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电池健康度是保障新能源汽车性能和体验感的关键因素。近日,插混汽车电池健康问题引发消费者广泛讨论。众多插混汽车消费者反映,当纯电动汽车电芯健康度降至80%以下时,会显著影响电池包的续驶里程和快充能力,但社会舆论往往更关注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健康度,而忽视了插混汽车(包括增程式汽车)的电池健康问题。实际上,从当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来看,插混汽车的驾驶者更愿意选择纯电动模式行驶,并频繁使用快充功能。加之插混汽车电池容量小,这些使用习惯更容易对电池造成损伤,进而导致消费者、车企乃至整个行业的成本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消除插混汽车电池健康隐患,已成为消费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隐患就在消费者身边
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国内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1.1%,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保有量。因此,插混汽车的电池健康度与众多插混汽车消费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去年购买的插混汽车,主要用于城市内上下班通勤和业务出行,基本使用纯电驱动,很少启用燃油发动机。几乎每天使用快充桩补能,但仅行驶10个月,纯电动续驶里程就从出厂时的160公里降至120公里,电池健康度已濒临80%。”插混车主唐明表示。4S店提醒,频繁使用高压快充会导致大电流冲击,损伤电池,年衰减率可能超过30%。因此,4S店建议插混车主优先使用慢充,快充仅作为应急手段。
除了像唐明这样频繁快充的“伤电池”行为,还有车主认为长期不充电能保持插混汽车电池健康。“既然插混车可用发动机充电,何必再找充电桩?”插混车主高翔谈到,使用发动机充电费用相对划算,且找充电桩比较麻烦。但近期发现,仅使用一年多的插混汽车在电动模式下感觉动力不足,检测后发现,电池健康度已经出现一定下滑。
“无论是频繁高压快充还是长期不使用充电桩充电,插混汽车的动力电池都会快速衰减。”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维修技师陆文强告诉记者,除了高压快充损伤电池,许多消费者误以为不使用充电桩特别是快充桩就能保护电池,实则这些做法同样损伤电池。插混汽车长期低电量运行会大幅缩短动力电池寿命。如长期不充电,电池电量长时间持续低于20%,会处于“深度放电”状态,电极材料将加速老化,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可能降至800~1000次,通常2~3年就会出现健康度的严重下降。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帅石金表示,插混车型在馈电状态下,用发动机给电池“暴力充电”也会影响电池健康,充电功率远高于家用慢充桩,电池频繁承受大电流冲击,长期如此不仅会使电池容量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出现电池鼓包等问题。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长期不使用充电桩充电、仅靠发动机充电的插混汽车,3年内电池容量衰减超过30%的概率是正常用车概率的5倍。因此,用户应尽量将车载电池电量保持在20%~80%区间。
若用户发现插混车辆纯电续驶里程大幅下降,充电速度变慢且同样电量需更长时间充电,应及时进行电池健康度检测。同时,若发现电池在快充时温度短时间内飙升,或充电枪接触部位发烫,可能是电池内部短路,必须立即停止充电,防止热失控等风险。若再加上电池管理系统(BMS)出现故障,则需及时对车辆进行维修。
不良习惯伤害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插混汽车凭借其可油可电的双重特性,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养成的一些习惯,却可能在加速电池“衰老”。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插混汽车的动力电池容量相对较小。目前广泛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据此推算,若插混汽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为100公里,那么电池在整个循环寿命内可支持纯电动行驶20万公里。这看似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但除了循环寿命,动力电池还存在“日历寿命”,即电池中的化学材料会随时间推移自然老化,主要包括电解液分解和电极活性材料性能下降等。电池的平均日历寿命约为8~12年,每年自然衰减率约为2%~3%。
根据现行标准,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即达到“退役”标准,需更换新电池,而退役电池将进入梯次利用阶段。“从实用角度而言,插混汽车电池健康度与电池品牌也存在一定关联。”陆文强介绍,国内一些自主品牌插混车选用头部企业的磷酸铁锂电池,许多车主反馈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行驶20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衰减幅度较小。相比之下,早期部分插混车型在高频充放电使用下,电池衰减较快。
“此外,插混汽车上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域控制器也对电池健康度产生一定影响。”帅石金指出,在自主品牌插混车型中,电池管理系统和域控制器的功能设计对提升电池健康度具有积极作用。如某些电池管理系统整合了电池、电机和座舱三大系统,通过精准的节能和动力回收控制,使冬季续驶里程提升20%,电池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寿命延长15%。有的插混车型借助动力域控制器,在提升智能化程度和算力的基础上,更精准地协调电池、电机和发动机的工作效能,及时进行能量分配和模式切换,不仅优化了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池健康度。
合理使用,定期“体检”
面对一款性能卓越的插混汽车,消费者都希望自己的爱车能保持良好的电池健康度,在车辆生命周期内维持优异性能,避免更换电池。“用户需注意,切勿自行拆卸电池护板。”陆文强提醒,按照保养周期进行定期检测,是消除插混汽车电池健康隐患的最佳途径。唐明表示,如今一些插混车型的车机系统已能查询电池健康度基本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4S店在保养车辆时也提醒,充电时需关注车机系统上的充电曲线。正常情况下,充电电流会随电池电量增加呈平滑下降趋势,类似水流逐渐变缓。若电流曲线出现骤升骤降的异常波动,可能是电芯故障的信号,需进行检测或维修。
“尽管近年来技术进步使插混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提升,但消费者也需养成良好用车习惯,以发挥电池最佳性能,最大限度避免电池健康隐患。”帅石金指出,近年来插混车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进步显著,已有厂家声称循环寿命接近4000次,也有厂家称电池日历寿命可达15~20年,超过车辆平均生命周期。未来全固态电池在性能和寿命方面或许表现更优。但目前情况下,插混汽车使用中应避免“极致用电”,把握电池荷电状态的“黄金区间”,避免“满充满放”。日常使用中,建议在电量降至20%~30%时及时充电,使电池长期处于20%~80%荷电量的最佳区间。在此区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相对稳定,可减少电极材料损耗,延长电池寿命。
目前,自主品牌插混汽车综合续驶里程已达到2000公里左右。“因此,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不仅是避免插混车电池风险隐患、维持电池健康度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插混汽车油电协同最佳性能的需要,更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强调。
文:赵建国 编辑:郭晨 版式:王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