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智驾过桥:一场百万油车的「务实」进化

上汽大众智驾过桥:一场百万油车的「务实」进化-有驾

撰文 | 张祥威 编辑|马青竹

你知道云南有多少种过桥米线吗?

今年9月,上汽大众Tech Day的活动上,公司高管坐进一台途昂Pro询问车机。

这是对去年帕萨特Pro语音交互演示翻车的一次补救

当时,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问过车机类似的问题,云南的过桥米线有什么故事?得到的却是一段关于靠背角度的回答。

上汽大众不仅想在智能座舱领域过桥在另一战场——智驾,同样想尽早抵达彼岸。

Tech Day当天,2026款帕萨特Pro、途观L Pro和途昂Pro上市,均搭载IQ. Pilot 2.0方案,可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无图高快领航。相比此前基于规则的方案再进一步。

合资车企中,上汽大众推进智驾的速度颇快。据悉,搭载IQ. Pilot 1.0方案的车型共交付10款,IQ. Pilot 2.0方案将陆续在14款车型上量产。

作为一家同时拥有燃油车、纯电动车和混动车型的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正比合资竞品更积极地推动销量主力车型智驾过桥

这背后,既有股东方大众汽车集团重视智驾的因素,也离不开合作方卓驭的支持。

聚焦主销车,方案更务实

同级别合资车企中,鲜有像上汽大众一样,围绕现有的主销车型推动大规模智驾上车。

多数合资车企会在纯电车型智驾上下功夫。例如,广汽丰田铂智3X、一汽丰田bZ5、广汽本田e:NS1、东风日产N7等,莫不如此。

即便纯电车型,也并非所有合资品牌都在全力推进。例如,东风日产N7搭载Momenta方案后,仅可实现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尚未支持车位到车位等更高阶的功能。

至于销量规模更大的燃油车型,合资车企则大多仅提供更保守的L2+功能。

以今年上市的丰田凯美瑞智驾版为例,其搭载TSS 3.0 Pro系统,支持高快领航辅助,主要可实现LCA变道辅助、FCTA前方交通穿行警示、DMC驾驶员状态监测等功能。其中,遇到前方慢车时,仍需进行拨杆转向,然后由系统实现变道。

上汽大众早期曾推出IQ. Drive系统,主要提供ACCLCCAEBL2基础辅助驾驶功能,应用在朗逸、速腾车型。后来推出的IQ.Pilot 1.0,提供智能拨杆变道等L2+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搭载于途观L、帕萨特等车型,均为销量主力车型。

今年9月,上汽大众又密集推出几款搭载IQ. Pilot 2.0的车型,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高快领航辅助,在城市场景下还支持对通用障碍物的自动避让。

上汽大众智驾过桥:一场百万油车的「务实」进化-有驾

1.0阶段的基于规则,到迈入端到端,不过一年多时间,上汽大众燃油车智驾进度胜过同级日系等合资车。

纯电和混动车型,反而看似动静小了些。“2.0发布后,Pro家族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确实会比目前的ID. 家族要好一些,但这其实是产品研发周期造成的一小段特殊现象。傅强称。

2024年,上汽大众全年销量为114.8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4.3万辆,主攻纯电的ID.家族全年销量13.02万辆。

一旦途观L等打好智驾过桥的样板,跟着便是一支年销百万规模的燃油车大军,等待智驾上车。

从智驾方案维度看,上汽大众选择了务实路线。

传感器层面,IQ. Pilot 2.0搭载卓驭的惯导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该系统可生成高精度稠密点云,用于感知各类异形、悬空和动态非标障碍物。

算法层面,基于卓驭的高悟性端到端模型,可以对多条驾驶轨迹进行优中选优和安全兜底。

算力上,IQ. Pilot 2.0 基于32TOPS算力的单颗TI TDA4-VH进行功能开发。算力低于新能源主流方案如英伟达Orin X等。

以广汽丰田铂智3X为例,用了一颗英伟达Orin X

单颗TDA4 VH售价不到1000元,单颗英伟达Orin X价格为2500元左右。一位智驾行业人士告诉《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

