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起买车这件事,除了看外观、比价格、谈配置,有一个词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安全”。
现在市面上的车,几乎家家都说自己安全,还喜欢拿出一堆碰撞测试的五星证书来证明自己。
可咱们老百姓心里也犯嘀咕,这些在实验室里按照固定套路撞出来的成绩,真能代表咱们在马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吗?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次次模拟考都拿满分,但真到了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他还能那么游刃有余吗?
最近,汽车圈里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就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它没去参加什么公开的比赛,而是在自己瑞典哥德堡的老家,给自己出了一道难度极高的“附加题”,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安全感”。
这件事得从一场特殊的碰撞测试说起。
通常我们看到的碰撞测试,都是汽车去撞一个标准化的障碍物,规则和条件都是定好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考场答同一份卷子。
但沃尔沃这次不这么玩,他们直接拉来了自家的两台重量级选手——一台全新的XC70和一台块头更大的XC90,让它俩车对车地硬碰硬。
这就好比不是让你去打沙袋,而是直接找来一个重量级拳王跟你对打,真实感和残酷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咱们来看看这道“附加题”到底有多难。
测试的项目是两台车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进行50%的正面偏置碰撞。
这个“50%正面偏置”听着专业,说白了就是两辆车不是正正地头对头撞,而是各自用车头的一半去撞对方的另一半。
这种情况在咱们日常开车时其实很常见,比如超车没成功,或者紧急避让时发生的侧前方碰撞,都属于这类。
可关键在于细节,咱们国内和欧洲通用的标准测试,类似项目的碰撞速度一般是每小时50公里,而且对撞的那个障碍物重量也只有1400公斤。
现在你再看沃尔沃的测试条件:速度从50公里提到了64公里,你可能觉得就快了十几公里,能有多大差别?
差别可大了去了。
在物理学里,撞击的能量跟速度的平方是成正比的,简单算一下,这多出来的14公里时速,让撞击的能量瞬间增大了超过百分之六十。
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对撞的“对手”。
标准测试里那个1400公斤的障碍物,更像是一个配合你演出的“道具”,而沃尔沃这次是让一台重达2416公斤的XC70,去迎面撞上一台重达2629公斤的XC90。
这两个加起来超过5吨的大家伙高速对撞,产生的总能量是标准测试的三倍还多。
这已经不是考试了,这完全就是在模拟真实世界里最糟糕、最危险的那种交通事故场景,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从现场的视频画面来看,碰撞的瞬间只能用惨烈来形容,车头部分瞬间就碎裂了,各种零件飞溅,巨大的冲击力让两台沉重的车都发生了明显的弹开和位移。
相信任何一个普通人看到这个画面,第一反应都会是:这车里的人估计悬了。
但是,当镜头推进到细节,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尽管两台车的车头都已经是面目全非,但最关键的驾驶舱部分,却保持得非常完整。
特别是连接车顶和车身、位于前挡风玻璃两侧的那两根粗壮的A柱,几乎没有发生弯折变形。
这就好比一个鸡蛋,外面的包装盒被挤烂了,但只要蛋壳本身是硬的,里面的蛋黄就不会受损。
A柱就是保护车内人员的最后一道“硬壳”,它挺住了,就意味着车里人的生存空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是保障生命安全最最基本的前提。
再看车内,在碰撞发生的那一刹那,安全带迅速收紧,把车里的假人牢牢地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他们因为巨大的惯性而向前冲撞。
紧接着,遍布车内的安全气囊,包括那个据说有120升的超大副驾气囊和长达2米的侧气帘,全部精准地弹开,形成了一个柔软而又坚固的保护层,把人稳稳地接住。
更让人称道的一个细节是,在经历了如此剧烈的撞击后,两台车的车门都没有因为车身变形而卡死,甚至门把手还能自动弹开,救援人员可以很轻松地把门拉开。
别小看这个细节,在真实的交通事故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能顺利打开车门,就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沃尔沃的车能在这种堪称地狱难度的测试中,依然有如此出色的表现?
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扎实的技术和不计成本的投入。
首先就是它那个著名的“笼式车身”。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形象,它的原理就是用大量强度极高的特种钢材(比如硼钢,强度是普通钢材的好几倍),在驾驶舱周围构建出一个像笼子一样坚固的框架。
当碰撞发生时,车头那些相对“软”的部分,比如防撞梁和吸能盒,会主动地溃缩变形,像海绵吸水一样,把第一波巨大的冲击能量给吸收掉。
这就好셔拳击手戴着厚厚的手套,手套就是用来缓冲的,既保护了自己,也减轻了对对手的伤害。
然后,那些没有被吸收掉的残余能量,会被这个坚固的“笼子”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巧妙地引导到车顶、车底这些不会伤害到乘客的部位,最终耗散掉,确保强大的冲击力不会直接灌进驾驶室。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新能源车来说,大家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电池的安全问题。
毕竟新闻里电池起火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次被撞的XC70就是一台新能源车,在经历了那么大的冲击和甩动之后,它的电池包没有冒烟,更没有起火,车上的高压电系统也在碰撞后一瞬间就自动断电了,避免了漏电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
这说明沃尔沃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电池安全放在了和乘客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他们不仅用坚固的车身结构像一个保险柜一样把电池包保护起来,还在电池技术本身下了很大功夫。
据说他们的电池,已经可以做到在内部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24小时都不会起火爆炸,这远远超过了我们国家标准里要求的几分钟预警时间。
这种对自己产品的严苛要求,给消费者带来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安心。
说到底,一场测试最能打动人的,可能不是那些冰冷的数据和撞毁的钢材,而是一家车企对待安全的态度。
当很多品牌还在满足于在标准考试里拿高分,并以此作为宣传卖点的时候,沃尔沃却选择给自己不断地增加难度,用远超行业标准的内部测试来检验自己的产品。
这种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精神,或许才是一个品牌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他们知道,安全这两个字,不应该只是为了得奖,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守护好每一次出行,为了对每一个信任它的生命负责。
这种坚持,从发明三点式安全带的燃油车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新能源汽车时代,技术在变,但那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始终没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