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4月30日,港股吉利汽车公告称,2025年4月30日,吉利汽车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关联方吉利汽车集团与浙江吉曜签署协议,分别出售吉利欣旺达41.5%和28.5%股权,对应代价为4980万元和3420万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将不再持有吉利欣旺达任何权益。有关交易目的,吉利汽车表示,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汽车主业优化资源。吉利欣旺达主要服务吉利控股旗下品牌,与上市公司协同效应较弱。出售所得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需要提到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吉利”告别电池产业链,买方浙江吉曜及卖方吉利汽车集团均由执行董事李书福(持股41%)最终控制。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吉曜由浙江济底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0%,前者由李书福持股91%,后者则完全归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这是“左手倒右手”的交易。今年一月,围绕落实《台州宣言》,吉利控股发布了2030愿景,宣布以“一三三”战略为思路指引,涵盖一个总纲:即《台州宣言》;围绕三大转型,即组织与文化转型、竞争力转型、管控模式转型;强化三大版块,即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和生态业务。
而这起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可能就与“强化三大板块”有关。并且,从吉利方面最近的动作来看,其围绕“强化三大板块”已经落下了不少棋子。
吉利汽车出售欣旺达 电池业务完成战略整合的一部分
2024年开始,吉利控股集团在《台州宣言》的引导下,在整车业务整合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包括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几何、翼真等品牌并入吉利银河等。从效果来看,吉利汽车今年一季度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一季度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48%,并且会计政策变更前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为人民币116亿至123亿元,同比增长640%至690%。
在整车业务的整合之后,吉利控股集团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整合也已经拉开序幕。在2025年上海车展,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电池业务完成战略整合,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实现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神盾)与电芯产品(金砖)的合体。
在组织架构层面,作为控股平台,浙江吉曜收购了吉利控股旗下与电池相关的资产,是吉利电池业务的唯一主体。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CSO郑鑫在此前采访中介绍,此次整合将包括耀宁、极电、耀能等多家电池公司,预计在1、2个月之内完成所有收购工作。未来,吉曜通行还将管理吉利跟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以及吉利跟欣旺达合资的公司。
以此来看,吉利汽车出售欣旺达也是电池业务完成战略整合的一部分。
同日发起经销商渠道收购 吉利的整合还在继续
吉利汽车发布出售欣旺达公告同日,也发布了收购经销商的公告。据吉利汽车公告,于2025年4月30日,公司的间接拥有99%权益附属公司浙江几何与领吉汽车就收购的70%股权订立股权转让协议,现金代价为人民币2923.76万元。
据公告内容,目标公司包括领吉茂华、临沂春华、费县春华、领吉凯华、领吉远通及领吉建华在内的六家目标公司。公告称,进行收购事项后,集团得以建立品牌汽车的直接经销商渠道,摆脱对吉利控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领吉汽车旗下经销店的依赖。
透过直接控制权,集团可在营销策略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精心打造敏捷、定制化方案,应对不断发展的行业趋势和消费者喜好。拥有自己的经销商网络,集团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更牢固的客户关系。
此外,收购事项有助于全面分析吉利品牌涵盖研发、生产、营销及销售的整个运营链。这一端到端监督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激发创新、增强集团的竞争优势。整合直接经销商渠道资源亦可以简化营运,创造更具凝聚力的业务模式。通过降低对外部经销商网络的依赖,集团可优化资源、巩固市场地位,确保更好地掌控其成长路径。
2024年,吉利汽车交出一份傲人答卷,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利润也同比暴增213%。今年一季度,又以超过百亿的利润延续了其火爆状态。这些成绩已经显示出吉利控股整合的成效。目前来看,吉利整合仍在继续,其后续的经营成绩将如何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