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有个事儿,真是让人看了又想笑又感叹。
就是那个挂着美国豪华牌子凯迪拉克的紧凑型SUV,叫XT4的,价格一下子就掉到了谷底。
有的地方说,你揣着十六万块钱去店里,销售都敢跟你好好聊聊,甚至有些库存车,十五万多点儿就能让你把裸车开走。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嚯!
这可是凯迪拉克啊,以前怎么也得奔着三十万去的车,现在卖得比好多合资品牌的普通家用车还便宜,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按理说,这价格都“跳楼”了,店门口不得排起长队啊?
可现实情况,真是狠狠地给了一记耳光。
你去看销量报表,会发现这台XT4的成绩,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都算客气的了。
去年有个月份,全中国就卖了八台,你没听错,就是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的八台。
最近几个月的数据稍微好看点,加起来也就一千出头的样子。
这就让大家伙儿都纳闷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价格都低到这份上了,怎么还是没人要呢?
这背后,可不简简单单是价格的问题,它反映的是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观念的一场大变革。
咱们先从最实在的地方说起,就是这车开起来的成本。
凯迪拉克XT4这车,你要说它的发动机,那从纸面上看,绝对是挺有排面的。
不管是2.0T还是后来出的1.5T版本,马力数据都标得特别高,尤其是那台2.0T的,踩一脚油门,那提速的感觉确实能让你找到点“美式肌肉”的豪放劲儿,感觉这“豪华”两个字没白叫。
但是,爽快劲儿过去之后,每次开到加油站,心就开始疼了。
根据大量真实车主的反映,这台车在城里开,红绿灯多一点,堵堵车,百公里油耗轻轻松松就上到十个、十一个,甚至更高。
而且它还挑食,得喝95号的汽油。
现在油价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95号汽油一升都八块多钱了。
你算算这笔账,它那个油箱加满一次,差不多得花掉四五百块钱。
这四五百块钱,对于那些开国产新能源车的朋友来说,可能够他们舒舒服服充好几次电,跑上大半个月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看看跟它差不多价位的本田CR-V,人家百公里油耗也就七个出头。
这么一算,同样是每天上下班开,开XT4的车主可能一天就得多花出去二三十块钱的油费,这可是一杯咖啡或者两杯奶茶的钱。
一天两天不觉得,一年下来,这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对于很多冲着它降价后“性价比”去的家庭来说,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不是为了请一尊“油老虎”回来供着。
这第一关,就把很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给挡在了门外。
说完了“钱包”的感受,咱们再聊聊“身体”的感受,也就是空间。
你看凯迪拉克XT4的宣传资料,上面写着轴距2779毫米。
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车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比奥迪Q3这些对手都要长一些。
按照咱们通常的理解,轴距长,车里面的空间就应该大。
可当你真的坐进XT4的后排,你就会发现,数据和实际体验完全是两码事。
一坐进去就感觉特别憋屈,腿伸不太直,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也就一拳左右的距离,坐久了特别难受。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它的后排地板中间,还鼓起一个特别高的大包,这就让坐在中间位置的人非常尴尬,两只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只能岔开腿骑着,别提多别扭了。
别说坐三个成年人了,就算是一家三口,让孩子坐在中间,时间长了都得喊不舒服。
咱们再看看它的一个老对手,宝马X1。
人家轴距也就比XT4长那么两三厘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你坐进X1的后排,那感觉豁然开朗,甚至可以轻松地跷个二郎腿。
这就是设计功力上的差距了。
人家宝马是真研究怎么把空间利用到最大化,而凯迪拉克似乎还停留在“我用料足、尺寸大”的粗放思路上,没能真正理解中国家庭对后排乘坐舒适性的高要求。
这种“纸面数据好看,实际体验糟糕”的情况,让它在特别看重实用性的中国市场,又输了一局。
最后,咱们再来谈谈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豪华”这两个字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可否认,凯迪拉克XT4在一些地方还是努力营造豪华感的。
比如它车里那块很大的曲面连体屏幕,看着确实挺有科技感;高配车型上还有AKG品牌的音响,听歌效果也确实不错。
在过去,这些配置可能是豪华品牌区别于普通品牌的标志。
但是,现在时代完全变了。
你随便走进一家国产新能源车的店里,比如比亚迪或者零跑,你会发现,十几万的车,那个中控大屏做得比XT4的还要流畅智能,语音控制想干嘛就干嘛。
二十万不到,人家就能给你配上高级的音响、舒适的座椅,还有一大堆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这些国产车不仅在配置上追上甚至超越了这些传统豪华品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用车成本和便利性上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买新能源车,国家免购置税,这一项就能省下一万多块钱。
每天回家插上充电桩,一度电几毛钱,一个月电费可能还不到一百块。
几年下来,光油费和电费的差价,就足够你再买一辆小代步车了。
当国产车把科技、舒适和省钱这几件事都做到了极致,凯迪拉克XT4身上那点所谓的“豪华”光环,就显得特别暗淡了。
更别提那个让人心碎的保值率了,一台XT4开上三年,卖二手车的时候可能连新车价的一半都卖不到,比同年的宝马X1要亏掉好几万块钱。
再加上二线豪华品牌普遍存在的售后网点少、修车换零件等待时间长、工时费贵等问题,让买这台车之后的烦心事也接踵而至。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早就不是光看一个牌子就冲动消费的时代了。
大家手里都拿着手机,刷着各种评测,心里都有一本账。
一台车,开着费油,坐着憋屈,用着不够智能,卖的时候还血亏,就算它挂着一个曾经响当当的牌子,又有什么吸引力呢?
所以说,凯迪拉克XT4的困境,不是简单降价就能解决的。
它是在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里,被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产品给全方位地超越了。
它的经历也给所有传统车企提了个醒:老百姓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光环和情怀终究抵不过实实在在的用车体验和性价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