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

#热问计划#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

这消息一出来,连隔壁老王修电动车的都凑过来说:"不是说全固态还得再等十年吗?丰田这是要硬刚宁德时代、比亚迪了?"

这些年新能源车圈最热闹的话题,除了"谁家车续航长",就是"全固态电池到底啥时候量产"。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以前总听说丰田在这技术上"憋大招",结果别的车企都推出半固态电池了,丰田还闷不吭声。现在拿证,难不成真要"复仇"了?

丰田这张"生产许可",凭啥能搅动新能源圈?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一张许可证吗?有啥大惊小怪的?"但您知道这许可证多难拿吗?

咱先盘盘背景:全固态电池和现在电动车用的液态锂电池,最大区别是把"液体电解质"换成了"固体电解质"。听起来简单,但固体电解质特别"矫情"——容易脆、导电差、和正负极材料"不合拍",界面阻抗大得离谱。以前实验室做出来的电池,要么充放电几次就衰减,要么一充电就鼓包,根本没法量产。

那丰田咋解决的?

人家从2008年就开始砸钱研发,光专利就攒了5000多项。最狠的是,他们绕开了主流的氧化物、聚合物路线,专攻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导电性能接近液态电池,还能和正负极"和平共处"。但硫化物有个致命缺点:遇水会生成有毒的硫化氢,以前生产线一漏水,整个车间都得封锁。

丰田这次的"秘密武器",是搞出了一套"全封闭干燥工艺",连空气里的湿度都控制在0.1以下,还用了机器人自动组装,把良品率从30提到了90。日本经产省为啥给许可?就是因为丰田证明了"这技术能安全、稳定、批量造"。

您说这许可含金量高不高?

以前半固态电池厂拿证,顶多算"及格";全固态拿证,那是"考了满分"——毕竟全球还没第二家企业做到这一步。三星SDI还在实验室里摸索,Solid Power的试产线良品率还不到50,而丰田已经准备开工了。这就像当年特斯拉第一次量产Model S,整个行业都得重新洗牌。

日本2023年出台的"全固态电池战略",砸了2万亿日元补贴,相当于1000多亿人民币。这钱可不是随便撒的,而是投向了材料研发、设备改造、产线建设三个环节。有了背书,丰田相当于拿到了"尚方宝剑",供应商都得优先配合。

全固态电池真能"吊打"液态电池?数据说话!

聊技术不能光喊口号,得看具体参数。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丰田这次公布的全固态电池,甩出了三组"硬核数据"。能量密度翻倍。现在主流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在250-300Wh/kg,比如特斯拉Model 3用的2170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左右;比亚迪刀片电池稍低,大概240Wh/kg。

丰田的全固态能做到500Wh/kg——啥概念?

同样重量的电池,续航能从500公里飙到1000公里,冬天开暖风也不怕掉电焦虑了。充电速度快到离谱。液态电池快充30分钟充到80,已经算业界标杆了。丰田全固态10分钟就能搞定,而且循环寿命超5000次。

充5000次后还能剩80电量,按一周充两次算,能用48年——车都报废了电池还能用。

有网友调侃:"以后充电比加油还快,加油站该慌了。"这话还真不是开玩笑,10分钟充满电,比排队加油还省时间。安全性拉满。液态电池最怕高温、碰撞,新闻里"锂电池充电起火"的视频屡见不鲜。

去年深圳一个地下车库,一辆电动车充电时起火,烧了旁边三辆车。

全固态电池因为没有液体电解质,就算被针扎、挤压,甚至短路,都不会起火。丰田甚至在测试里把电池从2米高摔下来,结果啥事没有。还有个更狠的测试,用电钻钻穿电池,普通锂电池早炸了,全固态只是冒了点烟。

不过咱也得客观说句:丰田这技术虽牛,但成本还是偏高。

目前一条全固态产线的投资,是液态电池线的3倍。一个年产10GWh的工厂,液态电池投资大概50亿,全固态得150亿。所以初期可能只用在高端车型上,比如丰田计划2027年推出的"世纪EV",预计售价在100万人民币以上。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但好消息是,丰田已经和宁德时代、松下签了供应链协议。

宁德时代负责提供正极材料,松下负责生产设备,强强联合能大幅降低成本。按照丰田的规划,2030年前能把成本降到和液态电池持平——到时候,"充电10分钟跑1000公里"可能就不是豪车专属了。有业内人士透露,丰田的目标是把全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在每度电600元人民币以内,现在液态电池大概是500-700元,差距已经不大了。

丰田为啥现在才"放大招"?之前憋的啥大招?

看到这儿有人要问了:"丰田早干啥去了?