这意味着,仅芯片一项,上汽大众的智驾方案成本就低一档。

卓驭科技CEO沈劭劼表示,与部分头部智驾企业不同,上汽大众没有一味追求低接管率,在当前阶段主打人机共驾,而非强调无接管

上汽大众智驾过桥:一场百万油车的「务实」进化-有驾

基于此,IQ. Pilot 2.0通过强视听提醒、DMS驾驶员监控及路面变化警示,来确保驾驶员专注。市面上的部分智驾方案,会允许用户的手更长时间离开方向盘。

功能上,2.0方案可实现端到端高快NOA,比IQ. Pilot 1.0功能更丰富。

也有遗憾,搭载IQ. Pilot 1.0的量产车,无法将方案直接升级到2.0

值得注意的是,L2+阶段,上汽大众会聚焦燃油车智能化,但到了L3阶段,重点必须是新能源。

据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透露,公司对于L3的落地规划是,重点聚焦纯电动和混动车型。未来将相关技术转移到燃油车上。

这与算力、散热等有关。

沈劭劼解释,燃油车通常没有水冷系统,自带的风冷设计会限制算力的上限,考验工程能力,需要一定的开发时间。而新能源车本身会搭载一套水冷系统。

此外,L3阶段的智驾传感器将更为丰富。带激光雷达(舱内激光雷达)的车会在明年量产,但是具体量产的车型暂时不便透露。沈劭劼说。

历时7年,一场有魄力的合作

上汽大众的智驾如何排兵布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汽车集团。

沈劭劼谈及与大众的合作,仍感慨对方魄力十足,能够在卓驭一家客户都没有的情况下,将我们纳入大众的智驾供应商合作伙伴之一。

据其透露,卓驭先是为大众做了两年的POC(概念验证)和DEMO车。然后在POC基础上,IQ. Pilot项目于2020年正式立项。

上汽大众智驾过桥:一场百万油车的「务实」进化-有驾

合作的第一年,Demo车搭载了众多外露的装置,就像Robotaxi一样,车后装了一个2000瓦的超算,车一跑起来,声音大到人根本不想坐在车里。第二年,超算平台变成小一些的机器,还装了双目。沈劭劼称。

合作初期,还有过尴尬的插曲。

据沈劭劼回忆,一次在供应商准入环节时,由于要进行质量审核、生产审核,大众在日程中安排了QAQuality Assurance)环节,需要在要在大众的质量部做答辩。卓驭团队一开始以为是Q&A问答环节。当大众质量部的人问道,你们的材料呢,卓驭成员一时都愣住了。

随着合作逐渐深入,双方采用了War Room(联合作战室)的组织形式,将上海、长春、合肥、深圳四地团队聚集在一起,以推进效率。

最终,双方团队完成了非线性优化算法、风冷散热设计、通讯适配、可靠性验证等工作。陶海龙称,其与沈劭劼的交流十分频繁,会定期沟通。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Pro家族产品卖得不错。傅强表示,Pro家族投放市场后,帕萨特、途观、途昂这三款产品的整体市占率提升了近20%

其中,途观月销近2万辆中,有5000多辆是Pro家族车型。上半年50多万辆总销量中,帕萨特家族、途观家族、途昂家族的Pro车型合计约5万辆,占比近1/10

从用户选择来看,购买Pro家族车型的用户,基本都是冲着其智能化而来。傅强说。Pro家族的新车,目前还已经进入豪华品牌的同级车价格区间。

不过,与造车新势力比,上汽大众的智驾进展慢一拍。

即便对比部分与卓驭合作的纯电车型对比,如一汽红旗天工05,搭载成行智驾3.0+,基于高通骁龙8650、惯导三目、10V等,上汽大众在智驾方案选择上,称不上最激进

但对于年销百万台的上汽大众而言,转型之箭已经离弦。

延伸阅读:
油电同智?大众打样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