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高端D级车顶不住了,从32.98万跌至13.98万,比小米SU7上档次。
13.98万买一辆D级纯电轿跑?还是四驱、3.2秒破百、续航620km的版本?
你没看错,这就是2023款远航Y6 620km 四驱尊享版的“清库存”价格。原价32.98万,如今直接腰斩再腰斩,只卖13.98万。乍一听,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写错了?点开朋友圈再三确认——没错,就是远航Y6,那个几乎被市场遗忘的品牌。但当我把它的参数拉出来一对比,心里咯噔一下:这价格,已经不是性价比,而是“价格屠夫”了。问题是,它真能买吗?值不值?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台“神秘旗舰”的里子和面子。
外观:低调得有点过头,但细节藏着野心
远航Y6的车身长达5270mm,宽2000mm,高1500mm,轴距3130mm,尺寸上完全对标奥迪A8L、宝马7系这类传统D级豪车。停在街上,气场确实足,低趴的轿跑姿态、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加上贯穿式尾灯和主动升降尾翼,设计语言一点不落伍。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太像“套娃”了。前脸分体式大灯+封闭格栅,像极了某新势力;侧面线条又有点保时捷Taycan的影子;尾部那块可升降尾翼倒是挺帅,可惜启动时动静不小,像是老式音响开机的“嗡”一声,少了些高级感。
我试驾那天,停在商场地下车库,一个路人走过来看了一眼,问:“这是蔚来ET7改的吧?”我哭笑不得。品牌辨识度低,设计原创性不足,是远航Y6最大的软肋。哪怕你堆料堆到天花板,别人认不出你,等于白搭。
内饰:堆料狂魔,但智能化差点意思
坐进车内,我第一反应是:这价位的车,居然给了这么多配置?
17.38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盘,双联屏布局不算新鲜,但分辨率和流畅度不错。车机用的是骁龙8155P芯片,比不上最新的8295P,但日常使用足够顺滑。支持四区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手机远程控制、OTA升级,功能齐全。
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排——7英寸扶手控制屏、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全系标配,后排靠背还能电动调节。我特意让同事坐后排,他身高1米8,翘着二郎腿还能伸直腿,地板全平,中间乘客也不憋屈。这种空间表现,别说对比小米SU7(C级车),就算放眼里想S800、蔚来ET9这些对手,也不虚。
但问题来了:车机系统UI设计老旧,动画生硬,语音助手反应慢半拍。比如我说“打开座椅按摩”,它要等两秒才执行,还经常听错成“打开空调”。相比之下,小米SU7的澎湃智行系统就聪明得多。硬件到位,软件拖后腿,这是远航Y6的真实写照。
动力与操控:3.2秒破百,但开起来像“暴躁绅士”
远航Y6搭载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680马力,扭矩745牛·米,零百加速3.2秒。这个数据,放在保时捷Taycan Turbo S都算猛兽级别。我特意找了一段封闭路段试了下,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进座椅,耳朵嗡的一声,100km/h眨眼就到。
但日常开起来,反而有点“用力过猛”。动力输出偏激进,低速跟车时容易窜,刹车脚感也偏硬,需要适应。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带空气悬架和软硬调节,理论上应该很稳。实际体验下来,舒适模式下滤震不错,过减速带干脆利落;可一旦切换到运动模式,悬架变硬,路面细碎震动全传上来,舒适性打折扣。
一句话总结:性能猛,调校糙。就像一个肌肉男穿西装,外表优雅,走路却咚咚响。
续航与补能:800V快充是亮点,但电池容量偏小
88.42kWh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620km。对于一台超过2.2吨的D级车来说,这个续航只能说够用,不算突出。毕竟同级别的蔚来ET7有150度电池版本,能跑上千公里。
但它的优势在于800V高压平台支持快充,15分钟从30%充到80%。我去了一家支持480kW超充的站点实测,18分钟充了52%,速度确实快。这意味着如果你跑高速,中途补能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800V快充依赖充电桩支持,普通桩还是按400V标准充,速度大打折扣。所以你得看你常去的充电站是否兼容,否则这个“黑科技”就成了摆设。
智驾短板:L2都不算完整,更别提高阶辅助
如果说前面还能吹一吹,那智驾这块,远航Y6几乎是“裸奔”。
它只有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勉强算个L2入门水平。没有自动变道、没有NOA导航辅助、更别说城市领航。我试了一下高速跟车,车道保持偶尔会偏离,需要手动修正,跟特斯拉FSD、华为ADS或者小米的智能驾驶比,差了不止一个代际。
一位已经提车的老车主在论坛吐槽:“这车就像2018年的电动车,三电和底盘是2023年的,智驾却是上一代的。”这话扎心,但真实。
对比竞品:便宜是最大优势,但代价明显
我们拿它和几个热门车型比一比:
车型 级别 售价(万) 零百加速 续航 智驾水平
远航Y6 D级 13.98(库存) 3.2秒 620km L2基础版
小米SU7 C级 21.59起 2.78秒 830km 小米智驾Pro
蔚来ET7 D级 39.80起 3.8秒 700km+ NOP+增强领航
极氪001 C级 26.90起 3.3秒 700km+ ZAD高阶包
结论很明显:
如果你追求极致性价比和大空间,远航Y6的13.98万确实香到离谱。
但你要为品牌冷门、售后网点少、智驾落后买单。
小米SU7虽然贵了近8万,但智能化、品牌认可度、补能网络全面领先。
蔚来ET7贵是贵,但服务和换电体系是金字招牌。
用户真实反馈:有人捡漏,有人后悔
我在车友群找到两位远航Y6车主,听听他们怎么说。
车主A(山西,企业主):“我图的就是便宜和气派。公司门口停着这车,客户以为我花三十多万买的,其实十三万拿下的。面子有了,性能也有,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就是维修得回省城,最近的服务点在太原。”
车主B(杭州,网约车司机):“本来想当营运车,结果发现平台不认这个品牌,保险也贵。市区代步还行,但跑长途担心续航和充电。最烦的是车机卡,导航经常死机。现在考虑转手,但没人接盘。”
你看,同样是13.98万,有人当“社交货币”,有人当“烫手山芋”。
我的观点:能买,但必须满足三个前提
回到最初的问题:远航Y6值得买吗?
我的答案是:可以买,但前提是——
你不在意品牌,也不在乎 resale value(保值率);
你主要在城市代步,对高阶智驾需求不高;
你所在城市有大运集团的售后网点,或愿意接受“异地维保”。
否则,我建议你多花几万,选小米SU7、极氪001或比亚迪汉EV。便宜不是唯一的标准,用车体验才是长久之计。
行业观察:冷门品牌的困局与出路
远航汽车背靠大运集团,造车实力不弱,但营销近乎为零。这其实是很多二线新能源品牌的缩影:技术能堆,渠道跟不上;产品能打,品牌立不住。
未来,随着小米、华为、蔚来这些“生态巨头”入局,市场竞争只会更残酷。像远航这样的品牌,要么被收购整合,要么靠极端低价清库存求生。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商业逻辑问题。
最后聊聊:你会为“极致性价比”冒险吗?
13.98万买一辆D级纯电四驱轿跑,听起来像梦。但梦醒之后,你能不能接受它没有灵魂的车机、孱弱的智驾、稀少的售后?
各位车友,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出手?
是为了省钱?为了面子?还是真的欣赏这台车的产品力?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朋友,送你们一次免费的新能源车试驾体验,亲自感受什么叫“纸面参数”和“真实体验”的差距。
记住:买车不是买参数,而是买未来三年的生活方式。别让一时便宜,换来长久烦恼。
(全文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