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特别是对于想买一辆家用SUV的普通家庭来说,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众多新面孔里,大众途观L这个老将也推出了一个听起来很特别的版本——300龙腾版。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大众这个曾经加价都难买的“神车”,现在也开始走亲民路线了,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台龙腾版是实实在在的优惠,还是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打了折扣?
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咱们老百姓掏腰包。
首先得说,这台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咱们中国家庭买车最看重的一点,就是空间。
现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辆车能不能舒舒服服地装下一家人,是头等大事。
途观L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把咱们的心思研究得透透的。
它的车身长度超过了四米七,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91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咱们换个说法,这个尺寸在中型SUV里绝对算得上是“大块头”,甚至快赶上一些更大级别的车了。
反映到车里头的实际感受就是,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驾驶位,把座椅调整到最舒服的位置,头顶离车顶还有一拳多的空余,一点都不会觉得压抑。
这对于个子高的驾驶者来说,是个非常友好的设计。
更关键的是后排。
很多人买SUV,就是为了让家人坐得宽敞。
途观L的后排空间确实没得说,前排座椅不动,同样是一米八的乘客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两拳半还多的距离。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长时间坐在后排,你可以轻松地翘起二郎腿,或者随意变换坐姿,不会觉得腿脚伸展不开。
全家出游的时候,后排坐上爸妈和孩子,三个成年人的体型坐进去也不会肩膀挨着肩膀,感觉特别挤。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大众车普遍存在的一个老问题,后排地板中间有个挺高的凸起。
如果后排中间坐人,脚就没法很自然地放平,得岔开腿放,时间长了可能会不太舒服,这是它在设计上为了兼容四驱版本留下的一点小遗憾。
再聊聊后备箱,这也是家用的一大考量。
途观L的后備箱在正常状态下,放个婴儿车,再加几个购物袋、双肩包是绰绰有余的。
它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
官方数据显示,最大可以扩展到1780升的容积。
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就好比你家里那个双开门的大冰箱,容积一般也就五六百升,途观L放倒后排,差不多能装下三个那样的冰箱。
所以,像现在流行的周末露营,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食材箱、几个大行李箱,一股脑儿全都能塞进去。
这种超强的装载能力,对于一个热爱生活、喜欢全家出行的家庭来说,实用性简直是满分。
说完了静态的,咱们再看看开起来怎么样。
龙腾版用的是一台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很多人一听,这么大一台车用1.5T的发动机,会不会没劲儿,开起来“小马拉大车”?
实际在城市里开,这种担心基本是多余的。
大众的这套动力系统调校得非常聪明,起步的时候油门响应很及时,不会有那种踩下去车子半天不动的感觉。
在早晚高峰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跟车很轻松,轻点油门车子就能往前窜,不会觉得拖沓。
方向盘的手感也调得很轻巧,即便是力气不大的女士,或者刚拿驾照的新手,单手揉库、掉头也不会觉得费劲。
底盘的感受是典型的“德系味”。
它开起来给人的感觉很扎实、很整。
过个小区的减速带,或者路上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悬挂能把大部分生硬的颠簸都过滤掉,传到车里的感觉是那种很沉稳的“砰砰”声,而不是零零散散的晃动,坐着很舒服,不会把人颠得难受。
上了高速,当车速提到120公里每小时,车身依然非常稳定,不会有发飘的感觉,变道超车的时候,车身姿态也控制得很好,能给人很强的信心。
这种稳重感,是很多德系车主津津乐道的优点,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的人来说,能大大减轻驾驶的疲劳感。
配置方面,这台龙腾版也算是跟上了时代。
车里有12英寸的中控大屏和10.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看起来科技感还不错。
支持苹果的CarPlay和安卓的CarLife手机互联,用手机导航、听歌都很方便。
语音控制也挺好用,喊一声“你好大众”就能开关空调、设置导航,开车的时候手就不用离开方向盘,安全性更高。
像全景天窗、电动尾门这些很实用的配置也都没有缺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内饰异味控制得比较好,这对于有小孩或者对气味敏感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加分项。
油耗方面,根据很多车主的反馈,作为一台中型SUV,它的表现算是比较经济的,市区里堵车大概八九个油,高速上能跑到六个甚至更低,日常开销不会让人觉得心疼。
当然,车无完车,为了控制成本,途观L龙腾版在一些地方也做出了妥协,这些小毛病对于一些追求完美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
最明显的就是内饰的用料。
中控台和车门板上,手能摸到的很多地方都是硬邦邦的塑料,缺少那种柔软的触感和高级感。
这几乎是大众经济型车的“传统艺能”了,他们更愿意把成本花在你看不到的底盘、发动机这些机械素质上。
如果你特别在意内饰的豪华氛围,那它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其次,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时偶尔出现的轻微顿挫感,它也没能完全避免。
特别是在堵车严重,需要频繁在二、三挡之间切换的时候,能感觉到车子轻微地闯动一下,虽然不严重,但对于追求极致平顺的人来说,还是能察觉得到。
还有就是噪音控制,在市区里中低速行驶时还好,一旦上了高速,车速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从轮胎传来的路噪声和风噪声就会变得比较明显,需要把音乐声音开大一些才能盖过去。
一些细节配置也显得不够贴心。
比如倒车影像的清晰度很一般,在光线强的时候甚至会反光看不清,对于新手来说不太友好,而且没有配备现在很流行的360度全景影像,停车时得多加小心。
车机系统虽然能用,但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像很多国产车那样自己安装各种App,界面设计也比较传统,偶尔反应会慢半拍。
刹车的脚感需要适应,初段比较灵敏,轻轻一点车子就会有比较强的制动效果,刚上手时容易造成“点头”,需要驾驶者慢慢熟悉它的脾气。
另外,像脚窝灯、门把手照明灯这些能提升夜间便利性和氛围感的小配置也被省略了,晚上车里会显得有点暗。
最后,1.5T的动力在满载一家人去爬比较陡的坡时,确实会感觉有些吃力,需要深踩油门拉高转速才行。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绝大多数城市通勤和周末郊游的场景,它的动力是完全足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