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带头搞了个大行动,要整治汽车行业里的网络乱象。说白了,就是要收拾那些专靠在网上干坏事、搞乌烟瘴气的黑公关和黑水军。为啥要突然这么干?是不是汽车行业真被这些人祸害得有点不像话了?
我们得问一句,到底什么是黑公关、黑水军?顾名思义,这帮人和组织专门在网络上干脏活,不管是编段子、造谣、恶意攻击、还是帮某个车企说好话、踩对手,每天盯着“传播量”和“关注度”吃饭,这已经成了个见不得人的灰色产业链。以前都是娱乐圈在打这些东西,现在汽车圈成了新的“重灾区”。
为什么汽车圈会这么容易被这些东西缠上?咱们琢磨一下。新能源汽车这些年本来就是带着浓厚的互联网味儿进场的——不是线下买车,而是线上种草;不是纯靠4S店,而是创始人在微博、视频里亲自“亮相”。车企高管都争着当网红,成天在网上对线,不光卖车,还卖人设。你要是哪个品牌老板不会整点自黑、互黑、调侃,那都不好意思发新品。
这种做法当然有好处,用户黏性高,大家可以在线下单,更容易一呼百应。可凡事都有两面,网络环境复杂了,也就有了更多“作妖”的机会。正常讨论一秒变“掐架”,用户变成“饭圈粉”,动辄跟品牌死磕。黑公关、黑水军正是在这种“流量为王”的氛围下活得滋润极了。
为什么黑公关和水军那么猖獗?难道就是为了钱?其实,这碗饭确实很香。做黑公关、雇水军帮忙拉踩、造谣、诋毁对手,动动嘴皮子,比砸几十亿搞研发、生产还便宜得多。技术门槛低,花钱少,效果还快。你见过哪个新车刚发,评论区所谓的“内行测评”马上冒出来,各种短视频全是“爆料”,没多久新车口碑就崩了。这种攻击来的也够狠,企业损失远不能用赔一笔钱来补。
那么,这种乱象对整个汽车行业伤害大不大?我们得反问一句:你觉得车企一年到头砸了几百亿去研发新技术,到最后却在网络口水仗里被人一句话击倒,是不是有点离谱?更离谱的是,有些公司发现:我认真搞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没准还不如雇几拨水军效果来得直接。于是高管成天和杠精棋逢对手,在网上轮番互怼,变成了人人自危。这还是造车吗?简直是赛博武林大会。
如果你是行业里的企业老板,这时候该怎么办?原本你是想踏踏实实提升产品力、搞技术迭代;但环境逼着你不断花钱去请公关团队、法务高手在网络上“保命”,甚至有企业直接悬赏查黑、查谣……最后资产损失了,名誉没了,连本来的研发步伐也拖后腿。大家的精力统统被这些网络战争吸走,本该用来创新的资源,最后都在打嘴仗了。社会层面也是资源巨大浪费:你觉得这帮编段子的人能帮国家造出牛逼新能源吗?
整治这些黑公关、黑水军,真的是只为行业更健康?还是对当前“内卷”现象的反击?说“反内卷”也不为过。以前大家卷的是技术和价格,谁能拿出牛逼产品谁就跑赢。但自打黑公关吃香,大家卷成了拉踩、互黑、造谣、搞饭圈。比研发还拼的是比谁嘴炮厉害。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你看,工信部说“毁掉企业、毁掉产业,可能一夜之间”,这话不是吓唬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汽车产业本来就难,创新和战略都靠长期积累,万一被恶性竞争毁掉,那可是真赔不起。等到国外品牌进来分羹,国内企业们还在家门口打嘴仗,谁能笑到最后?
再来说说消费者的感受。现在买车不光看参数,还得刷遍网络“测评”。结果有些测评根本是花钱买来的,各路水军、营销号替谁说话要看谁出价高。消费者能分辨吗?时间久了,谁都麻了,有人信了谣,有人被误导,该买的好车没人看见,垃圾反而蹭了风口。饭圈极化了购买决策,你要是说点真实的话,分分钟有人上来骂你“收了钱”。
这场整治行动能不能解决这些乱象?是不是一阵风?我倒觉得,既然有六个部门联手,用力肯定不小,未必是走过场。可问题是,黑公关水军的链条已经很成熟,打掉了一波,剩下的还能再冒出来。关键还得问一句:企业本身有没有决心彻底回归产品本位?如果今天还在琢磨“营销战术”,明天就能转头再把公关老套路玩回来。啥都靠监管,自己不长记性,指望谁都没用。
行业的健康,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只有当企业主动把资源用回到技术、产品、服务上,才有希望恢复些正常的市场节奏。你真有实力,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根本不怕水军乱吹乱黑。那些经济头脑只会玩套路的企业,早晚要被淘汰。
社会氛围是不是也需要变?消费者是不是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确实,现在很多人买车第一步先刷好几个短视频、贴吧,找“懂哥”解读。你不一定能看出谁带节奏,但付出的信任很可能被商家利用。咱们不能啥都信,不能光靠网上的声音做决定,要学会自己找到靠谱信息、自己判断真假。网络越发达,信息越爆炸,咱们自己也得长点心眼儿。
突破“网络乱象”这堵墙,到底能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其实就是让行业回到最初的竞争规则上来。谁的产品好、技术强、服务牛逼,谁就能占市场,而不是谁会造谣、谁能比嘴快。资源都用回到研发和创新,大家互相良性较劲,而不是卷嘴皮子——这就是反内卷的本质。
汽车产业是国之重器,不是随随便便的娱乐圈。网络乱象没落下帷幕,咱们还得长期盯着,但只要方向对了、企业有自觉、社会理智点儿,中国汽车真正厉害的时代才有可能到来。当大家都能安心做技术,消费者会分辨真假,整个环境慢慢清朗,那些靠水军吃饭的灰色产业,早晚会断了后路,也就没什么好怕的。
套用一句大白话:造好车,不靠嘴炮,靠实力竞争;买好车,不被水军忽悠,用脑判断。这才是网络时代最大的护身符。
整治车圈黑公关、黑水军,绝对不是小事。一个行业要想长远发展,嘴上的功夫是虚的,手里的硬技术才是真的。如今工信部带头把刹车踩下来了,接下来谁还敢玩这些见不得人的花样,咱们就得睁大眼睛看着了。希望这场由上到下的专项行动,真能把行业的风气拉回到正道,也让消费者和企业都能呼吸点新鲜空气。别再让嘴炮和谣言决定汽车行业的“明天”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