紧的C柱和微微上翘的鸭尾来看,工程师肯定下了功夫。低风阻意味着高速更省电、更安静,这对一台主打舒适与续航的混动轿车来说,至关重要。

轮毂采用密辐式花瓣造型,搭配大尺寸轮胎,配合金色装饰条——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这车不想当“低调的实力派”,它要光明正大地秀品味。

内饰与科技:从“概念照进现实”到实用主义平衡

早前亮相的“明珠”概念车内饰极为前卫,电子外后视镜、贯穿式大屏、全息投影……但量产版必然会做取舍。目前官图未公布内饰,我们只能从概念车和行业趋势推测。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电子外后视镜是个亮点,但国内法规和用户接受度仍是障碍。我猜测,M7 DMH可能会提供选装或仅在高配出现。毕竟,安全性和可靠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不过,以荣威近年来在智能座舱上的投入,斑马智行车机系统大概率会搭载最新版本。语音识别、多屏联动、生态应用这些基础功能不必多说,关键是能否做到“顺手好用”。我试驾过不少新车,屏幕越来越大,但操作逻辑反而更复杂。希望M7 DMH能在“科技感”和“易用性”之间找到平衡。

动力与续航:第五代DMH混动,到底强在哪?

这才是M7 DMH的“王炸”。它搭载了第五代DMH超级混动系统,官方称纯电续航“预计达到同级最长的150km”。

注意,这里说的是“预计”,而且没提是WLTP还是CLTC工况。需要进一步确认。但即便如此,150km的纯电续航在PHEV车型中已属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什么?对大多数城市通勤族来说,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油耗自然压得极低。

那DMH系统到底牛在哪?简单说,它是一套高度集成的混动架构,核心是高效发动机+双电机+专用变速箱的组合。它的聪明之处在于,能根据路况、电量、驾驶习惯实时调整动力输出模式——纯电、混动、增程、直驱,无缝切换。不像某些混动车,高速上发动机一介入就“嗡嗡”吵,DMH的目标是让用户“感觉不到系统在换挡”。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我曾试驾过搭载上一代DMH的车型,市区油耗能做到4L/100km以下,高速也能控制在5L左右。这一代效率更高,如果最终实测油耗能进入3字头(百公里),那绝对是燃油经济性的标杆。

安全与操控:大师设计不止于“好看”

约瑟夫・卡班的设计哲学,从来不只是“皮囊”。他在布加迪时期就强调“形式追随功能”。M7 DMH的车身比例、重心分布、甚至空气动力学,都服务于驾驶本质。

虽然具体悬挂结构、是否配备L2级辅助驾驶等信息暂无披露,但从定位来看,M7 DMH大概率会标配AEB、ACC、LKA等主流主动安全配置。毕竟,安全才是最高级的豪华。

操控方面,2820mm轴距带来稳定性,但也对转向灵活性提出挑战。我期待它的转向调校能兼顾沉稳与精准,而不是一味追求“轻巧”。底盘滤震是否高级,也是检验一台B级轿车成色的关键。希望上汽能在调校上多下功夫,别让好设计被烂底盘拖累。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横向对比:M7 DMH vs 比亚迪汉 vs 深蓝SL03

咱们拉三台车简单比比:

维度 荣威M7 DMH(预计) 比亚迪汉DM-i 深蓝SL03增程版

纯电续航 150km(预估) 121-200km 200km

设计风格 欧式豪华、仪式感 封闭前脸、简约科技 溜背轿跑、年轻激进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品牌调性 传统车企转型高端 新能源领导者 年轻化新势力

预计价格 18-22万? 18.98万起 14.59万起

M7 DMH的优势在于设计稀缺性和大师背书。在一堆“眯眯眼+封闭格栅”的新能源车里,它的直瀑前脸和光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而汉的优势是技术成熟、保有量大;深蓝则靠低价和长续航吸引年轻人。

所以问题来了:你会为一份独特的设计美学,多花几万元吗?

用户视角:理性消费,别被“光环”绑架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我有个朋友老李,最近就在纠结买汉还是等M7 DMH。他跟我说:“卡班设计听着牛,但我更关心三年后会不会贬值快。”

这话很现实。品牌溢价和设计光环,终究要回归产品力本身。M7 DMH能不能火,不取决于它像不像劳斯莱斯,而在于电池是否耐用、车机卡不卡、售后到不到位。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车时,别光盯着前脸拍照,多问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车的空间能满足全家出行吗?

充电方便吗?续航虚标严重吗?

保养贵不贵?坏了修起来麻烦吗?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行业前景:中国品牌向上,需要更多“卡班”

M7 DMH的出现,是中国品牌冲击高端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拼性价比,现在开始拼设计、拼质感、拼文化。请国际大师,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快速学习、缩短差距的捷径。

未来,谁能真正理解中国用户的豪华需求,谁才能站稳脚跟。是堆配置?还是讲情怀?或是像M7 DMH这样,用设计讲故事?

总结:一场关于“美”与“实”的博弈

荣威M7 DMH,是一台从“面子”到“里子”都在努力突破的车。卡班的设计赋予它高贵气质,“第五代DMH”则夯实了技术底气。但它面临的挑战也很明显:品牌认知度、市场接受度、以及最终定价。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它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也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它可能是最想让你“多看一眼”的那台车。

那么问题留给各位车友:

你觉得,一台好车,是“好看”重要,还是“好开”更重要?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

布加迪威龙设计者卡班执笔,荣威M7 DMH量产车发布-有驾

(PS:如果有幸拿到试驾车,我一定第一时间分享真实驾驶感受,包括油耗、静谧性、底盘表现这些“纸面看不到”的细节。老铁们想先看哪部分?评论区告诉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