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

今天我就想聊聊新上市的领克03第三代,虽然官方广告语瞎扯得挺猛,但实际上,车子到底怎么样,用起来怎么耗钱,才是真实的。

我朋友小张,去年刚买了个领克03,他朋友圈晒了一次高速,然后就有人问他:油耗咋样?他就说:大概每百公里7升吧,车子油门一踩,油箱就跟着跳。但其实我知道,这只是理想数据,现实中,尤其冬天甚至更复杂。

你知道,我翻了下笔记,去年我试驾过几辆卡丁车、影豹R、UNI-V和思域。发现领克03的最大优势在于运动、年轻的外形,尤其是新款配置提升了,272匹的马力,配合8AT变速箱,启动那瞬间的推背感,还真挺带劲。你说为什么油耗会偏高?你看新款改了8速变速箱,变得更复杂,效率反而下降。要想飘逸点油门,油耗自然上扬。别犟,这些日常体验都很明显。

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有驾

其实我在想,买车的钱不止买车本身,还得算养车的成本。尤其是这个价格,不能只看购入价。

------------

我刚才翻了翻领克的保养记账,那真叫价高但不贵,看看价格:小保养700-1200元,大保养近1500元。这价格一出来,又问:这和BBA差不多了?呵呵,不由得笑了。我心里想:怎么会这么贵?这种价格,开个两三年就得准备个套餐。我邻居李哥,开个宝马,保养也就一千不到一回,但他跑山和赛道的频率高,保养的次数还会多点。每年两三次大保养,加上就诊的配件,费用就没有低过这个水平。

这还不算那些容易磨损的刹车片——我记得,正常上下班跑跑,2万公里就得换刹车片。真不是我吹牛,听修车工说:要是常跑山,刹车片两万就得换。而我猜测,这车刹车点还挺敏感,特别是对车手来说,可能相比普通车更快磨损。这种生活细节,谁注意到没有?我看有人吐槽尾灯难看,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simplesmente,不能太完美,毕竟,实用才最重要,对吧。

------------

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有驾

再算算月均花费吧,假设一年跑2万公里:

油费:大约每公里0.75元,全年差不多1.5万。

保险:4500。

保养:平均每年,可能一两次大保养,4500,加上小保养,一年大概2.4-2.5万。其他杂费,比如贴膜、改装内饰,少说也是3000左右。

算下来,月支出大概2000多。对于月薪8000的年轻人,这压力挺大的吧。才能买得起车,但养得起吗?我心里偷笑:还是得考虑清楚,要不要花这么多钱养车。有时候我也会质疑,买车真是为了生活便利还是为了面子?尤其在这个年纪,没有稳定职业、房子和存款,养车,基本是个心头好。

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有驾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你这几年没你日子难受过?其实不然,就是觉得,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有折扣。记得我有个朋友A,他说:养车像养娃,都是付出大于收获。我想,确实如此。

------------

但又有一些微妙变化,像是去年我认识个新朋友小李,他说:我买个小车代步就行,别折腾。但他去年也在考虑换辆车,有车有油钱,还得想保险,钱都扯成一堆。他自己说:事情多,懒得折腾。这其实反映了多年轻人对生活的选择——既爱车,又怕养不起。

对了,我还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留言:养车就是个无限循环的坑。其实也是。但有人会反驳:车到一定阶段,还是能挣钱的。没细想过,他说的挣钱是开什么车、怎么用,也得看财务状况。

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有驾

------------

我一直觉得,汽车的养车难度,不止在钱,还在细节。有个修理工告诉我:换个电瓶,要600多块。正常用两年就得换。我心想:这都能算成本?但他又补充:你要是不跑长途,厉害点的话,两年不用换。(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就像生活中的小破事,越想省心越麻烦。

我曾经看过一份调查,貌似70%的年轻人,不会为了性能而忽略养车成本。这让我觉得,年轻人其实挺理性的,只是没有经验,容易上头。就像我那次,一个车友说:你要买高配版,日常维护都得考虑。我当时只想翔实点交代:你说的不是事,贵啊。

------------

这些年,我琢磨,买车和养车,实际上就像养个宠物,要学会善待,还得懂得舍得。对了,刚才我在看相册时,翻到一张路边的旧车照,车身被树枝划出疤痕,心想:这车值不值?或许,价值不在一时,而在日常的细节中。

今天第3代领克03上市了,虽然性能扎实但养车成本偏高,普通年轻人还是要量力而行,理性追车享受生活-有驾

有人说,养得起车的,是思想更成熟的成年人;而养不起的,则是还在拼搏的年轻。这句话倒也不全错。

最后想问一句:你觉得,下一辆车,会是个什么样的模样?是依然追求性能,还是变得更实用?这,或许就要看未来的生活节奏和经济压力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