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18年GL8的北京老板,试完这台凯迪拉克MPV后当晚就在车里睡了一宿——56分贝静音舱配300毫米滑轨,可能改写了45万级MPV的游戏规则
上周四晚上十点半,朝阳区某写字楼地库,一台新车里亮着阅读灯。凑近一看,后排躺着个穿衬衫的中年人,座椅完全放平,腿搭在扶手上,手里还捧着iPad。保安敲了半天窗户,那人才醒,揉着眼睛说:“不好意思啊,这椅子躺着太舒服,不小心睡着了。”
后来才知道,这人姓李,做外贸生意的,GL8开了快八年。那天下午试驾这台凯迪拉克MPV,本想体验完就走,结果第二排那两张航空座椅调好角度后,他直接在车里处理了三个小时邮件。处理完累了,就那么一躺,室外30多度的天儿,车里空调开着,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这事儿传开后,4S店销售顾问笑说:“您这算是免费帮我们做了个测评。”
后多连杆和那台2.0T,藏着点真东西
MPV用独立后悬架的不多,成本摆在那儿。这车后面挂的是五连杆,配液压衬套和铝合金摆臂,听着挺玄乎,但开起来能感觉出差别。
过井盖和减速带,车身收得住,不会余震个没完。高架上80码变道,后排乘客端着咖啡也不会洒。这种稳当劲儿,跟那些用扭力梁的MPV确实不是一个路数。
动力账面不算爆炸,可1500转就能给足扭矩。市区红绿灯起步,油门轻点就走,不用深踩。开惯了大排量的人可能觉得不过瘾,但每天在北京三环上挪车的,大概会觉得这设定挺对味儿。
9AT那个变速箱调得很平顺,2挡到3挡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动作。据说是专门针对MPV重新标定过逻辑,不追求快,就图个稳妥。
第二排那300毫米,可能值回一半车价
滑轨能前后挪300毫米,意味着你可以把脚伸到前排座椅下面去。座椅能放到接近180度,加上腿托和头枕角度调节,找个舒服姿势不难。
那块Nappa皮手感不错,夏天通风座椅开起来,后背不会黏糊糊的。按摩功能倒是其次,主要是整个坐姿能调到你最放松的状态。干一天活儿,晚上躺进去,腰那一块能得到支撑,这感觉确实不一样。
中央通道做宽了,220毫米,第三排进出不用侧着身子挤。我让个175的女生试了试,她说比GL8轻松多了。这种小改进不起眼,但真用起来才知道值不值。
有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注意不到:第二排座椅骨架据说是进口的,滑轨强度测试做到了2万次以上。这种地方看不见,但用个三五年就能体会出差别。
56分贝背后的五道防线
60公里匀速开,车内噪音测出来56分贝。这数字可能没概念,换个说法:后排两个人正常音量聊天,前排开车的听不太清。
三层夹胶玻璃、门板填充隔音棉、地板铺丁基胶垫,再加上主动降噪系统,该上的料都上了。高速120巡航,风噪确实压得住。那种安静不是闷,而是你能清楚听到音响的每个细节,但外面的杂音又进不来。
有次在车里打电话,对方问我:“你在家啊?背景这么安静。”我说在高架上开着车呢。他不信,让我按两下喇叭才信了。
这种静音做得好的车,开久了人不会烦躁。尤其跑长途,到地方下车,那种疲劳感明显轻一些。
那块33英寸屏幕和语音系统
9K分辨率的大屏第一眼确实唬人,但真正好用的是那套语音识别。能听懂方言,四川话粤语都行,而且不用反复喊“你好XX”,像跟人聊天一样直接说就成。
高速上用Super Cruise辅助驾驶,手可以放开,但眼睛还得盯着。红外摄像头会监测你看没看路,要是走神了会提醒你。这套系统对加塞车的反应挺快,基本不用你自己踩刹车。
后排两块独立娱乐屏,小孩能看动画片,大人能连蓝牙耳机看电影。长途带孩子出门,这配置能让后排安静不少。
这车给谁准备的
GL8开腻了想换点豪华感的;家里确实需要七座但不想开得像搞运输的;商务接待要体面、周末带家人出游也要舒服的——这几类人可能会对这车感兴趣。
45到60万这价位,对比Alphard的智能化水平,对比奔驰V级的性价比,凯迪拉克这台车或许还有点胜算。
那个在车里睡着的李老板后来跟我说,他犹豫的不是车好不好,而是现在订还是再等等看市场口碑。我说:“你都能在试驾车里睡着,这答案还不够明白?”
有些东西,配置表和参数看不出来。坐进去待一下午,开个百八十公里,你自然就有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