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

最近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传统燃油家用轿车的价格,好像一下子就撑不住了。

放在几年前,谁能想到,一个月工资五千块的普通上班族,居然也能开始盘算着买一辆全新的合资品牌新车了。

这个变化来得太快,让不少人都感到有些突然。

特别是看到广告里,一辆全新的日产轩逸经典,价格已经下探到了四万出头,而挂着大众标的朗逸新锐,办齐手续落地也只要六万多块钱。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这个价格一出来,别说是没买车的人心动了,就连那些一两年前花了十多万买了同款或者同级别车型的老车主们,心里估计都五味杂陈,感觉自己像是买在了高点上,有点扎心。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厂家良心发现,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这样“骨折价”的燃油车,究竟是该果断出手捡漏,还是应该谨慎观望,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一聊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次燃油车价格的大幅度跳水,并不是因为技术上有了什么革命性的突破,也不是车企们突然变得格外大方。

您想,无论是朗逸还是轩逸,它们的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基本还是那套成熟但谈不上先进的东西。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这个压力源,就是我们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

现在大家出门看看马路上,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是不是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根据行业数据,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正在飞快地向百分之五十这个数字靠近。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它意味着现在市场上每卖出两台新车,其中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这股强大的市场潮流,就像浪潮一样,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燃油车的阵地。

过去那些合资品牌舒舒服服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市场蛋糕就这么大,新能源车多切走一块,燃油车就必然要少吃一口。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再加上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车企手里还积压着不少国五、国六标准的库存车。

这些车如果再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就是一堆不断贬值的钢铁。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名义的优惠、补贴,说白了,就是车企为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割肉求生”的策略。

这本质上是一场被新能源挤压下的清仓大甩卖,而不是一次单纯的产品降价。

搞清楚了降价的大背景,我们再来具体看看这两款热门的低价车,朗逸新锐和轩逸经典,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到底在哪里,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

我们先说说大众的朗逸新锐,六万多能落地的价格,对于一辆德系车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它最大的一个亮点,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它的安全配置。

这台车全系都标配了六个安全气囊和主动刹车系统。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即便你买的是最低配的版本,这些关键时刻能保命的东西,大众都给你配齐了。

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车子的安全性肯定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下雨天开车接送孩子,车上多了这些安全保障,心里那份踏实感,是省下几千块钱换不来的。

在动力系统方面,它用的是一台爱信的6AT自动变速箱,这台变速箱虽然技术不算新,但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可靠,皮实耐用,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换挡的平顺性表现也很好,厂家甚至宣传终身免维护,能省去不少后期的烦心事。

油耗方面,百公里六升出头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不会给日常使用带来太大负担。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车身结构上,它用了百分之二十八的热成型钢,这让车身刚性有了保障,听起来也比一些车感觉更扎实。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

最让人觉得不方便的一点,就是全系车型都没有配备倒车影像。

这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停车入库的难度一下子就增加了,后期自己加装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和麻烦。

另外,它那个主动刹车系统有时候也过于“敏感”,有车主反映在下雨天,系统会把路边的雨伞或者一些障碍物误判为行人,然后突然来一脚急刹车,虽然是为了安全,但确实会吓人一跳。

看完了朗逸新锐,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价格更低的日产轩逸经典。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四万出头的价格,几乎是把新车的门槛拉到了历史最低点,对于那些预算非常有限,只想买一个能遮风挡雨、满足最基本代步需求的家庭来说,这个诱惑力是巨大的。

它的另一个传统优势就是省油,日常开下来确实能比同级别的德系车省下一些油钱,积少成多,几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么低的价格背后,一定是有所取舍的,而轩逸经典舍弃的东西,恰恰是很多人非常在意的。

它最受争议的一点,就是在低配车型上,连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都没有配备。

可能很多人对ESP这个名词不太了解,用大白话讲,这个系统就是在车辆快要失控打滑的时候,比如雨雪湿滑路面紧急转弯,它能主动介入帮助你稳住车身,防止车辆甩尾或者侧翻。

这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安全配置,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是强制标配的。

为了节省成本而减掉这个配置,确实是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了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除了安全配置上的缺失,其他一些细节也反映出它的成本控制。

比如它的座椅,虽然看着宽大柔软,被戏称为“日产大沙发”,但很多车主反映长时间驾驶容易腰酸背痛,人机工程学设计得并不算好。

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根据一些拆车视频和汽修师傅的说法,它的后防撞梁用料比较单薄。

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轩逸的侧面碰撞成绩也确实不理想。

最后再说说它的CVT变速箱,虽然平顺省油,但在一些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这款变速箱在行驶超过十万公里后故障率明显上升的案例并不少见,一旦出了问题,维修起来的费用相当高昂,可能顶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我们需要算一笔长远账。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从短期看,轩逸经典的价格优势无与伦比,买车的时候能省下一大笔钱,后续的油费也更低。

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三五年来看,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朗逸新锐虽然买的时候贵了一两万,但它的二手车保值率要明显高于轩逸,开个三五年再卖掉,可能能比轩逸多卖近一万块钱。

这样一进一出,轩逸省下的油钱,很可能就被保值率的差距给抵消了。

再加上轩逸那个存在长期可靠性风险的变速箱,一旦需要自费维修,那前期的价格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这么综合算下来,朗逸新锐更像是一个初期投入稍高,但长期来看更稳妥、更省心的选择。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到底还该不该买一辆纯燃油车?

燃油车崩盘了!4万轩逸经典杀疯了,6万朗逸新锐太狠了-有驾

网络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形容现在买油车就像是“四十九年加入国军”,意思是站错了队伍,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燃油车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

连车企自己都对燃油车的未来信心不足,才会用这种清仓甩卖的方式来处理产品。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未来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探,很可能明年就会出现七八万块钱的混动轿车。

到那个时候,纯燃油车在使用成本和二手车价值上,会显得更加被动。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一部分消费者来说,燃油车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比如那些居住在老旧小区,没有条件安装私人充电桩,或者工作生活需要经常跑长途,对续航有严重焦虑的用户,一辆简单可靠的燃油车,依然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

特别是像朗逸新锐这样,花六万多块钱,就能买到一辆安全配置齐全、技术成熟、品牌也靠得住的合资车,它解决的是最根本的“从无到有”的出行需求,对比同价位的二手电动车,也省去了对电池衰减的担忧。

堵车的时候,那个自动驻车功能也能实实在在地解放右脚,提升驾驶的舒适度。

这份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安心,对于一个普通的刚需家庭来说,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来得更加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