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来袭!时尚轮回?经典才是永恒答案!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热度很高,就是宝马发布了一款叫做“新世代Neue Klasse X”的概念车。

很多人看完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还是我们熟悉的宝马吗?

尤其是那个车头的设计,跟前几年那些尺寸大得有些夸张的“大鼻孔”格栅相比,简直像是换了一个品牌。

宝马新世代来袭!时尚轮回?经典才是永恒答案!-有驾

这种巨大的风格转变,让不少人感到好奇,宝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为什么会在设计上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普通消费者关注和思考的现象。

要理解这种转变有多么突然,我们得先看看宝马近几年的设计路线。

从旗舰级的7系轿车,到纯电动的iX,再到高性能的XM车型,一个非常鲜明的共同点就是前脸那个标志性的双肾格栅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有视觉冲击力。

对于这种设计,市场上的声音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豪华品牌自信和霸气的体现,辨识度拉满,很有气场。

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无法接受,觉得这种设计过于激进,甚至有些粗暴,破坏了宝马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那种运动、优雅的形象,网络上关于“大鼻孔”的调侃也层出不穷。

可以说,这种设计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汽车圈里一个充满争议的焦点。

就在大家以为宝马会在这条“比大更大”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新世代X概念车出现了。

它的前脸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标志性的双肾格栅依然存在,但形态完全变了。

它不再是那个巨大且突兀的方框,而是回归了一种更符合传统审美的垂直细长造型。

更巧妙的是,它取消了传统的镀铬边框,转而用内置的灯光来勾勒轮廓,并且和两侧的大灯组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整个车头看起来非常简洁、干净,充满了科技感,没有了之前那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反而多了一份从容和精致。

这种从“怒目金刚”到“清秀才俊”的转变,反差实在太大了,自然会引发人们的疑问:宝马的设计思路,是真的凭空改变了吗?

宝马新世代来袭!时尚轮回?经典才是永恒答案!-有驾

实际上,这并非凭空想象,更像是一次对自身历史的重新发掘。

如果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五十多年前的1970年,会发现一款由意大利传奇设计大师马塞罗·甘迪尼为宝马设计的概念车,名叫Garmisch。

那台车在当时就采用了非常前卫的简洁线条,以及一个和今天新世代概念车神似的、垂直细长的六边形双肾格栅。

它所传递出的那种轻盈、现代、优雅的设计哲学,和新世代概念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所以,宝马这次的设计并非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向自己的历史宝库“寻宝”。

它通过重新演绎半个世纪前的经典元素,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宝马的设计基因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力量和性能,优雅与前瞻同样是品牌灵魂的一部分。

这波操作,既展示了品牌的深厚底蕴,也让人们看到了经典设计跨越时空的魅力。

然而,仅仅将这一设计视为对历史的简单致敬,或许还不够全面。

更值得探讨的是,宝马为何选择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进行如此明确的设计方向调整?

这背后,一个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汽车市场深刻的演变及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中国市场早已是宝马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年销量占据其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宝马未来产品的走向。

过去,很多国际品牌可能存在一种判断,认为中国消费者偏爱尺寸大、看起来气派、有“面子”的设计,因此加大格栅、加长车身成为了一种主流做法。

前几年的“大鼻孔”设计,或多或少也受到了这种市场判断的影响。

但是,市场的变化速度远超预期。

宝马新世代来袭!时尚轮回?经典才是永恒答案!-有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不再盲目地追求“大”和“奢华”的表面符号,而是更加看重设计的内涵、科技的含量以及产品所传递的价值认同。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集体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游戏规则。

以蔚来、理想、小鹏、极氪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设计上普遍采用了更加简约、科技化的风格,它们用流畅的车身、封闭式的前脸和富有创意的灯光设计,定义了一种新的、属于电动智能时代的美学。

这种“科技极简”风格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也培养了消费者新的审美习惯。

面对这种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强有力竞争,以及中国消费者审美的集体升级,任何一个想在中国市场继续获得成功的国际品牌,都必须认真倾听和适应。

因此,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的设计转向,可以看作是其对市场变化做出的积极回应。

这说明国际巨头已经意识到,要想打动今天的中国消费者,简单粗暴的“放大”策略已经行不通,取而代之的必须是更有品味、更具科技感和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

当然,这台新世代概念车也绝不只是“复古”那么简单,它在致敬经典的同时,更是在拥抱未来。

这一点在它的车内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一个被称为“全景视域桥”的技术。

它能够将车辆和驾驶信息,以投影的方式,完整地呈现在前挡风玻璃的下缘,驾驶员只需平视就能获取所有信息,传统的仪表盘因此被取消了。

车内的物理按键也大幅减少,大部分功能都通过中央触摸屏和智能语音来控制。

这种极致简约的内饰风格,和它干净利落的外观设计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未来的豪华,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为人服务的无感交互,而不是物理按键的堆砌。

这种将经典的设计神韵与前瞻的科技理念相结合的做法,才是这次“文艺复兴”的真正核心。

它不是倒退回过去,而是在坚实的历史地基上,去构建一座面向未来的大厦。

这展现了一个百年汽车企业,在面对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所具备的深厚底蕴、敏锐洞察力和强大的自我革新能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