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后还有运动范儿吗?多路段试驾捷豹XEL,到底香不香?

作为一款拥有英伦血统和气质的豪华品牌,捷豹本来拥有超越BBA的豪华定位,但由于国内销量不佳以及时常大幅调价的影响,捷豹也逐渐沦为了二线豪华品牌,不过这并未影响到捷豹车型的操控乐趣和运动范儿,今天我们在多种路段试驾了2025款捷豹XEL 90周年典藏版(以下简称捷豹XEL),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感受一下这款车型的运动魅力。

山路行驶是享受捷豹XEL操控魅力的最佳场地,双叉臂与多连杆的悬架配合全铝车身架构,在过弯时车侧拥有较强的侧向支撑,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转向阻尼线性递增,清晰的路感反馈能让驾驶员充分感知路面的细微变化,在连续的发卡弯中,在挂上S挡并调整到动态模式后会主动收紧转向力度,同时ZF 8AT变速箱会延迟升挡,让2.0T发动机的365N·m扭矩始终处于爆发区间,每一次踩下油门均能获得强劲的推背感。

而回到高速路段下,舒适模式便可轻松满足日常巡航所需,184kW(250Ps)的发动机在120km/h时速下,转速稳定在1800rpm,这也让整车油耗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WLTC工况下仅有8.01L/100km的水平。整车还配有L2级辅助功能,虽然相较新势力品牌较为基础,但全速自适应续航辅助和车道保持系统还是提升了巡航时的舒适性,帮主驾分担了不少驾驶压力。

在日常通勤常见的城市路段中,开启全速自适应巡航后,车辆能根据前车车速自动控制跟车距离和车速,不过在对抗策略上略微保守,有加塞车辆时整车不太果断。稍微遗憾的是整车不带泊车辅助功能,这对于新手司机不太友好。另外捷豹XEL并没有增加48V轻混系统,这让频繁的启停过程也充满了一些振动感。

完成了常见的场景测试,我认为虽然捷豹XEL放在平时通勤使用虽然没有问题,但其真正的归宿还是跑山。而与运动化操控相对应的是整车外观的“豹力美学”,机盖上清晰的隆起筋线逐步汇聚至前格栅区域,黑色的点阵蜂窝结构配上豹标LOGO,带来了较强的战斗气息,同时前包围硕大的导流格栅也进一步增强了运动观感。侧面上扬的腰线同样有着清晰的折角轮廓,偏短的车尾比例让C柱的溜背角度更为流畅,后尾门则通过鸭翼造型进行收敛,尾灯采用了类似勺型的结构,致敬了F-TYPE的设计风格,向中轴集中的双出尾喉也呼应了车头的战斗氛围。

座舱内则保持了品牌经典的游艇环抱式布局,中控台的边角轮廓与车门区域形成了圆弧状的流畅衔接,台面则包覆着软性的搪塑面料,并配有火星红色的缝线,中控区域采用了10.2英寸的内嵌中控屏,下方的空调控制区还增加了5.5英寸屏进行显示,搭配上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共同形成了数字化的交互界面。车机内配有InControl OS智联系统,虽然内置应用相对实用,但语音助手略微有些拉胯,只能执行一些简单的语音控制功能。

经过与捷豹XEL短暂的相处,我对其优势和痛点都有相对清晰的感知,整车的优势全部集中于驾驶层面,其底盘调校水平也展示了捷豹的运动化底蕴,同时在英杰利2.0T发动机的匹配下,基本能做到人车合一。捷豹XEL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设计了,无论是外观充满运动调性的风格还是内饰环抱式的豪华氛围,都达到了豪华品牌的主流水平,加上目前新车较大的优惠力度,都让这台捷豹XEL保持了较高的性价比。

不过捷豹XEL的痛点也同样明显,首先就是整车智能化的缺失,与目前主流豪华品牌实施的“油电同智”不同,捷豹XEL并没有针对智能化功能进行过多升级,同时就连48V轻混系统也并未引入,这对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有所影响,尤其是车机系统偶有卡顿,同时在语音控制功能上略显鸡肋。

写在最后

捷豹XEL虽然作为家族相对入门的车型,但在运动属性的传承上并没有削减,具有爆发力的动力总成加上底盘的精湛调校,让其拥有了丰富的驾控乐趣,不过在智能化层面以及电气化层面的升级力度较弱,如果单靠运动化的标签,很难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取得好的销量表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