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谁能想到,这年头去赛车场还能体验“冲沙漠”,还能在水面上“漂移”?郑州比亚迪搞了个新花样,8月中在自家全地形赛车场开了张,不声不响,就把汽车爱好者的体验这块整得花里胡哨。要是单听名字,什么全地形赛车场,大部分人脑子里可能都是F1那味,但人家这可不是普通的赛道绕一圈。环形道、直线加速?那都是“基本操作”,重头戏其实藏在那些看着就想上去试试的新玩法里。你问啥玩法?等会儿慢慢跟你挖,这里头门道大着呢。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这次明显没打算只做郑州一锤子买卖,之前合肥那边已经试了水,等绍兴赛车场明年一开,就是“三线合围”了。官方还风风火火地要在华东整出个占地2000亩、海拔500米的自然山地越野基地。这么一搞,全国汽车玩家的打卡地儿要加一大堆新名片。咋样,有点那个意思了吧?
说世界能玩“沙漠冲坡”的赛车场多吗?还真不多。郑州这家场子,最吸睛的莫过于那片“悬天沙坡区”了。别以为就是个小沙丘啊,真看细节,垂直高度差不多有30米,角度28°——啥概念?站在坡脚往上看,真有点“爬上天”的紧张劲儿。听说顶上还给安排了个300平米观景台,等着给热爱刺激的观众们刷抖音拍大片。你说玩车都是“速度与激情”?人家加了个“飞黄腾达”。
再看看其它场景,人家不说是全地形,那可不是开玩笑。场子里搞了个浮水航行池,专为比亚迪仰望U8定制。池子70米长,关键两边全是透明亚克力。啥意思?观众能跟下鱼缸似的透着水看这车往前淌水走,还能原地转弯。普通SUV下水?想都别想,这得有技术含量的。要是坐在边上,怕不是要鼓掌叫好,夸一句“国产车牛逼,真顶”。
最让老司机觉得“亚历山大”的,估计就是模拟冰雪路了。表面用湿抛光水泥,还能拉出移动抽板来,体验“突然失控”的刺激。这不单是车手过瘾,更是考验车辆智能和安全。不是每个老司机都敢玩抽板失控,是真“上头”才会想去感受。
而且人家考虑到了“漂移党”的需求,44米直径的低摩擦环形道,选用3万多块玄武岩砖砌了一圈,底下用3毫米水膜走控。这摩擦系数卡在冰跟雪的中间,堪比北国飙雪的体验。意思是啥?你在郑州,也能开着车,潇洒甩尾,拍出满屏水花雪浪,上一把玩命飞车的瘾。
场地设计考虑得周到精细。赛道全长1758米,一共9个弯道,最长直道拉到550米。最高时速能冲破220公里,这要搁平时街上,是不是想想都让人兴奋。可你真要敢露一脚……交警叔叔得给你“全网通缉”了。不过在这里就是合法激情,百无禁忌。
来都来了,哪能只当“观摩嘉宾”。多功能区足够大,站在15300平米的地儿上,眼都看花。绕桩考验技术、智能泊车PK智商、AEB自动刹车拼反应、鱼钩测试审操作,乃至国外火到不行的麋鹿测试,这都安排上了。不是你会一个项目就能嘚瑟的,这里项目全了,能挖一身冷汗。
但最具情怀也最“野路子”的,得数那27个越野复制项目。川藏公路、沙漠峰谷,全国知名“越野圣地”靠场地全给你复刻。想想多少“城市越野人”天天刷视频羡慕进藏进疆,这下离自己也就一张门票的距离。
这场地看似提供了一个“不限流”的玩车空间,但其实比亚迪用意可不止炫技秀肌肉。站在行业角度看,这一招是要让产品体验更直观、让消费者信赖感一口气拉满。谁不愿亲自试试,看自家车能不能“水陆两栖”、雪地漂移?说白了,汽车消费,越来越走向体验至上、个性张扬。不信你问问身边开车的,谁还看那种纯纸面参数说服力?现在不都要现身上阵,说一句“真香”才算数。
咱再叨叨,为什么现在赛车场地越来越卷,各种项目层出不穷。其实稍微有点行业敏感的人都看得出来,是国内汽车市场升级的必然结果。谁家车厂不想用点科技、炫一点的新场景,直接“卷”出关注度和口碑。这两年,电车混战,智能驾驶乱飞,比亚迪这样大体量的本土厂商,压根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用户要求高,品牌自己压力也得倍增,产品要真靠谱、真出众,就得敢带消费者玩点刺激的、打破常规的。
