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复产 现金清偿 百万野心
供应商沸腾 车圈炸锅
深夜。一份白皮书投下。威马汽车突然归来。
公众号沉寂两年后更新。重整投资人翔飞汽车发声。宣布9月复产EX5和E5车型。同时抛出债务清偿方案。
债权金额15万元及以下的供应商。6个月内全额现金清偿。超过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按比例清偿。直接戳中供应链痛点。
有供应商晒出还款承诺函。“群里都在放鞭炮!”现金。真的来了。
复产就在本月。温州基地。设备连夜调试。政府专班进驻协调。绝大多数历史供应商已表态愿意合作。重启经销商网络。
但威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它抛出了一份震撼行业的“三步走”战略:2025-2026复兴期:确保年产销1万辆,争取2万辆;布局泰国KD工厂;2026年目标10万辆。2027-2028发展期:年销量目标25万-40万辆;启动IPO筹备。2029-2030跨越期: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五年。十倍增长。百万产能。纯电与增程双线并进。未来5年推10款以上新车。覆盖A00到C级全品类。
这个目标太大。太激进。
新势力格局早已固化。比亚迪年销400万级。蔚来、小鹏、理想稳固头部。威马最辉煌时年销量也仅4.42万辆。如今要直指百万?业内评价:要么是疯子。要么是神话。
资金是另一个巨大问号。
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其股权穿透后与宝能系关联密切。而宝能自身深陷困境:宝能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宝能汽车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
威马负债高达260亿元。资不抵债问题突出。初期复产预计投资10亿元。真正重启资金缺口可能超百亿。
品牌信任更是难关。
自燃风波。“锁电”投诉。售后失联。车机停更。老车主维修无门,只能寻找拆车件。重建信心比复活产能更难。
但威马确实在行动。
温州政府强力助推。提供复工复产补贴、技改支持、融资协调。甚至考虑将其纳入本地公共采购。泰国工厂已在布局。海外订单已经获得。
它计划优先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共享成本优化成果。推动参与全球市场。
9月复产时间点临近。第一个试金石。即将检验这场复活计划的可行性。
威马的命运。不仅是一个品牌的生死。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资本、政策与市场力量交织下的复杂生态。
当曾经倒下的玩家试图重返赛场。等待它的是一场比创立之初更为残酷的生存考验。
现金还款是诚意。政府站台是底气。但新能源汽车的战场早已血流成河。复活不能只靠还款诚意。更需要产品力、资金链、技术的全线突围。
你看好这次逆袭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