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本田最近有点开窍了。
或者说,被逼得不得不开窍了。
你看这个新款CR-V,上来就说自己全系标配10个安全气囊。
这个操作,在车圈这个花里胡哨、天天开发布会跟说相声一样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的耿直,甚至有点憨。
就像在一群修仙的道友里,大家都在比谁的法术更炫酷,谁的飞剑是星际巡航版的,结果你站出来,默默脱了上衣,秀了一身腱子肉,说自己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不按套路出牌啊。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才是现在车圈竞争的真相。
什么存量竞争,什么错位打击,都是文人发明的词儿,听着体面。
真实的情况是掀桌子,是黑暗森林,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当新势力们把智能座舱卷成电影院,把自动驾驶吹成你的贴身老司机,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当成移动精装房的时候,你一个传统车企,怎么跟?
你跟不了。
你的基因里就没有这种互联网思维,你搞出来的车机,卡得跟上世纪的MP3一样,UI设计土得让乔布斯气活过来。
你最好的手段,就是不跟。
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告诉所有食客,别吃那些花里胡哨的分子料理了,吃了容易窜。我这儿虽然只有馒头,但扎实,管饱,最重要的是,吃了不会死。
这就是本田的阳谋。
你问RAV4为什么有的版本气囊少?
问就是成本控制,问就是精准的用户画像,问就是产品经理觉得买低配的用户,命可能没那么硬。
但本田现在不装了,摊牌了。
安全不分高低配,大家都是平等的潜在事故受害者。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对这一点感触特别深。很多时候,你买车看一堆参数,最后发现最有用的,还是那些最原始的东西。
比如空调够不够冷,比如刹车灵不灵,比如万一真出事了,能不能给你留个全尸。
这种安全感,平时感觉不到,一到关键时刻,就像个压缩毛巾,遇水则发,直接膨胀成一个移动堡垒。
这比你车里能唱KTV重要一万倍。真的,一万倍。
再说那个Honda SENSING 360+。
这个名字一听就很高大上,但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车企终于承认了一个事实:人类司机,真的不太行。
尤其是在假期,高速上塞满了各路神仙,有边开车边斗地主的,有错过路口直接倒车的,还有拿高速当自家客厅散步的。
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驾驶行为已经超越了基础物理学的范畴。
在这种混沌的、充满黑暗能量的驾驶环境里,你指望一个司机全程保持圣人模式,是不现实的。
所以,你需要一个“监工”。
这个“监工”以前的作用是提醒你,“诶,要撞了啊,哥们儿”。
现在的360+,是“你快不行了,我来吧”。新增的驾驶员异常应对,说白了就是系统觉得你可能已经嘎了或者睡过去了,它会主动减速停车。
这是一种从“辅助”到“守护”的转变,用人话说就是,以前是个副驾驶,现在有点像你驾校教练坐在旁边,虽然嘴碎,但关键时刻能帮你踩刹车。
当然,我们必须保持犬儒。
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永远不在实验室,也不在加州的高速上。
它的最终考场,是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那里有无数个不遵守任何交通规则的“老头乐”为你出题。
这些大爷们,是真正的算法破坏者,是道路上的BUG生成器。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在“老头乐”面前,所有L2、L3都是弟弟。
所以别神话这些技术,它就是个高级保险。有,比没有强。能在你精神涣散的时候,拉你一把,这就值回票价了。
最后,说回车本身。
稳健的底盘,精准的操控。
这些词,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几乎没人提了。
因为不够性感,不够有想象力。
但驾驶的本质,不就是这些东西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这个东西,就像你的鞋。你可以给鞋装上GPS、蓝牙、甚至跑马灯,但如果它磨脚、不跟脚,那它就是一坨垃圾。
CR-V的逻辑就是,我先把鞋做舒服了,做结实了,让你穿着它跑八百里地脚都不起泡。至于跑马灯,那玩意儿真没那么重要。
这种理念,在现在这个全民追求“科技感”的时代,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你得承认,这就是一种差异化。
当所有人都去卷智能化的时候,它回头去卷安全性,这是一种田忌赛马,也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清醒。
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当你在最时髦的赛道上跑不过年轻人的时候,回到自己最擅长的老路,把长板做到极致,也是唯一的活法。
所以,买CR-V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可能特别简单。
不是为了什么品牌信仰,也不是为了什么驾驶乐趣。
他们可能就是单纯地觉得,带着一家人出门,平平安安地去,再平平安安地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种返璞归真,在今天这个魔幻的市场里,居然成了一种奢侈。
你说这事儿有多操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