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5G-V2X车路协同
全系标配5G网联,支持车与车通信(Car-to-Car)、道路危险信息提示(LHI)。实现绿波通行(根据信号灯推荐车速),延迟降至20毫秒,较4G版卡顿问题彻底解决。# 2026款A6L搭载200米激光雷达挑战宝马5系:42万起步的德系燃油车装上华为大脑,城区自动驾驶比特斯拉还精准
环路上120码跟车,前面那台白色凯美瑞突然向左变道。我本能地想踩刹车,脚还没落下去,A6L已经开始减速了。雷达探测到200米外的异常,提前0.8秒做出反应。旁边副驾的朋友说了句:“这车成精了吧?”
双激光雷达藏在哪里,工程师不想让你知道
前包围的导流槽里,两颗激光雷达静静躺着,角分辨率达到0.1°×0.1°。华为MDC 810计算平台配合奥迪VMM控制器,构成了“双脑协同”架构。这套乾崑ADS 2.0系统已经累计完成2.8亿次自动泊车,数据量比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要丰富。
城区NCA领航辅助开启后,车子会在复杂路况下自己做判断。红绿灯路口、环岛、匝道并线,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当然,遇到施工路段或者路面标线不清晰的地方,还是得随时准备接管。
3066mm轴距背后的空间魔术
轴距比上代加长42mm,车长扩展到5142mm,但高度却降了11mm。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营造出更低趴的视觉效果。后排地板经过重新优化,腿部空间居然能逼近A8L的水准。
实测装载能力:两个28寸行李箱加一个儿童安全座椅,后排依然从容。风阻系数降到0.26Cd,主动格栅和低风阻轮毂贡献了30%的空气动力学优化。高速巡航时,油耗表现比预期要好。
200kW输出的VTG涡轮,藏着什么玄机
DXG 2.0T发动机匹配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400N·m。动力响应提升30%,综合油耗下降15%。这些数字背后,是涡轮迟滞几乎消失的驾驶体验。
48V轻混系统在起步瞬间提供额外扭矩补偿,7速湿式双离合经过重新标定,换挡延迟降低22%。据说还会有3.0T V6版本,参考北美市场的362马力输出,那个动力水准就更有想象空间了。
骁龙8295芯片算力翻倍,三屏联动另有深意
11.9英寸仪表+14.5英寸中控+10.9英寸副驾屏,骁龙8295芯片的算力比8155提升200%。系统流畅度有明显改善,但最巧妙的设计在副驾屏的动态隐私模式——行车时自动屏蔽视频内容,避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
电子挡把采用水晶材质覆盖,四辐方向盘保留触控滑块设计。后排新增的“老板键”可以调节前排座椅位置,这种细节体验确实符合这个价位的预期。
第二代OLED尾灯分层设计,发光车标存疑
数字OLED尾灯升级为第二代,分为上下两层结构,支持6种自定义光签名。矩阵大灯新增“流星迎宾”模式,照射范围比前代扩宽40%。海外版本的发光四环标识能否保留到国产版本,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夜间行驶时,这套灯光系统的辨识度相当高。不过在一些老司机看来,过于复杂的灯光设计可能会影响对向车辆的判断。
进化版quattro四驱,5.8米转弯半径击败竞品
后桥扭矩分配速度提升50%,五连杆悬架配合CDC电磁减震器,带来了更精准的操控反馈。转弯半径优化到5.8米,比宝马5系的6.2米更有优势,在狭窄停车场里调头时差异明显。
“过坎不颠簸”模式是个有趣的功能,通过预判路面起伏主动调节悬架阻尼。实际体验中,过减速带的处理确实比较干脆,没有多余的晃动。
42.79万起步价能否撼动BBA格局
1-8月销量突破10万辆,A6L在豪华C级燃油车市场保持领先。面对搭载L2+智驾的宝马5系和主打后排舒适的奔驰E级,华为智驾系统的下放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武器。
42.79万起步价到55.89万顶配的定价区间,直接对标同级竞品。基于PPC平台的10年生命周期规划,车身刚性提升15%,8种连接工艺中激光焊占比达到30%。
这套组合能否在新能源大潮中为燃油车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道路上的探索,或许比想象中更有看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