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有驾

各位车友,今天学姐要聊的,不是哪款新车上市,也不是哪家车企“跌冒烟了”,而是买车时那些藏在谈判桌下的“真香”赠品!你以为砍完价就完事了?错!4S店手里捏着价值过万的实用赠品,但你不开口要,他们绝对闭口不提。今天学姐就带大家扒一扒这4个“含金量超高”的赠品,看完再去买车,保你“赢麻了”!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有驾

---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有驾

一、原厂中控屏:别让收音机拖了科技感的腿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有驾

“这车,有点东西!”——但如果你花10万买辆合资车,中控屏居然还是收音机+塑料按键,学姐我真是“气得蹦起来”!

买车时这4个赠品一定要争取!价值过万4S店却从不主动给!-有驾

材料里提到,次顶配车型加装原厂中控屏要1000元以上,而4S店赠送的不仅免费安装,还能享受原厂质保。更关键的是,中控屏集成的行车记录仪功能(前后双录)在国内复杂的路况中堪称“护身符”。比如某位车主靠协商拿到了原厂中控屏,相当于裸车价降4000元+省下后期改装费,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学姐划重点:中控屏别图便宜用副厂货!原厂屏稳定性高、兼容性好,尤其涉及电路改装时,副厂屏容易导致系统冲突,后期维修成本反而更高。

---

二、保养卡:省下“养车难”的真金白银

“首任车主终生免费保养”听起来香,但车价往往暗涨几千元。相比之下,直接索要“3年8次保养卡”更实在(参考案例:某B级车车主成功薅到)。按单次保养均价500元算,8次就是4000元,而且4S店保养记录还能为二手车保值加分。

材料中提到,早年4S店连首保都抠抠搜搜,如今竞争激烈,保养卡成了“可谈判资源”。不过要注意,别被“推荐加项目”的套路坑了——比如让你提前换空气滤芯或升级机油,这些额外花费完全能避免。

学姐亲测:保养卡一定要写明“包含基础项目(机油、机滤、工时费)”,避免文字游戏!

---

三、加油卡:别让新车出门就“趴窝”

“油箱见底”是新车主最尴尬的时刻,而一张500-1000元的加油卡,能让你潇洒地喊出“95加满”!材料中提到,4S店与加油站常有合作,加油卡成本低于面值(比如8折采购),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实打实的福利。

更关键的是,加油卡能有效“对冲砍价僵局”。比如车价砍不动时,一句“送张油卡也行啊”,往往能让销售顺台阶下。毕竟对4S店来说,送油卡比降价更容易向财务交代。

学姐提醒:加油卡要确认有效期和适用范围,别拿到一张“中石油专属卡”却发现家门口只有中石化。

---

四、行车记录仪:事故纠纷中的“铁证王”

材料里反复强调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学姐举双手赞成!这玩意儿自己买至少300元起步(带夜视、广角的高端款更贵),而4S店赠送的即便不是原厂,也能省下安装费和走线烦恼。更重要的是,记录仪在事故定责、防碰瓷时堪称“救命稻草”。

某车主分享经历:提车时没要记录仪,结果一个月后遭遇碰瓷,多花2000元私了。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宁可车价多磨10分钟,也要把记录仪写进合同!

学姐吐槽:某些4S店送记录仪却“偷工减料”,比如只给前置单镜头,记得要求“前后双录+1080P高清”!

---

争议话题:赠品到底值不值?

有人说:“赠品都是成本,车价低才是硬道理。”但学姐认为,赠品的核心价值在于“需求匹配”。比如对女司机来说,原厂倒车影像比遮阳伞实用;对长途自驾党,加油卡比竹炭包更刚需。

横向对比:

- 遮阳膜:4S店赠送的膜成本约300元,但包安装+质保;自己贴同价位膜,光工时费就200元。

- 车载净化器:材料中提到“健康无价”,但实际价值约200-500元,且后期更换滤芯还要自费,优先级低于前4项。

结论:优先争取“高单价+高频使用”的赠品,其他小件可作为“添头”补充。

---

学姐总结:谈判桌上的“小心机”

1. 时机要准:车价谈妥后再提赠品,避免销售用“赠品抵车价”套路。

2. 态度要硬:“这4样不送?那我去隔壁店看看”——适当“威胁”效果拔群。

3. 白纸黑字:所有赠品写入合同,注明品牌、型号、数量,提车时逐一验收。

最后,送大家一句购车真理:“4S店的利润,一半藏在赠品里!

---

互动环节:

各位车友,你们买车时薅到过哪些“超值赠品”?遇到过哪些“坑爹套路”?评论区等你分享!学姐会挑出3条“神评论”,送出珍藏版《避坑买车指南》电子书~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