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时速120公里噪音实测:双层玻璃如何改变车内静谧度
时速120公里。
手表显示62-63分贝。
这就是焕新版极氪001在高速上的静谧表现。
一个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化,背后是整车静谧工程的升级。
那一分贝,去了哪里?
我们做了组对照测试——同路段、同车道、同车速、同测量位置。
焕新版极氪001:62-63分贝
23款极氪001:63-64分贝
数字上只差1分贝。
但就是这1分贝的差距,让胎噪和风噪变得“遥远”了。
双层夹胶玻璃在这里起了关键作用——它像一道声学屏障,过滤掉了大部分高频风噪。
人耳对噪音的感知不是线性的。
分贝值每降低3分贝,噪音能量就减半。
虽然只差了1分贝,但这意味着焕新版成功将最刺耳的那部分频率“压”了下去。
静谧性的背后,是系统工程
单靠一块玻璃,成就不了静谧座舱。
轮胎配方决定了胎噪的基础值。
车身密封条的密度和布置,堵住了声音传播的路径。
底盘隔音材料的覆盖率,影响着路噪的传入。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玻璃升级只是其中一环——却是感知最明显的一环。
放在更广的维度看
我们顺便测了同条件下的奔驰E300L。
63-64分贝。
与23款极氪001处于同一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
国产高端车型的NVH表现,已不逊于传统豪华品牌。
这种进步是实实在在的。
那点改变,值得吗?
长途行车。
降低1分贝,可能意味着更少的疲劳感。
降低1分贝,可能让车内对话更轻松。
降低1分贝,可能让音乐细节更清晰。
对于每天通勤数十公里的你。
对于经常跨城出行的你。
这分贝值的背后——是整车厂对舒适性的执着。
科技的进步,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它不张扬。
却真实地改善着我们的驾乘体验。
下次选车时,不妨多关注这些细节。
因为真正的好车——
不仅让你走得远,更让你走得舒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