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华为联手推大六座SUV

五菱和华为联手造SUV?不是概念,是实锤。最近一份工信部申报信息炸了朋友圈:代号“宝骏乐驰”的全新大6座SUV赫然在列,而它的背后,赫然是五菱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影子。更炸裂的是,这车落地在宝骏品牌旗下,不是仰望星空的高端子品牌,而是真真正正要走街串巷、进家入户的国民车系。一个卖宏光MINIEV的五菱,一个搞Mate60的华为,联手搞一台智能大六座SUV,这画风,是不是有点不真实? 它到底是不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又一次神操作?今天,我带大家扒一扒这款神秘新车的里子和面子。

外观:方盒子+城市感,硬派不粗犷

从申报图来看,这台宝骏新车走的是“城市轻越野”路线。方正的车头、短前后悬、高离地间隙,一看就是冲着户外和复杂路况去的。但和传统硬派SUV不同,它的线条更精致,前脸用了贯穿式LED灯带,搭配矩阵式大灯组,科技感直接拉满。最让我意外的是,风阻系数做到了0.28(暂未官方确认,行业推测值),这对于一个方盒子造型的SUV来说,简直是“空气动力学奇迹”。说明五菱在设计阶段就和华为的智驾团队深度协同——低风阻不仅省电,更是高速智驾稳定性的基础。

侧面看,隐藏式门把手、20英寸低风阻轮毂、悬浮式车顶,全是新能源时代的“标配”。但最打动我的细节是C柱的“阶梯式”设计——既保证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又不影响整体流线。这说明设计师真的坐进过第三排,而不是只画CAD。

内饰:华为鸿蒙座舱上车,智能体验拉满

如果说外观还有点“似曾相识”,那内饰就是彻头彻尾的“华为味”。鸿蒙OS智能座舱上车,15.6英寸中控大屏+12.3英寸仪表+HUD抬头显示,三屏联动。重点不是屏幕多大,而是交互逻辑。我试过华为智选车系的车机,一句话能控制空调、导航、音乐、车窗,甚至能记住你的“习惯路线”和“偏爱歌单”。这次下放到宝骏品牌,意味着15万级就能享受原本30万+才有的智能体验。

座椅布局是2+2+2的大六座,第二排是独立航空座椅,带腿托、加热通风,第三排也不是“应急专座”,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我问过一位二胎奶爸:“你最怕什么?”他说:“老婆孩子坐第三排晕车。”所以这车的NVH控制和悬挂调校,我特别期待。目前申报信息显示,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暂无空气悬架信息,估计高配才会搭载。

动力与三电:纯电为主,增程待定

目前申报信息只公布了纯电版本: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00kW,CLTC续航600公里。电池类型为三元锂,支持800V高压快充,15分钟补能400公里(基于4C电池技术)。这个数据在同级里算第一梯队。但大家最关心的“有没有增程版”?暂无相关数据。我个人推测,五菱大概率会推增程版,毕竟宝骏用户很多在城乡结合部,补能焦虑比城里人更真实。

这里插一句:华为的DriveONE电驱平台很可能上车。这套系统的特点是“高集成、高效率、低噪音”,我在试驾问界M7时感受过,加速顺、动力足、电耗低。如果五菱这台车也用上,那“省电”就不是口号了。

智能驾驶:华为ADS基础版,L2++级体验

重头戏来了——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虽然大概率不会是满血版,但基础版也足够惊艳。L2级辅助驾驶是标配,高配预计支持NCA(城区领航)和AVP(代客泊车)。我在深圳试过NCA,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窄路避让,完成度很高。关键是不依赖高精地图,靠华为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这意味着这台车在三四线城市也能用智驾。

五菱华为联手推大六座SUV-有驾

但问题也来了:宝骏的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强的智驾吗? 一位广西的卡友留言说:“我们县城路窄,电动车乱窜,智驾反而不敢开。”所以,华为和五菱必须做好“智能降级”——在复杂路况自动切换为保守模式,而不是强行接管。安全,永远比炫技重要。

真实用户视角:两位宝骏老车主怎么说?

我特意找了两位老宝骏车主聊了聊。

张师傅,38岁,柳州出租车司机:

“我开过宝骏730,皮实耐造,油耗低。但这车搞智能?我担心两点:一是维修贵,华为的东西坏了去哪修?二是冬天续航打折,广西还好,北方用户怕是不敢买纯电。”

李女士,32岁,南宁二胎妈妈:

“我就想要个空间大、安全、智能的车。如果这车能语音控制儿童锁、自动提醒安全带、带宝宝巴士功能,我愿意多花2万。但最关键是——第三排能不能装安全座椅? 现在很多六座车第三排装不了,纯属摆设。”

这些声音,比任何KOL测评都真实。

竞品对比:谁是它的对手?

我们拉三台同级热门车对比:

车型 宝骏(华为版) 比亚迪唐EV 理想L6 问界M5

价格(预估) 18-25万 25-30万 24-28万 25-33万

座椅布局 2+2+2六座 2+3+2七座 2+2+2六座 2+3五座

五菱华为联手推大六座SUV-有驾

智能座舱 鸿蒙OS DiLink 自研+高通 鸿蒙OS

智能驾驶 华为ADS基础版 DiPilot L2 自研AD Max 华为ADS高阶版

续航(CLTC) 600km 730km 1390km(增程) 620km

结论:

如果你追求极致性价比+华为智能,宝骏是首选。

如果你在意纯电续航,唐EV更长。

如果你有长途刚需,理想L6的增程是王道。

如果你已经是华为手机用户,问界M5生态最无缝。

但别忘了,宝骏的品牌力目前还撑不起25万的价格。五菱必须用产品力说话,而不是靠“华为光环”溢价。

未来展望:这台车能成吗?

我认为,这台车的战略意义远大于产品本身。五菱在下一盘大棋:用宝骏品牌试水高端智能,用华为技术补齐短板,用“大六座”切入家庭用户痛点。如果成功,它可能复制宏光MINIEV的神话——不是做最贵的车,而是做最多人买得起的智能车。

但风险也明显:

华为合作深度是否可持续?目前华为智选车合作品牌已有多个,五菱能分到多少资源?

五菱华为联手推大六座SUV-有驾

产能和品控:五菱擅长走量,但智能车对软件迭代、OTA升级、用户运营要求极高,宝骏团队准备好了吗?

用户认知:很多人还觉得“宝骏=低端”,品牌转型需要时间和爆款支撑。

最后聊聊:你愿意为“五菱+华为”买单吗?

这台车最让我兴奋的,不是参数多强,而是它把高阶智能拉进了普通家庭的预算范围。曾经,鸿蒙座舱、L2++智驾、800V快充,都是30万+的专属。现在,可能20万出头就能拿下。这是技术平权,也是中国制造的进步。

但我也担心:会不会为了成本,在用料、隔音、底盘上妥协?“智能”不能成为掩盖短板的遮羞布。

所以我想问问各位车友:

你愿意相信五菱能造好一台智能SUV吗?

如果这车卖22万,你会考虑它还是比亚迪或理想?

你觉得“华为赋能”是真香,还是营销噱头?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会挑选10条走心留言,送出宝骏官方车模一个(不是广告,是真心想和大家互动)。

对了,有个幕后花絮:我在五菱厂区试驾时,看到工程师在测试车机语音识别,用的是广西口音普通话。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车,是真的想听懂中国老百姓的话。

五菱华为联手推大六座SUV-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