很多老牌车厂一味追参数、搞代言,但用户的感知度呢?一场场沉浸式体验,远比口号来得实在。比亚迪能走到这种直选用户、零距离PK实战能力的玩法,本质上是个程序员领域里说的“产品反向验证”:你说你能行,敢不敢拉客户来试一下,现场下水漂漂、爬坡爬坡?大家都眼见为实,广告也不用多拍几条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大阵仗、场地这么豪横,到底有多少人为了一场体验来买单?其实话说回来,体验的影响力不在当下,重在渗透力。一个体验足够炫酷和独特的汽车品牌,很容易让用户形成干货吐槽的欲望。现在讲究什么?社交货币。你没朋友去过这样的赛车场,自己拍一组“冲坡漂移照”,在朋友圈炫耀一把,立马把体验扩圈。对年轻消费群体来说,买车哪止是一个代步工具,更多是个彰显态度跟圈层身份的社交符号。
说到这你是不是也开始好奇,比亚迪这种玩法会不会掀起第二波“赛车场地热潮”?其实,这现象背后暴露出的不仅仅是“汽车体验升级”的行业趋势,还藏着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多元的信号。城市越来越大,人心越来越“野”,环绕在钢筋丛林里的车主们,对“既能城市代步,又能野地放飞”的需求,被真实地激发出来。比亚迪正是摸准了这股风气,才敢加大手笔,搞这场面。
说实话,从心理学角度讲,任何能“过关斩将”“亲测极限”的现场,在当今时代都是市场与营销的最佳窗口。你看一场城市马拉松,回来总有百万照片和段子。赛车场也是一样。这不是简单的体验消费,更是深度参与、内容自传播。用户自己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特约体验官”,企业省下了滤镜和剧本,数据却自己飙涨。
回头看,像比亚迪这样,以全地形体验拉开差异、给产品正名,实则是国产汽车产业链逐渐成熟的缩影。过往人们总吐槽国产车“不敢玩、不扎实”,今天亲自下场打个样,质疑声明显少了。这甚至会推动整个行业反向进步,你的场子更炫我就得再创新项目,大家“卷”得你死我活,技术、安全以及用户体验同步升级。
而这事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它不只是在卖票、卖车,更像种新型社交体验。你来玩过了一场,回家一吹牛,同行的、没来的、打算“薅羊毛”的,都会自觉变成“传播节点”。久而久之,赛车场就成了情感归属地,成了城市参与感的新符号。以前只有“球迷文化”,以后得加上“越野车友会”了。
当然,见微知著,这一切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复刻的。背后有场地巨资投入,有本土研发沉淀,还有消费升级和文化演变悄悄发力。虽然不少人调侃:有几个周末真会专程跑去体验一把?可行业只要有一两个“大玩家”坚持探索、不断加码,产业链、体验感甚至品牌共同体,便会随着时间发酵“质变”。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点自己的判断——比亚迪这波玩的是创新,还是噱头?个人感觉,市场给不给面子、能否引动舆情“破圈”,时间会给出标准答案。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人敢这么玩,汽车体验这事就不会再原地踏步。要是真能拉住一批好奇又有选择权的新用户,汽车行业的下半场,就真不是靠拍广告和秀肌肉能决胜负的。
一场全地形赛车场开业,带来的绝不止是一堆沙坡水池的玩法,更是一种“让用户走进技术、体验创新”的态度。比亚迪敢站出来做第一个,也许更多的本土汽车企业会受到启发,主动跳出舒适区,往更高的台阶迈进。这一刻,谁先迈步,谁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大众话题。
你怎么看?如果有一天你在自家门口就能冲沙爬坡、漂移转圈,你会愿意尝试,还是隔着手机点赞?讨论区里聊聊呗,说说你的“车轮梦想”!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