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车未上市就先被贴上“燃油绝唱”的标签,2026款奥迪A7从谍照曝光到参数释出,始终搅动着车迷圈的神经。 它用3.0T V6发动机爆发的340马力、可选L3级自动驾驶,以及争议不断的溜背空间设计,试图在电动化浪潮中证明燃油车的最后一搏值得期待。
当经典溜背遇上分体式大灯
2026款奥迪A7的前脸彻底告别了传统保守风格。 六边形进气格栅尺寸进一步扩大,内部采用蜂窝状镂空结构,两侧导流槽造型更加锋利。
分体式大灯设计成为焦点,上方纤细的日行灯带与隐藏于保险杠两侧的主光源形成分层布局,矩阵式LED技术支持动态投影功能,夜间点亮时辨识度极高。
车身侧面延续了Fastback溜背造型,C柱倾斜角度较现款增加,营造出更强烈的轿跑姿态。 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圈将风阻系数压至0.27Cd,兼顾美学与空气动力学效率。
车尾贯穿式OLED尾灯加入3D立体纹理,点亮时呈现阶梯式动态效果,延续了奥迪“灯厂”的科技传统。
伪装车衣尚未完全揭开,海外媒体根据谍照推断,新车长度预计达到4976mm,轴距保持在2928mm左右,但后排头部空间因溜背造型仍面临挑战。
三联屏架构与本土化生态
内饰彻底告别现款双屏设计,采用与奥迪e-tron GT同源的三联屏架构,包括12.3英寸液晶仪表、10.1英寸中控屏和8.6英寸功能控制屏,配合HUD抬头显示实现四屏联动。 空调出风口采用电动调节设计,用户可通过屏幕滑动直接控制风向,物理按键几乎完全消失。
第三代MMI系统基于安卓平台开发,支持5G联网和OTA升级,内置高德地图、腾讯生态等本土化应用。 语音助手支持多指令连续识别,响应时间据称低于0.8秒。 针对中国市场,奥迪可能引入华为鸿蒙系统作为选装,以提升车机交互流畅度。
材质选择强调环保理念,中控台采用再生纤维材料,座椅提供Dinamica超纤绒与植物鞣制真皮选项。 低配车型的配置差异明显:可变透光率天窗仅限尊享型以上标配,低配车型连选装资格都没有。
V6发动机与quattro四驱的终极优化
主力车型搭载3.0T V6发动机搭配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340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并在1370转时即可爆发最大扭矩。
匹配优化后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部分媒体称为8AT),百公里加速需5.3秒。 quattro四驱系统响应速度提升至0.2秒,可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前后轴动力,日常行驶以前驱模式降低油耗。
插电混动版本被命名为“60 TFSIe”,纯电续航里程超过80公里,支持AC慢充与DC快充,适合政策限行地区的用户。 底盘搭载自适应空气悬架,可随驾驶模式调整高度与阻尼,高速时自动降低车身10mm以增强稳定性。
L3级自动驾驶的虚实之间
奥迪宣称2026款A7将标配L3级自动驾驶系统,依靠24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实现0-250km/h范围内的自适应巡航和自动变道。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80米,可识别加塞车辆并提前减速。
这一功能目前存在明显限制:城市道路中系统无法应对“鬼探头”等复杂场景,需驾驶员随时接管;功能开通区域仅限北京、上海、深圳等首批城市,其他地区用户需等待OTA推送。 有车主直言L3系统在市区“开着跟没开一样”,其实际价值集中在高速场景。
溜背造型下的实用主义妥协
尽管轴距达到2928mm,后排头部空间仍是争议焦点。 实测显示,身高180cm的乘客后排头部余量约一拳,而宝马6系GT同等条件下有一拳半空间。 后窗因造型限制无法完全降下,长途乘坐易产生压抑感。
储物能力却意外突出。 掀背式尾门提供535升基础容积,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390升,轻松容纳通勤包与婴儿车。 备胎被取消,仅配备补胎剂,长途出行遭遇爆胎时存在风险。
直面宝马6系GT与奔驰CLS
2026款A7顶配预估价78.88万元,比宝马6系GT高出约3万元,但标配空气悬架、全轮转向等配置在竞品中需选装。 奔驰CLS则凭借MB.OS系统的语音交互优势抢占智能化高地。
A7强调驾驶质感,底盘调校较A6L更紧致,转向精准度提升20%;而A6L则偏向商务舒适性。 进口身份导致月销量预计不足200辆,但三年保值率预计维持在65%,略高于宝马6系GT的63%。
争议焦点:当电动化已成定局,一款需要面对变速箱顿挫、空间短板和地域限制的燃油轿跑,究竟是为情怀买单的“终极浪漫”,还是技术迭代下的妥协产物? 如果燃油车注定谢幕,A7的这次突围是否真的能让人忘记充电桩的诱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