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是不是也总能刷到各种新车上市的消息?新能源的、智能驾驶的、长续航的,全都往市场上怼,好像每个月都有几个爆款冒出来。可真正吸引大家眼球的,到底是什么?是技术迭代?还是价格给力?咱就举个例子,最近有个车——深蓝L06,一边还没官宣亮相,一边路试车辆已经被人*抓拍*到,在网上小范围疯传。我就好奇,这车凭啥能让不少人议论纷纷?
先撇开品牌不谈,深蓝其实在过去已经推出过L07,卖得也算可以。这一次的L06,号称全系都要上激光雷达,你说重不重要?我就问一句:你会因为激光雷达冲一辆原本没考虑的车吗?不少人会说,这玩意不就是自动驾驶的“眼睛”吗?以后买菜遛娃就能“撒手不管”了?真有那么玄乎?自动驾驶技术这几年不缺媒体热炒,可是真到日常用车,你还敢真让系统接管全程?别的不说,街边的小狗、老头推车、外卖小哥逆行,谁敢给自己的命压在软件上?说白了,现在的L2或L2++,九成时间都得自己盯着,只有二茬科技控愿意不看路大胆尝试。
但说句实在人话,激光雷达的普及,确实能让这价位的车看起来“更高级”,像是科技树点满了。以前多少老百姓买十来万的车,只敢奢望倒车影像,ESP能有就乐呵好几天。现在配置表一拉开,七个摄像头、九个毫米波雷达,再加一个激光雷达,那种科技buff叠加的快感,就是冲动消费的诱饵。商家是真聪明,懂得用一堆专业词汇装点门面,实用不实用先不管,起码让你觉得物有所值。
外观这东西,每个人审美都不一样。有的人一眼看上大溜背造型,觉得挺运动,有的人觉得二十万以下还溜背是耍花活。坦白说,现在设计同质化,前脸一个大屏,侧面一条腰线,后面顺带来个流行的电动尾翼。L06和L07放在一起比,区别好像就只是在细节上,不看屁股都能认错。可你说这套设计不行吗?也不是,中国人买车还是要面子的,管它是不是溜背,能显得比邻居家的老雅阁新潮时髦,买回家就值。
车身尺寸呢,4米83的车身长度、1米9的宽度、轴距2900mm,这个水平在B级车领域里已经很有竞争力。对于家用来说,后排空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抱怨。但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溜背造型的后排头部空间它真不是吹的,没几家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个子高点,后排真不一定坐得住。可是,哪些人现实里常年后排坐人?平时除了拉媳妇、娃娃,真用得上满载出行的有几回?
再说配置,有朋友关心轮胎和卡钳,19寸够不够威风?老话说:大轮毂好看,舒适度打折。至于那什么彩色卡钳装饰罩,跟真运动卡钳差一大截。会玩车的兄弟一眼看穿,不过普通人买菜,也就图个“看起来像佳能大炮头”。这个圈子里,有多少东西其实都是“面子工程”?配置拉满、门槛做低,但哪一项是真要你长期用的?你觉得自己天天可以掏激光雷达体验自动驾驶吗?
再说到最敏感的一环——价格。据说L06比L07还便宜,后者卖的十二三万,前者是不是想借着配置把市场冲一把?车企这一招历来屡试不爽,续航标七百公里,低配也要说有顶配感。而消费者的理智在哪里?一边念叨“别被低价迷惑”,一边又止不住心动,“千把块月供,何乐而不为”。消费升级是好事,但消费理性更重要。别问为什么新车一上市抢破头,过一年半价都没人说香。
动力方面,纯电、增程两种方案,纯电说是670公里,增程纯电也有240公里,数据亮眼到有点过分。现实呢,电池缩水、冬天掉队,路况一差直接腰斩。卖车的时候,哪家会讲自己冬天掉电快?可买回家后,谁家冬天不叫苦。中国新能源发展很快,这是大家的共识,可续航的水分都心知肚明。智能化方向值得鼓励,但用户最关注是什么?还是开起来舒服、省钱、少出故障。要真能靠激光雷达到处逛街,谁还盯着剩余电量焦虑?
别忘了,现在买车的年轻人,大多是什么心理?不求寿命如老丰田,只希望三五年体验新鲜,多点话题和谈资。你说一辆车能做到全系顶配,大家会欢呼“卷疯了”,但真要掏钱,还是那句“配置再高,你的需求呢?”市场上不是缺9分车,缺的是为你量身定做的7分刚需“好用车”。深蓝L06拉满了配置,最后考验的还是和L07一样的“定价诚意”。如果真如销售嘴里说的,比07还便宜,配置还更高,诚心诚意推,消费者又有啥损失?
所以问题来了,你到底想买啥?是科技配置拉满、未来感爆棚的新车,还是油盐酱醋够省心、性价比高的“老三样”?是不是买车这事,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绕回到个人需求。很多人买新能源是为了占牌照、抢补贴、试水体验自动驾驶,结果发现首要还是得“值”。老百姓精明得很,置身热闹之外,真正肯下单的,图的往往是几项:性价比、售后、实用。厂家再怎么卷技术,绕不过用户第一口碑。
还有个问题值得琢磨:我们花那么多心思盯着新车上市,盯着每一项配置参数,最后这些豪华装备有多少进了你的生活?是不是买回去的智能系统,一年后除了开车锁门、听歌导航就用不上别的?高科技往往有“用得起、玩不起”的尴尬。中国新能源竞争赛道够热闹,活到最后的未必是技术最好,也许是最懂用户。毕竟一辆车最根本的任务,是把家人安全带回家,不是用激光雷达刷存在感。
总的来说,深蓝L06的亮相,代表着国内车企在“性价比+智能化”赛道越来越卷。大家当然乐意看到配置狂加、价格狂砍的卷王出现,为的是让自己能以更低门槛体验到新技术,但别忽略一点:高配低价风雨之后,真正能留下口碑和复购意愿的,不只是“看起来很牛”、装得下一堆雷达的噱头,而是扎实的体验和踏实的售后。百花齐放是件好事,但千万别让行业和消费都“被配置绑架”。毕竟,谁也不想做那个只看配置表、不看自身需求的“冤大头”。
车市天天有新瓜,配置天天有新高,你的选择权一直在你自己手里。别跟风,别被噱头迷了路。买车这事,永远是“听别人十句不如自己坐一回”。别忘了,只有你最懂你自己要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