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要说哪款车最能引起争议,日产轩逸绝对算得上一个。
只要你打开一些汽车论坛或者视频评论区,批评它的声音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有人说它动力弱,超个车都得把油门踩到油箱里去;有人抱怨它的车漆太薄,好像一阵风都能刮掉一层;还有人对它的CVT变速箱心存疑虑,担心开个几年就得大修。
听起来,这车好像浑身都是毛病,简直不值得买。
可你再一转头,看看每个月公布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么一辆在网上被说得一无是处的车,却常常稳稳地坐在紧凑级轿车销量的前三名,甚至好几次拿下了月度销冠,成了成千上万个中国家庭实实在在的选择。
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这几百万车主都不上网看评论吗?
还是说,这辆车有什么我们没看到的过人之处?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一聊,把这辆车的里里外外都看个明白。
咱们先说说,轩逸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
其实原因很简单,它没有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踏踏实实地把一个普通家庭买车最看重的几个点,做到了几乎满分。
首先就是它那个被大家说烂了的外号——“日产大沙发”。
这个外号可不是白叫的,轩逸的座椅舒适度,在同价位的车里几乎找不到对手。
它的座椅填充物用料非常足,坐上去软软的,但又不是那种让你陷进去起不来的软,而是带着很好的支撑性。
你开一个小时车去上班,下车的时候腰不会觉得酸,背也不会觉得累,因为它把你的身体稳稳地托住了。
更关键的是后排,它的空间表现完全不像一辆紧凑级车。
一个身高一米八左右的成年人坐到后排,膝盖离前面的座椅靠背,还能有将近两拳的空余,这个空间表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重要了。
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后排轻松地安装一个儿童安全座椅,旁边还能舒舒服服地坐下一个大人来照顾孩子;也意味着过年过节带上父母出门,后排坐满三个人也不会觉得拥挤和憋屈。
对于绝大多数把车当作家庭工具的人来说,让家人坐得舒服,比那些零百加速快个一两秒钟,要重要得多。
其次,就是它非常低的油耗,真正做到了让普通家庭“买得起也养得起”。
现在生活压力大,很多人买车最怕的就是后续的开销。
轩逸用的那套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加上CVT变速箱的组合,虽然听起来不怎么先进,但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
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路况堵一点或者顺一点,百公里油耗基本上也就是在6到7升之间徘徊。
现在92号汽油的价格,加满一箱油大概三百多块钱,足够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跑上小半个月了。
如果偶尔跑跑高速,油耗还能降到5升多,算下来一个月油钱基本能控制在五六百块钱,这个开销对于一个需要还房贷、养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每年光油费就能省下几千块,这笔钱可以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给家里换个新电器,这种实实在在的节省,是很多人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再有一点,就是它皮实耐用,不爱出毛病,让车主特别省心。
家用车最怕的就是三天两头出点小问题,今天这个灯亮了,明天那里又有异响了,虽然不影响开,但总得往修理厂跑,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还影响心情。
轩逸这套动力系统在国内市场上已经用了十几年,经过了上百万车主的长期检验,可靠性是出了名的好。
它没有什么复杂的涡轮增压或者高精尖的技术,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所以故障率一直很低。
车主平时只要按照保养手册,定期给它换换机油、机滤做个基础保养,它就能安安稳稳地陪你跑个十几二十万公里。
而且日产品牌的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很广,不管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县城,想找个地方保养或者维修都非常方便,不用特意跑很远的路。
这种“不给你添麻烦”的属性,对于那些怕麻烦、希望车子只是一个可靠工具的人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当然,网上那些批评的声音也不是空穴来风,轩逸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它的动力表现。
那台1.6升的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135匹,这个数据在今天来看确实不算亮眼。
在市区里开,红绿灯起步、日常跟车,它的动力是完全够用的,而且CVT变速箱带来的平顺感非常好,不会有顿挫。
但是,一旦上了高速,你想要快速超车,尤其是在时速超过100公里之后再提速,你就会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
你需要把油门踩得很深,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变得很大,车速才会不紧不慢地提上来,确实缺少那种说走就走的爆发力。
但话说回来,这恰恰反映了产品定位的取舍。
买轩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家庭日常代步,他们追求的是平稳、舒适和省油,而不是开着车去和别人“飙车”。
如果一个人特别在乎驾驶乐趣和动力响应,他自然会去看本田思域或者大众速腾这类动力更强的车型。
还有就是车漆薄的问题,这一点确实存在。
日系车为了控制成本和整车重量,在车漆厚度上普遍做得比较一般,轩逸也不例外。
在停车场停车,如果被旁边的车开门时不小心碰一下,或者在窄路上被树枝刮到,都比较容易留下划痕,严重一点甚至会露出底漆,看着确实让人心疼。
不过,这个问题也需要客观看待。
首先,这并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只是影响美观。
其次,在十万出头的这个价位,很多合资车的车漆表现都差不多,这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对于心比较大的车主来说,一些小划痕无伤大雅,把它当成一个纯粹的代步工具,也就没那么纠结了。
最后是它的配置问题。
如果你去看轩逸的中低配车型,会发现它的配置确实显得有些“朴素”。
比如,十万出头的版本可能连个中控彩色屏幕都没有,倒车也只能靠后视镜和感觉,座椅还是织物的。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比亚迪秦PLUS或者吉利帝豪,配置简直是天壤之别。
国产车普遍都配备了超大的中控屏幕、智能化的车机系统、360度全景影像、皮质座椅等等,科技感和豪华感营造得非常到位。
这其实反映了不同品牌造车理念的差异。
轩逸这样的传统合资车,更倾向于把成本投入到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用户看不见但关系到核心驾驶体验和耐用性的地方。
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则抓住了消费者对科技感和舒适性配置的需求,实现了“降维打击”。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对科技配置特别敏感,觉得没个大屏幕就无法接受的消费者,那轩逸确实会让你失望。
总的来说,日产轩逸之所以会出现“网上被骂,现实卖爆”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网上讨论的焦点和现实中大多数人买车的需求,出现了错位。
网络上的声音更偏向于追求性能参数、驾驶乐趣和科技配置,这些是吸引眼球的话题。
而走进4S店用自己的辛苦钱投票的普通家庭,他们考虑的往往是更实际的问题:这车坐着舒不舒服?
家里老人孩子会不会晕车?
一个月油钱要花多少?
以后维修保养方不方便?
贵不贵?
轩逸正是精准地抓住了这些最朴素、最核心的家庭用车需求,并把它们做到了极致。
它可能不是一辆能让你热血沸腾的车,但它绝对是一辆能让你和你的家人用得舒心、省心、放心的车。
对于绝大多数把车看作是改善生活品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大玩具的家庭来说,这种实在的优点,远比那些纸面上的参数要有吸引力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