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几天后,我发现亚洲龙倒车影像配合360度显示,有点让我意外。路上那次在小区转弯,后视镜里突然出现一个倒车影像,好像镜头瞬间捕捉到了一只快速靠近的猫,几乎让我吓一跳。这感觉挺神奇,没想到这么平常的配置还能带来直观的安全感。
你知道吗,虽然我之前也试过很多车,但这款亚洲龙探享的智能系统让我觉得用得特别顺手,特别是你好丰田语音指令,几乎可以说是解放双手的神器。刚开始用时还研究了半天,毕竟要说清楚哪个灯关掉还是空调开到最低,但用多了就觉得自然了。有次我在堵车时,低声说启动导航,它竟然立刻反应,路径规划出来,我心中暗想:这系统不比手机差。
估算一下,两个女同事在饭局上聊说,日常用它导航+车控,发现它的反应速度大概在0.3秒左右(这估算体感,不确定样本少),跟手机比其实还快。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配置,方便了很多?尤其是对于惯用手机的我来说,把复杂的设置都交给它,一点都不觉得麻烦。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是不是某些配置的操作其实比我们想象的简单?像开空调、调灯那点,可能自个儿以为复杂,其实一两次试一试就会了。
哎,你关注的那点配置使用是否方便其实挺个问题的。某些车的智能系统,老是卡壳、反应慢,我就很嫌麻烦。亚洲龙的智控让我觉得,它的界面比较直观。比如空调温度调节——我只需要一说,车就会自动调到我上次用的温度。配合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系统,运算速度提升4倍,驱动流畅度确实比以前快了不少。
设备之间的互联性也是个问题。要是手机没连上,屏幕就没那么多花哨的配置能用吗?其实我还挺疑惑华为HiCar具体用起来是不是像宣传中那么顺畅。毕竟,系统流畅不能光看硬件,软件调教也很重要。
空间方面我也考虑过。在我印象里,亚洲龙的空间够用。轴距达到2870mm,后排腿部空间超过1米,坐我那身高1米8的朋友都挺舒服,膝盖还有余地。这其实很重要,不然你带家人出去,不管是载孩子还是老人,都得考虑得周全。
这车在同价位里,和别的比如天籁、凯美瑞比,差别其实还挺明显。比如它的悬架调教,前麦弗逊加后双叉臂的配置,像我们平时在家装家具一样,追求稳扎稳打的感觉。不像一些车偏软偏硬,它那个悬架调得挺舒服,也不会像摇摇晃晃的感觉。你要问我,手感怎么比?我觉得比天籁的偏软更稳一些。
补充一点,亚洲龙的保值率真不是吹的,3年还能保持63.67%的剩余价值。你想一辆车买了三年后,市面上想卖,贬得少点,换个车什么的,确实更划算。相比其它中高级车,它的折损率低,算是实打实的高保值。
说到油耗,别看它百公里4.31L,估算加满油差不多可以跑650公里(油箱55L,样本少,估算体感)。这个油耗在城市里混合路况,算是很省油的了。尤其是它的油电混动系统,平时上下班,起步超平顺,电动助力随时帮忙,省油又安全。
但我在想:这么多智能配置,维护起来会不会麻烦点?毕竟电子系统一出了点问题,修起来又贵又折腾。这车的上游供应链,丰田自家的零部件供应很稳定,但这高科技,基本还是靠华为和丰田合作开发,会上瘾的高算力芯片和软件,能不能长久稳定?我没细想过,但觉得硬件再好,软件的稳定性更关键。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样全配的车,价格能不能算高?谁知道,13.88万的中区专供版,配这么多智能配置、空间、品质,确实便宜不少,要知道同级像奥迪A3,装个同样的智能系统没几万又贵得多。
这个价格,哪里能买到?我听说某个城市的丰田4S店就有现车,反正我身边朋友都在打听。
这车的设计,也让我觉得国产车拼不过的地方就是耐用。你们知道吗,去丰田那修过车的,多半是一找不到问题的,修得快,出故障少。实际上,这背后有个很现实的逻辑:东西多用几年不坏,才是真体现品质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它的座椅颜色搭配其实很讲究,座椅的缝线设计很精细,柔软度也不错。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小细节,真的能挑出个性吗?我甚至觉得,坐进去那一刻,气味、坐感都挺自己喜欢的。
有人说,买车最怕贵修、贵养。亚洲龙贵么?我估算,日常用几次换油、滤芯,百公里油料+维修成本,可能在0.6元左右。算下来一年下来,也就跑个2-3万公里,差不多赚回成本。这车的耐久性指导,丰田一直是省心标签,别说短期想折腾下,久了发现还是稳定的好。
可是问我:要不要推荐这车?我觉得还得看你怎么想。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个价位,能买到这么多硬核的配置、空间和省油性能,实属难得。你们觉得,未来的自主品牌还能做到这点?还是说,品质上的差距会变得模糊?
你觉得,除了价格和配置,最重要的还是什么?我自己都在想。小细节,比如座椅的升降力度、门的闭合感,反而更能打动我。你们在买车时,最在意的那些细小的体验到底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