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早晚高峰堵在路上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前车后视镜里总能看到那几个熟悉的“老面孔”。不是雷凌的犀利前脸,就是轩逸的圆润屁股,偶尔窜出一辆思域,那流线型车身快得连尾灯都看不清。至于马自达昂克赛拉,以前还能见到几辆,现在就像便利店里的暖宝宝,天一热就没人买了。这四款车号称“马路四大神车”,可如今混得有人欢喜有人愁。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它们的真实面目,看看谁才是打工人钱包的最佳归宿。
第一章:省油王雷凌的秘密武器
上个月刚提雷凌的小王给我算了笔账:每天通勤50公里,92号汽油8块钱的时代,他愣是跑出了百公里5.3L的油耗。这车开起来就像个精打细算的会计,油门踩下去都带着克制。特别是混动版车型,等红灯时发动机直接熄火,空调却照常吹冷风,这技术让隔壁开比亚迪的同事都直呼内行。
不过省油也是有代价的。有次小王载着三个同事上高速,超车时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嘶吼得像刚跑完马拉松。副驾的老司机幽幽来了一句:“这车省油是真省油,就是超车得提前三百米打转向灯。”
第二章:思域的“西装暴徒”人设
95后程序员小李的选择就很叛逆——放着满大街的雷凌轩逸不要,非贷款买了辆思域。用他的话说:“年轻人开车不踩地板油,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车确实是个狠角色,1.5T发动机配CVT变速箱,红绿灯起步能把网约车师傅甩出两个身位。
但激情是要交学费的。上周我们聚餐,小李摸着方向盘苦笑:“加油时看着计价器跳得比代码还快,百公里7.2L的油耗,比我写bug的速度都快。”更扎心的是,4S店保养时师傅盯着他改装的大尾翼直摇头:“小伙子,你这车油耗高真不全是发动机的锅。”
第三章:轩逸的“移动沙发”绝活
开网约车的张师傅最有发言权,他那辆轩逸三年跑了15万公里,座椅皮革都磨出包浆了,但乘客好评率始终保持在4.9分。秘密全在那套零重力座椅上,上次载了个腰痛的白领,20分钟车程下来居然睡着了。有乘客开玩笑:“你这车该装个支付宝收款码,我直接扫码加钟。”
不过舒适是要付出代价的。上个月暴雨天,张师傅在立交桥上遇到侧滑,眼瞅着旁边雷凌稳稳当当过去了,他的轩逸却像溜冰似的转了小半圈。后来修车时师傅说:“你这车悬架软得像棉花糖,过弯还是收着点油门吧。”
第四章:昂克赛拉的“冰火两重天”
要说最让人唏嘘的还得是马自达。前年还火得一塌糊涂的昂克赛拉,现在4S店销售比车还多。95后女车主小美就是“受害者”之一,当初冲着魂动红车漆买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加满一箱油够我从朝阳开到海淀相亲三次,结果每次约会人家都问我是不是开的老马六。”
但这车也不是一无是处。有次山路自驾,小美跟着辆思域跑完全程,到山顶时思域车主喘着气说:“姑娘你这车过弯怎么跟壁虎似的粘地上?”昂克赛拉的操控确实没得黑,就是这6.9L的油耗在混动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像极了穿汉服挤地铁的00后——好看是真好看,麻烦也是真麻烦。
终极Battle现场
上周末我特意把四辆车凑到郊区封闭路段实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 雷凌混动跑完50公里,油表指针动都没动,空调凉得能冰镇西瓜;
- 思域地板油起步时,轮胎在地上画了条黑印子,声浪吵醒了两公里外的看门狗;
- 轩逸后座放倒后塞进了整套野营装备,座椅上还能躺个人玩手机;
- 昂克赛拉过S弯时行云流水,就是副驾的矿泉水滚到脚垫三次。
加油站老师傅的总结最精辟:“雷凌是过日子,思域是谈恋爱,轩逸像老家客厅,马自达嘛...文艺青年最后的倔强。”所以你说马自达真凉了?倒也不见得,上周我还看见个穿JK制服的小姑娘开着粉色昂克赛拉炸街,车尾贴着“省下的油钱都买裙子了”。这年头,选车和找对象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不适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