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丰田也有不值得买的冷门车型?

从小我在东北长大,身边亲朋开车的基本绕不开丰田。老一辈更是跟传家宝似的,丰田的标签永远俩字省心。不管你怎么劝,“这车开不坏”就成了他们心里的底气。可我混迹汽车圈这么些年,也看了不少人“翻车”,发现其实丰田阵营里,有些车型还真不怎么值得下手。

为什么丰田也有不值得买的冷门车型?-有驾

比如卡罗拉和雷凌这俩“家族门面”,十年前谁买谁赚,现在新出的1.5L三缸版本,说白了就是“削骨省料”排量还行,三缸这事真拉胯。城市里脚好开还行,一旦回老家跑山路,或者满载跑高速,那抖动和疲软是真遭罪。想图省油?新能源、混动、插混,随便一挑一大把,比省油还安静。咱东北冬天低温一来,尤其三缸热车慢、动力掉,你要真受得了也行。

你说不买三缸,咬牙加点预算冲双擎混动?咱得提醒一句,颗粒捕捉器这茬容易被忽略。不开长途、不常转高速,一堵真堵死你,修一次几千块往外薅,心疼钱也心累。你要换成十几万买美系君威,空间阔,动力冲,配置厚道,真不比卡罗拉香?有时候习惯和信仰反而容易让人做冤大头。

为什么丰田也有不值得买的冷门车型?-有驾

再说威飒和凌放。我去年跑沈阳几个4S店,见这俩车基本门可罗雀。都说降价厉害,可你看市场反馈,月销还上不了台面。要是预算够,其实汉兰达直接一步到位——丐版配置一拉补贴,落地二十万出头,空间几乎一家四口加行李箱,妥妥的合家欢。威飒和凌放就像两个“边缘表亲”,路上偶尔见一辆,都得回头再确认下是丰田啥型号。买这种冷门货,不仅配件难找,后期想转卖都难——别说车贩子不爱收,连朋友帮你问路都接不上话。

亚洲狮和凌尚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犹如“汽车界的隐士”。平时买菜接娃,身边就没听谁提过这俩名字。生产数量少,销量月月个位数溜边,你冲着新车型买回家也闹心。几年后真想换车,二手市场聊都没人跟你唠——还不如现在直接上国产电车。你看看比亚迪、吉利,十来万配置吓人,L2辅助、智能大屏、全景影像,大夏天一进车早上班吹冷风,方便又体面,再也不怕传统合资品牌“老调重弹”了。

为什么丰田也有不值得买的冷门车型?-有驾

其实丰田大生态下,有些车型就是“凑数”存在,要么动力总成落伍,要么市场认可度太低,还有就是跟自主品牌一比,配置性价比瞬间掉队。对于我们这些实打实过日子的家庭,买车图得就是省心、皮实、新鲜感,开出去有面子,停车修理不用发愁。往回一想,还真不必死磕丰田的所有产品线。

要真喜欢这品牌,不妨多看凯美瑞、汉兰达,从本地保有量到市场口碑,全都不掉链子。买车,买的不是虚头巴脑的信仰,是日常的顺心顺意。别再为丰田的“金字招牌”抛开理性,童叟无欺,把合适自己的车开回家,才是真正的精明生活。你平时买车会被车标影响吗?有没有哪个品牌让你执念到“闭眼入”?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下你的经验,让更多人少走弯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