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前头没有撞车,路上车也不多,咋就感觉一脚一脚的刹车踩到心慌呢。
这大概就是节假日中高速路上最常见的一幕。
大清早上刚出门,导航上面显示一条绿色,心里美滋滋的。
可是车速刚刚才到100码,路上的狂飙的车突然像是被谁按下了暂停键,一脚急刹车踩下去晃得保温杯东倒西歪。
你不解的看着前面:天上没下雨路上没有雾还没有看到有事故发生,怎么就堵成了停车场呢?
心里刚骂完前面的第一辆车到底会不会开呀,却也只能跟着车流队伍慢慢的挪动,开着开着,前面又莫名其妙畅通了,车速提了起。
别怀疑刚刚缓行的事,你是遇上了莫名其妙的堵车事件。
这种道路上的行车操作,看不清摸不透,导航地图不预报,高速交警也直挠头。
曾经日本的名古屋大学做了一个圆圈实验:他们让22辆车开始匀速的绕圈,限制速度为30公里,谁都不能加塞超车。刚开始的时候行驶很顺畅,可是只要其中某一台车辆稍微踩了一脚刹车,后面就会出现跟多米诺骨牌效应似的,才行驶一圈不到,整个的圆环直接出现了血栓式的堵塞。
最严重的一次,虚拟堵车实验,后面的车辆被甩出了80公里远,就因为一位老哥踩了一下刹车,耽误了0.5秒。
真到了节假日时的高速路上,行车距离本来就近,再有几个手机党、变道狂,莫名其妙堵车的现象立马就现身了。
车辆前方左边大哥刷了一下短视频,车头就稍稍飘出来了半米,后车突然一个应激性刹车。
正行使在道路中间小姐姐不经意的补个口红,行车速度从100码掉到90码,她还没感觉到,后面直接就亮起了一串的刹车灯。
行驶在最右边货车想要超车,突然间的屁股一甩,整条车道上瞬间降速了20码。
就这样不经意间的点踩刹车,路上的行车速度就像是心电图一样,忽快忽慢的,路上那些堵点就凭空而生了。
等着突然的这股刹车潮散去,路上的车流又恢复如初。
有网友人吐槽到:那让第一辆车背锅行不行呢?这还真的不一定是。
最开始的头车可能正在老老实实开着100码巡航模式,可能就坏在路上的第8辆、第十辆、第18辆这些车的节奏踩点大师身上。
高速路上行驶的车辆间的信息传递全靠刹车灯,转向灯,只要灯一亮,后车0.3秒内就会跟着踩刹车,再后面的车0.3秒内也得踩刹车,一层层的叠加下,几下就能把三车道玩成堵车现场。
更加让人郁闷的是,这种堵车缓行没有固定时间点,都是不经意的发生。
今天它可能出现在泉州大桥上,明天就会挪到郴州的山谷大道。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节假日高速路上有三成拥堵就是这样造成的,真发生事故的堵车反而不不到一成。
其实破解这些的堵车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留足反应的距离。
高速公路上跟车行驶,至少要保持两秒法则:前面车辆行驶过标牌的时间数两上秒,你的车头才能到同一个点。车距保持的足够大,刹车波传到你的时候就成微风,都堵不起来。
2、车辆行驶别乱变道。
有人在高速公路开车把路当成赛道,见缝就钻,车子钻来钻去发现只快三个车身位置,却把后面车流搅得不成型。相关实验证明,一次强行插车会让后方的车速掉速10码,影响范围可以长达两公里。
3、开车匀速行走
导航上提示这条路段限速100码,你就开100码,别开的忽快忽慢。定速巡航这个功能就是最好用的匀速行驶工具,踩油门的脚稳了,整条道路才都稳。实验证明了,开车别看手机,只要驾驶员低头了2秒,就相当于盲开60米远,稍微有跑偏的行为,堵车就横空出世了。
高速开车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无事故堵车,别急着去骂开头的车,首先看看自己的车速表、跟前方的车间距、方向盘稳不稳。少踩一脚急刹车,就多两秒距离,也就能让后面开车的兄弟少煎熬十分钟。国庆节日出行已经到了,愿我们每个开车的日记都能做个防止堵车的文明行车人,让回家路,出行的车,多点顺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