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这个名字在越野车迷心中曾经是信仰般的存在。以前想买这车,不仅要排队等上好几个月,还得额外掏几万块“加急费”——就像抢演唱会门票一样,得靠手速和钱包厚度双重实力。可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让车迷们疯狂加价的“硬汉”,如今月销量只剩1040辆,连某些国产电动车单周销量都比不过。从“一车难求”到“无人问津”,这款车长近5米、带着2.4T发动机和大梁车身的越野老将,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从“加价神车”到“打折甩卖”
时间倒退回三年前,第四代普拉多停产时,二手车市场直接上演魔幻剧情:开了五年的老款车,居然能按新车指导价卖出去。当时有车主开玩笑:“我这车开三年,油费都从二手车差价里赚回来了。”可到了2025年,全新一代普拉多上市后,情况急转直下。厂家原本信心满满定下44.98万起步价,结果第一个月销量勉强摸到2450辆,之后就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掉,最近干脆跌破了四位数。
有4S店销售偷偷吐槽:“现在别说加价了,客户进店开口就问能不能送十年保养。”更尴尬的是,隔壁方程豹豹8展厅里人头攒动——这款国产越野车起步价比普拉多便宜7万,还带着冰箱彩电大沙发。一位退了普拉多订金转投国产阵营的消费者说:“以前觉得开丰田有面子,现在发现国产车配置能当保姆车用,谁还跟钱包过不去?”
二、配置表里的“抠门哲学”
要说普拉多输在哪,得先看看它那让人哭笑不得的配置单。指导价45万的车,后排居然没有独立空调——夏天坐后排的家人得靠前排“人工送风”;扬声器只给6个,听音乐像在听收音机;座椅用织物面料,方向盘调节全靠手动。有网友吐槽:“这配置水平,还以为穿越回了2010年。”
更魔幻的是车机系统。顶配车型才给12.3英寸大屏,入门款直接缩水到10.25英寸,和现在国产车动不动三联屏的架势比起来,简直像是智能机和诺基亚的差别。销售顾问都忍不住建议:“您要真喜欢这车,不如花两千块去汽配城装个安卓大屏。”
三、“硬核”底盘的倔强与尴尬
当然,普拉多也不是全无亮点。非承载式车身+全时四驱+托森差速器的组合,让它依旧保持着越野老炮的尊严。实测9秒破百的成绩虽然跑不过电动车,但在碎石路上,这套机械四驱系统就像老猎人手里的猎枪——可靠得让人安心。
问题是,现在愿意为这份“可靠”买单的人越来越少了。有越野俱乐部成员算过账:“现在进藏路上,十辆越野车里八辆是国产插混车。人家能外放电煮火锅,油耗还只要普拉多的一半。”更现实的例子是,某自驾游网红开着普拉多穿越沙漠,视频评论区都在问:“为啥不用方程豹?那个车陷沙了还能原地掉头。”
四、定价策略的“迷之自信”
价格或许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新一代普拉多入门价比老款降了1万,但顶配反而涨了1万。这种“两头不讨好”的操作,让消费者直呼看不懂。对比同价位区间,55万已经能买到带空气悬架的国产大型SUV,或者宝马X5的中配车型。
有业内人士分析:“丰田可能错估了市场变化,现在50万级消费者要的不是‘能用二十年’的工具车,而是‘既能越野又能接送孩子’的全能选手。”就像手机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时代,诺基亚的耐摔神话终究敌不过触屏体验。
五、情怀还能撑多久?
在华北某二手车市场,车商老张的仓库里停着三台全新普拉多。“都是4S店抵债过来的,现在亏五万都难出手。”他摸着车门上的灰尘叹气,“这车就像老白酒,喝惯茅台的人嫌它糙,年轻人又嫌它不够潮。”
不过总有些死忠粉在坚守。一位60后越野爱好者刚提了顶配普拉多:“我就喜欢这种机械感,电动车坏了都没地方修。”但当他女儿看到车机界面时,脱口而出的“爸爸你这车屏幕还没我平板大”,让老父亲瞬间破防。
写在最后: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普拉多的困境像极了当年的诺基亚。当国产车用冰箱彩电重新定义“豪华”,用插混技术改写“越野规则”,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正被一点点挤压。或许就像某车企高管说的:“这个时代,光有‘硬实力’不够,还得学会‘哄人开心’。”对于普拉多来说,是继续端着架子当“孤勇者”,还是放下身段拥抱变化,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个季度的销量报表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