前几年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别人都在推电池新技术,它咋不紧不慢?"其实这事儿得从丰田的"技术路线图"说起。2010年前后,特斯拉用液态锂电池搞出Model S,震惊了汽车圈。当时丰田也有点慌,但他们内部做了个"技术预判":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快到天花板了,理论极限350Wh/kg,而全固态能到500Wh/kg以上,是未来的终极方案。

那为啥不早点量产?

丰田自己说过:"技术没成熟就匆忙上马,只会砸了招牌。"这些年他们干了三件"笨事"。一是疯狂试错。早期硫化物电解质遇水有毒的问题,把丰田工程师愁坏了。

他们在实验室里试了上百种添加剂,从氧化铝到氟化锂,啥都往里加。

后来干脆跑到沙漠里建测试场,专门研究干燥环境下的生产工艺。光是亚利桑那州的测试基地,丰田就投了20亿美元。那地方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空气干燥得嘴唇都裂,正好模拟生产环境。

二是"曲线救国"。

别的车企都在押注三元锂、磷酸铁锂,丰田却偷偷搞了套"油改电"平台。用混动车型的底盘适配全固态电池,等电池技术成熟了,就能"无缝衔接"。现在看来这招真高明,丰田的混动车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辆,这些车主都是潜在的全固态电池用户。

换个电池包就能升级,比重新买车划算多了。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三是等"东风"。日本2023年出台的"全固态电池战略",不光给钱,还承诺帮企业解决环保审批。要知道硫化物电池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以前光环评就得两年。现在开绿灯,半年就能搞定。

丰田这时候拿证,相当于"踩准了点"。

说白了,丰田不是"怂了"不敢早推,而是"憋了个大的"。等别人还在为液态电池的瓶颈头疼时,它已经准备好"降维打击"了。这就像当年诺基亚还在优化按键手机时,苹果掏出了触屏iPhone。技术代差一旦形成,追都追不上。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2019年丰田曾经说过"2025年前不会量产全固态电池",结果2023年改口说"2027年量产"。

为啥加速?

内部人士透露,主要是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太快了,丰田感受到了压力。2022年比亚迪销量超过186万辆,差点把丰田挤下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这下丰田急了,原本计划2030年的技术,硬是提前了三年。

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有人说"日本车要翻身了",有人说"还不是PPT造车",各种声音都有。咱挑几个最热门的问题聊聊。"丰田全固态电池能打过宁德时代、比亚迪吗?"这是问得最多的。

现在下结论确实还早。

宁德时代去年发布了"凝聚态电池",算是半固态技术,能量密度400Wh/kg,计划2025年量产。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主打安全和低成本,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但全固态是下一代技术,丰田的优势在于"专利壁垒"和"工艺经验"。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打个比方:现在液态电池是"功能机时代",半固态是"过渡期",全固态才是"智能机时代"。

谁能先跑通量产,谁就能定行业规则。丰田手里5000多项专利,就像高通在通信领域的专利墙,后来者想绕都绕不开。宁德时代想做全固态,估计得给丰田交不少专利费。

"啥时候能买到丰田全固态电池的车?价格贵吗?"

丰田自己说2027年推出首款车型,大概率是雷克萨斯的高端SUV。

售价估计是同级别燃油车的1.5倍,比如现在凯美瑞20万,全固态版可能30万。但别急,2030年前后,随着产能扩大,价格应该能降到20万以内。规模效应是降本的法宝,当年液态锂电池刚出来时,一度电要5000块,现在才500块。

"全固态电池这么好,为啥其他车企不学丰田?"

不是不想学,是学不来。

全固态的技术门槛太高了,光是"固体电解质和正负极的界面处理"这一项,就需要材料学、化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配合。丰田为了这技术,养了上万人的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小车企根本砸不起这个钱。

就算有钱,时间也来不及。

丰田从2008年开始研发,到现在17年了才量产。其他车企现在开始追,等追上时市场格局早定了。这就是为啥宁德时代选择和丰田合作,而不是自己从头搞。花钱买技术授权,总比自己摸索十几年强。

丰田官方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通过日本经产省生产许可认证!-有驾

还有网友担心:"全固态电池回收怎么办?会不会污染环境?"

这个问题问得好。

硫化物电解质确实有毒性,但丰田已经和住友金属合作,开发了一套回收系统。通过高温分解,能回收95以上的材料。而且固态电池寿命长,5000次循环后还有80容量,可以给储能电站用,真正报废要20年后了。

结语:

丰田这张全固态电池生产许可,与其说是"反击",不如说是"宣告"——新能源车的"下半场",终于要来了。

以前我们总说"锂电池技术瓶颈",现在丰田用全固态撕开了一道口子;以前我们担心"续航焦虑""充电慢",现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摆上了台面。

当然,技术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成本、产能、配套产业链都需要时间。

但至少,丰田让我们看到了"电动车超越燃油车"的希望——或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开着"充电10分钟跑1000公里"的车,彻底和加油站说拜拜了。

您觉得丰田这次能成功吗?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