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么一个印象,就在十来年前,要是家里打算买辆车,尤其是预算稍微高一点,超过十万块钱,那脑子里蹦出来的选择,十有八九都是大众、丰田、本田这些合资品牌。

那时候提到国产车,除了在电视上国庆阅兵时能看到威风凛凛的红旗检阅车,感觉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有点远。

当时的数据也确实如此,就拿单位采购公务车来说,2010年以前,自主品牌占的比例也就一成左右。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在大街上,国产车也大多是在比较实惠的价格区间里竞争。

可是,你再看看今天,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路上跑的比亚迪、理想、蔚来这些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甚至很多政府机关、公共交通都开始大批量地换装国产新能源汽车。

短短几年时间,国产车好像一下子就扬眉吐气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以前我们真的不待见国产货,还是说这背后有着我们不了解的曲折故事和巨大努力?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其实,过去大家不怎么选国产车,真不能简单地用一句“爱面子”或者“崇洋媚外”来概括。

咱们得实事求是地回到当时的环境里去看。

比如说在2016年,那时候汽车市场最火爆的价位就是10万到20万之间,你翻开那个时期的销量排行榜就会发现,排在前面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合资车,国产车能挤进去的凤毛麟角,也就长城哈弗H6和广汽传祺GS4这两款,而且它们能卖得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价格比同级别的合资车要便宜不少。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实打实的技术差距。

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还比较落后。

举个例子,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在2009年、2010年的时候,就已经用上了技术更先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更平顺、更省油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了。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而我们的国产车,大规模普及这些技术,普遍要晚个三五年,甚至更久。

很多国产车直到2017年前后,才把6挡自动变速箱作为主流配置。

这几年的技术代差,直接就体现在了驾驶感受、油耗和可靠性上。

所以,那个时候的消费者选择合资品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产品力的理性判断,谁都想花钱买个技术更成熟、开起来更舒心的产品,这其实是人之常情。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没有后来新能源车的异军突起,我们的国产车就只能一直在低端市场里徘徊了呢?

这个想法也太小看中国汽车工业的韧劲了。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事实上,即便是在燃油车这条最难走、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上,我们的自主品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追赶和突破。

我们看看吉利和长城这两家很有代表性的车企,从2010年之后,他们卖出去的车的平均价格,是一条非常稳健的上升曲线。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造的车越来越好,也越卖越贵,而且市场是认可的。

一方面,他们抓住了国内SUV市场爆发的红利,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地推出定位更高的新车型,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像吉利推出的博越、博瑞,长城哈弗H6之后的H7、H8,都是在向更高的价格区间发起冲击。

后来,他们还干脆成立了新的高端子品牌,比如吉利的领克和长城的魏牌、坦克,这些品牌的车型,无论是在设计、做工还是技术上,都完全有实力和同价位的合资品牌掰一掰手腕了。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这种底气,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技术的进步。

就拿曾经是短板的变速箱来说,长城从早期主打手动挡,到后来普及6AT,再到自主研发7挡双离合,甚至在坦克500上用上了9AT,这个进步速度是惊人的。

所以说,即便没有新能源这条“快车道”,国产燃油车凭借着这种持续不断的积累和追赶,要和合资品牌平起平坐,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既然燃油车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倾注如此巨大的资源和决心去发展新能源汽车呢?

这背后其实是更高层面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国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汽车作为碳排放的大户之一,向电动化转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一步。

其次,是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大量的石油依赖进口,这在长远来看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发展不烧油、用我们自己发的电来驱动的电动汽车,能大大增强我们国家能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但还有一个更深层、也更激动人心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国外的巨头们已经玩了一百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专利壁垒,我们作为后来者,追赶起来非常吃力,很难掌握话语权。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相当于换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它的核心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在这方面,大家几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就给了中国汽车工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换道超车”的机会,一个从规则的追随者,变成规则的制定者的机会。

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抓住了这个机会,还做得非常出色。

如今,中国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心和引擎。

你看数据就知道了,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中,有九成以上的贡献都来自于中国市场。

从阅兵礼车,到全球第一,国产车崛起奇迹-有驾

全球卖得最好的20款新能源车里,有18款都是中国品牌。

这样的成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有全世界最完整、效率最高的汽车产业链,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造一辆电动车需要的所有零部件,几乎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配齐。

同时,我们还有从国家到企业的强大决心。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电池贵、车价高,市场很难启动,国家就连续多年给予补贴支持,顶着各种压力扶持产业成长。

为了让市场更有活力,还特地引进了特斯拉这条“鲶鱼”,来激发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

而我们自己的企业家们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和魄力,像比亚迪的王传福,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也坚持投入新能源研发;像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的创始人们,早在十年前市场还不明朗的时候,就已经投身于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国产车的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它是一部由技术追赶、战略远见和全民奋斗共同谱写的壮丽史诗。

我们从过去努力地推开世界的大门向外看,到如今已经可以自信地敞开大门,迎接全世界的目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