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市场简直就像菜市场大甩卖,各家4S店门口挂满促销横幅。你走进任何一家 dealership,销售顾问第一句话准是"哥,现在优惠力度特别大"。这场景让人想起超市傍晚的打折区,只不过商品换成了会跑的钢铁盒子。
最近去帮表弟看车,发现丰田展厅里那台白色RAV4荣放贴着醒目的价格牌。记得五年前堂姐买这车花了将近18万,现在居然12万出头就能开走。销售小张悄悄跟我说:"哥,要是今天能定,我还能帮你申请额外补贴。"这降价幅度,比双十一的羽绒服还狠。
这台车确实有不少实在的配置。全车7个安全气囊,比某些豪华车还多。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这些功能都是标配,新手司机开起来会安心很多。后排空间大得能蹲下两个成年人,后备箱放倒后简直能当小货车用。不过坐进去摸到满眼的硬塑料,还是能感受到成本控制的痕迹。
动力方面就别指望推背感了。2.0L自吸发动机配上CVT变速箱,红绿灯起步时隔壁电动车早窜出去老远。但想想加满油能跑小一千公里,每月能省下不少奶茶钱。混动版更省油,不过价格要贵上三四万,得开够五年才能把油钱省回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6月份这车居然卖出去将近两万台。隔壁修车铺的老王说,最近来保养的荣放车主明显变多。"都是看中丰田耐造,这个价位确实挑不出毛病。"他边拧机油滤芯边念叨。确实,当价格降到这个份上,连织布座椅都能变成"透气性好"的优点。
不过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就像菜市场突然全场三折,顾客一边抢购一边心里打鼓。汽车这么个大件,降价太狠反而让人犯嘀咕。听说有些品牌为了清库存,把展车都当新车卖。所以真要下单的话,记得把生产日期、里程数这些细节都核对清楚。
现在的问题是,当所有品牌都在降价抢客,最后会不会像手机市场那样,大家都不赚钱了就开始偷工减料?你们觉得这种降价潮到底是消费者的福音,还是行业恶性竞争的开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