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栋雕梁,朽木为梁”,这话搁在二手车行当,简直是字字诛心,针针见血。
话说回来,近来我一位昆仲,想淘换一辆脚力。囊中羞涩,便将目光投向了二手车市。栉风沐雨,相中了一辆二零二一年的丰田凯美瑞双擎,玄色涂装,颇具飒爽英姿。牙侩们则极尽溢美之词,鼓吹其油耗低廉若斯,简直是撙节开支的利器。
此车乃二零二一年仲冬所挂牌,行驶里程四万余公里,二手车贩叫价十三万余元。新车落地需二十余万,此等价位,颇具蛊惑之力。配置亦尚可,自适应巡航、L2级辅助驾驶,一应俱全。
然则,二手车之水,深不可测也。
且说说这车本身。凯美瑞双擎,坊间口碑确凿不凡。省油,耐操,驾乘体验亦属上乘。然二手车,则需精雕细琢一番。
此车百公里油耗四点一升?理论上确乎如斯。然实际操驾呢?需观前任车主之操行。如若粗暴驾驶,频频催逼油门,则油耗必将扶摇直上。再者,此四点一升乃理想之境,若遇拥堵、路况不佳,油耗断不止此数。
用车成本方面,岁入油资七千余,保险四千余,养护两千余,总计亦需万余。这尚未计入洗车、停车费、违章罚款等等。
尤为紧要者,二手车之最大风险在于车况。事故车、水淹车、调表车,防不胜防。务必寻觅可靠之验车机构,细致查验一番,察看有无隐疾。否则,购入后三日两头修缮,岂非得不偿失?
此类事件,着实屡见不鲜。吾有一友,早年贪图便宜购入一辆二手奥迪,未及数日便发觉引擎漏油,变速箱异响。修缮耗费巨资,终忍痛割爱。
再议价格。十三万余,是否物超所值?此需视具体车况及市场行情而定夺。可多方询价,比勘同款车型之报价,以辨是否虚高。
现今二手车市,价格亦是水涨船高。一则,新车价格攀升,带动二手车价格。二则,部分奸商,蓄意抬价,欺罔消费者。
此事,实则映射出一普遍之社会问题:信息壁垒。消费者对二手车之信息了解不足,极易为商家所蒙蔽。
如何破解?鄙人以为,须从多维度入手。
其一,须强化监管。官府应颁布更为严苛之二手车交易律令,规范市场秩序,严惩不法商贾。
其二,须提升信息透明度。构建统一之二手车信息平台,公开车辆之履历、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俾使消费者能更清晰地洞悉车况。
其三,须提升消费者之自我防护意识。购置二手车前,务必勤勉备课,博览相关知识,寻觅可靠之验车机构,仔细查验车况。
试想,若人人皆能明晰二手车之真实状况,商家岂敢漫天要价?消费者岂会被诓骗?
归根结底,二手车市之癥结,非仅系价格问题,更系诚信问题。唯有构筑一公平、透明、诚信之市场环境,方能使消费者安心购入二手车。此不仅攸关吾辈之切身利益,更攸关整个社会之康健发展。
莫让“画栋雕梁,朽木为梁”之悲剧,于二手车市一再重演。吾辈所应为者,乃擦亮双眸,捂紧腰包,更应振臂疾呼,促成变革,令阳光普照二手车市,令交易不再充斥风险与陷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