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比亚迪要出新车,不带套路也不太可能了。去年订单爆满,现在想换个花样吸引眼球,毕竟市场竞争比想象中还激烈。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已经稳稳站在新能源销售榜单第一,但这不代表他们可以松一口气。市场上同行们都在赶紧推新品,动得比比亚迪还勤快。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10月的比亚迪行事很快,节奏还很紧凑。比如说,10月9日,唐L六座版要上市。这个2+2+2布局其实挺懂车人听了就知道——主要是为了迎合家庭用户的需求。你带娃还带老人,空间和舒适度很重要。而且,二排的航空座椅,不只是听着酷,坐起来也真的舒服。换个角度想,虽然新品上市,但去年刚推出的唐L,销量还不错,难得有创新点啊。(这段先按下不表)

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有驾

接着16号,又有宋LDM-i和宋ProDM-i,续航都升级了。这让我很自然想到,续航这个问题其实很偏心家用,尤其对我朋友圈里买车的人来说,能跑长一点不堵心。我印象中,去年宋ProDM-i续航还差不多百公里左右,算下来也是苦苦逼着续航续得更远。有趣的是,升级后,宋LDM-i续航提升到200公里,宋ProDM-i到130公里。有人会笑,百公里续航也能叫长?但你得知道,实际上城市里开,续航其实真用不着一百八十公里那么远的距离。城市堵车、上下班的用车场景,占了80%的时间。

对比起某些同价位/同类车,比如合资品牌的插电混动车,还是略逊一筹。传统品牌像吉利、长安,它们的续航涨得快,但整体调教还不一定比比亚迪好,特别是在能耗控制上。这里面藏着一个细节:你用一趟市区充电,大概省出十几公里的续航,都得跑好几趟车才补回来。这个,其实挺麻烦的。

我刚才翻了下朋友的聊天记录。他说:比亚迪这波新品发布,是不是有点为了瞎折腾?我想想,也有点道理。咬牙推出一些创新,比如航空座椅、无线充电,确实看起来很炫。可你说纯粹从性能提升角度,可能真的没有刚需。我猜,他们也看中那点所谓科技范,连无线充都做上了,硬是要占个平台的优势。

说到供应链,最近也听说比亚迪在应对原材料涨价和芯片短缺。这个阶段,不少汽车厂商都像在做拼图游戏,把零件一块块拼上,稍微不顺,就可能断货。比亚迪以自己掌握的锂资源为基础,还算比较稳。研发流程其实也很像做菜——需要调配各种原料,不能一味偏重一端,否则就导致偏锅。

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有驾

这让我想到,他们新品的价格策略一定自有讲究。价格不能太高,竞争太激烈;但太低又担心利润拿不到。估计新车上市时,售价会还算合理,既能保证利润,又不至于把市场价格拉低太多。 比如汉L的玄武岩灰配色听着挺特别的。其实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主要是跟气质挂钩,在色彩上的差异化。对消费者来说,很多人买车其实最看重的还是颜值和空间。

至于夏Pro的新款,又是个趣事。它搭载激光雷达,似乎是标配未来的自动驾驶。你知道,自动驾驶这事,虽然技术在不断突破,但还是有不少技术盲区。我记得一个修车厂的师傅跟我讲:这自动驾驶,争论了多少年,还是得看司机的反应快不快。纯电和自动化结合,还是个新玩法,但你城市里各种突发状况比比皆是。这不,前不久我一个同事家车在堵车中突然卡死,自动驾驶就差点变成自动困死。

(这段先按下不表)

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有驾

反观整个行业,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推陈出新,销量数字也不能太乐观。9月,整体新能源销售是396,270辆,同比下滑5.5%。这一点,最让我琢磨不透。到底,市场的热是不是被提前透支了?还是说,消费者的换车频次比我们想的更慢?其实我一直觉得,买车这事,渐渐变成了耐心的考验。订单多,没错,但如果销量连续出问题,意味着消费者的信任感还要长时间建立。

有个细节我没说完——我还记得去年某个修车工一句话:新能源车好修,主要是坑也多。这其实挺有趣。软件、硬件都集成在一块,出现问题得还得等厂商解包。你说,这是不是某种新技术的另类副作用?另一件事,我还纳闷:半年一个大改款,是不是太频繁点?消费者会不会觉得出新就像持续不断的换季折扣一样,反而没什么新鲜感觉。

(这段先按下不表)

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有驾

我还没提到一个点——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大概心里有个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新能源车三年后折旧可能达40%的样子,远比传统燃油车慢慢衰退。这其实挺复杂:一方面,换电池二手价会掉很多;另一方面,技术更新太快,新车带来淘汰速度比想象中还快一些。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行业其实就像搭建筑,砖块堆得满满,但总有一天会倒?

你猜,未来新能源车的标配会不会变成:? 自动驾驶+无线充电+超长续航?

——或者还得看到那天,谁能把续航从150公里提到300公里,真正满足城市和郊区多场景的需求。

比亚迪10月新车大量发布多款车型迎市场变化,但9月销量同比仍然下滑5.5%反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有驾

反正,行业变化太快,谁都在跟着追赶,不知道现在的新品,到底能撑几天。你觉得,下一辆真能打动人的新能源车,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