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朋友圈炸裂的速度比奶茶店新品上架还快,刚提到成都车展那茬儿,转眼间一台号称“方盒子”的新SUV就成了车圈爆款话题,流量滚滚来,谁能拦得住呢?
有的人看了说,“哎呦,这不是揽胜的孪生兄弟么?”也有人用一脸认真地扒拉着,这更像理想L9蹦出来的小弟。
但其实最扎心还是那句——25万,六座,1400公里续航,数字一出场,基本就像在评论区甩下了一锅老坛酸菜,谁闻都是一激灵。
原本琢磨着买合资七座SUV的那波,估摸要再等等,谁让奇瑞这次有点“狠角色”的意思?
说真的,车展新出的这些玩意儿,早都不是光拼马力或大屏玩花样那么点儿事了。
圈内向来有“科技即正义”的暗号,但这车,一上来就拿大块高分屏抢眼。
那啥“三十寸大屏”,眼前一亮,根本不是把iPad抹在中控上那么粗暴。
直接玻璃一整块,6K画质从主驾一路拉到副驾,怎么看都像把家里的电视横着扔进车里。
现场有人都忍不住去量,手机比对着,两张A4纸都不够长,网友表示:“要不是怕老爸骂,想扛回家看球赛了。”
但说到细节,可远不止这些数据能表达。
六座设计,有点像MPV,但坐进去,那种SUV高高的坐姿又没丢,感觉脚底踩得稳当,视野开阔。
第二排独立座椅能前后滑动,腿托一抬,隔壁展台的老牌GLS车主默默调整自家座椅,心里估计嘀咕:“这不是把老板椅搬进车里了么。”
第三排咋样?不是那种敷衍白菜的水准。
180厘米大个子坐下去,膝盖跟前排还隔着一拳头,只要第二排的那位别太霸道,空间还是够用。
后备厢还暗藏玄机,把第三排放倒后,直接能塞下一套全家露营装备,外加大瓶可乐两箱,别问为什么要多带点饮料,懂的人都懂。
讲真,这些设计细节,甭管宣传册咋吹,亲身进去感受才是真土特产。
外观倒是争议声四起。
正面方方正正,日行灯C字结构咬着格栅,有点揽胜的老派气质,但机盖上的激光雷达又像个探照灯,提醒大家,“哥不仅是样子货,还会自己开车。”
21寸的大轮圈撑得满满当当,远看就像穿着AJ的健身教练站在那里,威风凛凛。
不过有的人吐槽,车身镀铬是不是太多了?可一旦现场灯光打下来,尾灯波浪温柔闪烁,隔壁宝马X5顿时黯然失色,现场人都挺默契地不提这茬。
动力说起来也不俗。
理工男看了都流口水:1.5T增程器只管充电,动力全靠前后双电机,合计360千瓦,零到百公里加速只要5秒。
220公里纯电续航,油箱加满官方说能跑1400公里——北京怼到上海一路顺畅,中间不需要补能。
快充也能拿出来吹吹,15分钟搞定30%-80%电量,服务区泡个面收拾收拾刚好。
露营外放电还多到6.6千瓦,各种电烤炉、投影仪都能带上,比理想L9多了1千瓦,“我可以不用,这技能你不能没有”,谁懂啊这是妥妥的功能焦虑缓解良药。
智驾这块,各种版本又在卷。
猎鹰500主打高速和停车,猎鹰700直接PK城市NOA。
现场突然搞了波记忆泊车体验,司机下车,车自己倒进那种机械车位里,后轮离防撞条也就两指宽。
销售一句补刀,“现在买送三年流量,后续OTA升级城市NOA不加钱。”
人群立马有人掏出手机开始算小算盘,立志和银行客服正面刚一刚。
但说到这25万的定价,简直跟市场使绊子。
它像颗硬钉子,怼进30万级市场,让各种主流品牌都咬牙切齿,弄得理想L9前辈转了三圈,只挤出一句:“要是早半年知道,我还等啥?”
带娃的妈妈更干脆:“第三排能装安全座椅,又比MPV方便。”
但也有年资老车主,严肃质疑,“奇瑞标还值钱?怕砸手里。”
销售没废话,直接开门放香氛,三种气味,其中一种叫“雨后森林”,闻着像刚撕开的西瓜,这操作,谁能不动心?
关于全固态电池那事,又像车展现场送的限量彩蛋。
据说明年上,续航暴涨两百公里,价格当然也水涨船高。
有人心动又纠结,“现在买还是再等等?”
旁边大叔直接一拍肩膀:“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等固态电池出来,说不定二手价还美滋滋。”
这一番话,把纠结的人瞬间送上去买车的心电图波峰。
不过,车好归好,别神话,别迷信。
30英寸大屏偶尔反光,尤其午间强光环境下,妥妥地照镜子没跑。
第三排坐垫偏短,长途可能还得加个靠枕自己调理一下。
激光雷达凸出来两厘米,洗车小哥都说容易磕碰,金贵也是有风险的。
这些小毛病,现场就没人提,但真掏钱的人都得放在心上。
搞清楚,这不是那种完美无瑕的世界冠军选手,买车哪有乌托邦。
其实回想奇瑞这回操作,像是给中国自主品牌立了个新flag。
在“高性价比”和“高科技配置”的套路互相纠缠下,消费选择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你说25万买辆侧脸像揽胜,续航1400公里的六座SUV,是买个梦,还是对标合资品牌的战斗宣言?
难讲,但起码说明一点——市场变了,大家都得重新审视“钱花在哪儿,值不值”。
往大了说,这其实也是国内消费升级的一部分,咱们手里的选择权越来越多,那些老派品牌只能硬着头皮再卷一把,否则市场铁锤砸下来,谁都受不了。
有一说一,现在买车,不光是看配置参数,更要看厂家底气,产品细节。
奇瑞这台新SUV,用“狠”字诠释了什么叫诚意,也顺便激活了全行业的话题热潮。
与此同时,各种细节上的短板,也提醒买家要有清醒认知,别被分分钟的热度牵着鼻子走。
总归梳理下来,这车有值得追的地方,但终归还得自己掂量,不是一刀切拍拍板,那种买完就解决一切的小幸运。
到头来,问题还得丢回来给大家:“25万买一台长得像揽胜、能跑1400公里、六座都能语音点歌的SUV,到底是奇瑞飘了,还是合资应该真的紧张一下?”
咱们一起聊聊,你觉得这回奇瑞能带动一波自主品牌进阶吗,真把合资品牌干翻做“教练”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