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了,就是德国的大众汽车,那个我们从小就熟悉的汽车巨头,跟咱们中国的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又签了个大协议。

这事儿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但咱们要是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看,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像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说明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真的站起来了,而且是在核心技术上让曾经的老师傅都得佩服地点头。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有驾

咱们得从头说起。

就在今年七月份,大众和小鹏就宣布要“牵手”了,说要一起搞一个叫“电子电气架构”的东西。

这个词听着特专业,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一辆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以前的老式汽车,就像咱们以前用的那种功能机,一个按钮一个功能,车里的线路乱得像蜘蛛网。

而现在的智能电动车,更像一部智能手机,它有一个特别强大的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大脑”,通过一套高速的网络,也就是“神经系统”,来统一指挥车上所有的东西。

不管是你中控台上的大屏幕、开车的辅助驾驶功能,还是座椅加热、车里氛围灯的颜色,全都是这个“大脑”说了算。

最关键的是,这个“大脑”还能像我们的手机系统一样,隔三差五就在线升级一下,给你加点新功能,修补点小毛病,让你的车感觉越开越新。

小鹏汽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咱们国内做得最早、也最厉害的几家之一。

而大众呢,虽然在造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机械件上是世界顶级的老师傅,但在软件和智能化这块儿,就有点像一个学霸突然换了新教材,有点跟不上了。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有驾

他们自己也花大价钱搞了个软件公司,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研发出来的车机系统被不少车主吐槽反应慢、不好用。

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市场上,大家早就被各种新势力品牌养刁了胃口,上车就要丝滑的大屏、聪明的语音助手,大众如果再慢吞吞地自己琢磨,那市场可就等不及了。

所以,七月份那次合作,大家普遍的理解是,大众为了自家的纯电动车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赶紧找了个技术厉害的“外援”。

这本来就已经是个大新闻了。

但谁也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到了八月十五号,两家公司又扔出来一个更重磅的消息:合作要扩大!

这次不光是大众的纯电动车要用小鹏的这套“大脑”和“神经系统”,就连他们在中国卖得最好的那些燃油车,比如帕萨特、迈腾、途观这些,还有插电混动车型,以后也都要用上小鹏的技术。

这个消息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说,一个世界顶级的西餐大厨,本来只是想跟一个中餐新秀学做一道新潮的分子料理,结果尝过之后发现,这个中餐师傅的调味秘方太厉害了,干脆决定把自己所有的招牌菜,不管是牛排还是焗饭,全都用上这个中餐的调味方法。

这说明什么?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有驾

说明小鹏的这套技术架构设计得非常牛,它的底层逻辑非常强大和灵活,不仅能适配纯电车,还能完美地兼容结构复杂得多的燃油车和混动车。

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是对小鹏技术实力最直接、最有力的肯定。

那么,我们可能会有疑问,大众这么大的一个集团,把这么核心的“灵魂”都交给别人,它图什么呢?

难道不怕被别人卡脖子吗?

这其实就是大众作为一个百年老店的精明之处了。

大众中国区的老大贝瑞德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他说:“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不应局限于单一动力形式。”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只要是能帮我把车卖得更好、能让消费者满意的先进技术,不管它是谁家的,我都要拿来用!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

具体来说,大众这么做,至少有两大好处。

第一,省钱省时间,效果立竿见影。

与其自己再花上好几年、投入几百亿去追赶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直接花钱买下市场上已经被验证过是最好的方案。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有驾

这样一来,大众旗下的所有车型,无论是电车还是油车,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智能化水平上达到行业领先。

而且,当所有车型都用同一套“大脑”和“神经”系统,就像一个工厂只生产一种规格的螺丝,那采购量上去了,每颗螺丝的成本就便宜多了,这就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能省下大笔的钱。

第二,能让自家的老牌产品焕发新生。

别忘了,大众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基本盘还是燃油车。

你想想看,如果以后你买一辆全新的大众朗逸或者途观,发现它的中控屏幕跟小鹏的车一样流畅,语音控制一样聪明,还能像手机一样时不时给你推送个升级包,增加点新功能,那这车的吸引力是不是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对于那些还不太想买纯电车,但又很羡慕电车智能化体验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么一来,大众不仅能稳住自己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还能对其他反应慢半拍的合资品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那么反过来看,小鹏汽车又能得到什么呢?

除了能收到一笔可观的技术服务费,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之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个千金难买的“金字招牌”。

小鹏大众深化合作,共研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再升级-有驾

全世界都知道大众汽车对技术的品控有多么严格,能让大众心甘情愿付费使用你的核心技术,这本身就是对你技术水平的最高认可。

这张“大众认证”的证书,不仅能打消很多国内消费者对于新势力品牌技术稳定性的疑虑,更为小鹏以后走向国际市场,跟全球的汽车巨头们同台竞技,铺平了道路。

这笔交易,小鹏赚到的绝不仅仅是钱,更是品牌声誉和行业地位的巨大提升。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趋势,那就是时代真的变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是在走“市场换技术”的路线,我们用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外的品牌来我们这里建厂,我们跟着他们学习技术、学习管理。

而今天,小鹏和大众的这次深度合作,则是一次标志性的“技术换市场”,甚至是“技术输出”。

我们自己的企业,凭借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的专注和创新,已经跑到了世界前列,开始反过来为曾经的“老师”提供核心技术了。

小鹏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背后离不开庞大的中国市场和用户群。

根据公布的数据,小鹏汽车的交付量正在飞速增长,已经有几十万的用户在中国的道路上使用他们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就像是养料,不断地“喂养”着小鹏的软件系统,让它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学习和进化。

这种“中国速度”,是在欧洲的实验室里很难复制的。

所以,大众的选择,既是商业上的明智之举,也是对中国创新实力的一种尊重和顺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