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5年9月第三周,这波方盒子SUV市场的大乱斗,我是真看得有点起劲,一场热闹大戏,你说它是偶然吧,那肯定不是,这背后其实是很多年攒的劲一下爆发,每个厂家都像练了很久的“武林绝学”,到了都得上台露一手,谁也不愿服输。
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的方盒子SUV,给人的感觉就是“老三样”——哈弗、大越野、坦克系列,外形不都那几个套路嘛。什么是方盒子?不就是看着横平竖直、憨厚结实,比圆润的SUV多了几分阳刚味儿,给了男人想征服世界的错觉,女生觉得坐进车里立马硬朗三分?“开出去就有面,停车场里一眼找到”,其实老百姓想法就这么简单纯粹。但早年也就那么几款,选项太少,有钱的买丰田霸道、买路虎,差点钱的哈弗H9、BJ40、坦克300,基本没啥新意。
谁也没想到,新能能源一入场,这盘老棋局突然就砸进一块搅屎棍。你看嘛,大家都以为方盒子得靠传统大排量、机械四驱,那才叫硬派,结果今年方程豹、iCAR这些新势力一脚踹开大门,上来就是“我插混/纯电+智能座舱+分时四驱”,搞得以前“油老虎”一夜之间像变成了化石。有些人说新能源就不能越野、大块头肯定耗电,其实真不是那么回事。电驱和混动的爆发力一上来,比纯燃油的好操作多了,没事还有个电源能插锅打火锅,这不还真香?
咱就拿哈弗大狗来说,2572辆,又一次拿了第一,拼的是老底子口碑、全国铺开的售后,主打一个“全家都放心”。但榜眼和探花,直接是新能源的钛7、钛3,这一下就让人紧张起来。你说这新能源抢得快不快?方程豹原本看着怪名儿,没想到这市场接受度也太高了吧。这两款销量一上去,意味着什么?大家被新能源车的宣传、政策,甚至“省油钱”的诱惑给彻底拉过去了,有人担心以后加油站跟小卖部一样稀罕。
细看前十名,新能源新势力都冒头了,更别说iCAR超级V23这新新人类,1473辆,说实话我第一眼还真看不懂这车,结果年轻人一口一个“宇宙战舰”“赛博朋克”,市场是真的给面子。传统燃油的市场防线被冲得稀里哗啦,但它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像坦克300、哈弗H9、捷途旅行者等等,这些主打的“原汁原味越野感”,还是死咬着。你说这画面感,像不像拉锯战?中间这些车型的销量,几百几百往上翻,竞争太激烈,厂商隔天更新个小配置,定价拉锯个一千两千块,用户都挑花眼。
我每次都喜欢琢磨,买车到底要什么?年轻人看个性,老人要实用,越野车主讲性能,一家三口还挑空间。以前大家只认“机械品质”,“皮实耐用”,但现在消费观变了,谁还戴着手表看时间?都拿手机。买方盒子SUV,样子够mustang、够酷的,网上一刷存在感得高、科技配置一大堆、内饰还得像客厅,外加智能驾驶、露营拎上投影仪烧水壶,这才叫时髦。新能源把这个“科技舒适体验”的调门儿拉高了,传统油车要不转型真就掉队。
当然,没人能否认,硬核车迷还是有,往哪摆着野营、跋山涉水、沙漠冲浪的,还是燃油才安心。可是大家琢磨过没有,三五年以后,有多少场景还有燃油的用武之地?电动、混动、增程慢慢跟上了,政策还点着灯盯着油车。你说修车的事,我也有同感,身边好几个修车的老爷子都说,现在小年轻开电车来,修不了,得学新一套东西。将来要不进新厂子升级,真就得转行送外卖。所谓“淘汰不是鬼抽筋,是技术革命下的必然”。
回头想想这些年国产车的进步,市场以前完全是进口、合资说了算,谁能想到方盒子SUV也能玩出“技术牌”“时尚牌”,定价也敢上天。像仰望U8、猛士917这些新贵,谁不想试试“高端国货”?但你得承认,有钱人才会买账,大多数人的钱包决定,大众款还是得卷性价比。
话说回来,方盒子SUV为啥突然火成这样?有人说是内卷,也有人说是用户喜好进化了,我看本质上还是“身份”、“情怀”,和实际“刚需”碰一块,给撞出来爆款。比如,城市里大家越活越焦虑,开个大块头车,心理上老觉得有安全感;有娃的怕出远门带东西装不下,又怕路不好走,结果发现方盒子SUV恰好全配上了。新能源入局把空间、静谧性、配置这些“新刚需”又顶了一个台阶,还能一脚油门来个“弹射起步”,科技感一溢出来,谁还惦记那点油门声浪?
当然这热闹背后也有风险。技术革命速度太快,很多品牌来不及升级就淘汰了。眼下新能源厂家赢了流量,不代表后面还能数钱。靠补贴、靠新鲜劲撑起来的市场,三年之后还撑不撑得住?会不会像PPT造车那阵,一拨网红品牌一夜消失?燃油车团队要翻身得靠什么?纯靠情怀不行,还得真干出硬东西,毕竟市场给你留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的方盒子SUV市场,看着所有厂家“哄抢”式内卷,根子上是汽车行业格局大换血,谁都想赌一把未来。
想一想现在年轻人买车的那点“花样”——就不想随大流,就爱跟别人不一样。你出一台带投屏,还能露营自驾,走哪都能上网的SUV,人家立马买账,不像早些年,车只是代步工具。所以,现在流行那些带特殊配色、拉花包围、甚至能自己编程加功能的车,个人属性越来越拉满。厂家想做出爆款,就要在产品“差异化”上找突破口,不只是“车内空间多大,动力多强”这种老三样。
未来哪个品牌能笑到最后?我看肯定不是现在的销量榜单能直接决定的,创新跟服务才有话语权。你看看现在App操控、OTA升级、前脸还能自己改灯,甚至还有厂家在研究AI聊天,动不动“车机互通”,要的就是一个不断进化“潮体验”。传统车企再坚持也得跟上,要不旧路走到头,等着清场。人家日韩欧洲老外不早就都押宝新能源了吗?中国这波行情没赶上,市场结构铁定洗牌。一记2025方盒子“群雄逐鹿”,大家心里能不急吗?
有人问,你觉得未来都是新能源了吗?燃油车还有希望没?你说这问题,跟问“以后大家都用手机,还会回去用BP机吗?”其实什么都说不准,但大势就是这样,谁顺应变革谁才有机会。有的品牌熬过去,肯定能趁这轮进化成为新霸主,就像当年诺基亚手机最后没跟上,被智能机一下干倒。弄不好过两年,我们会怀念现在这些SUV标配四驱、差速锁、有低速挡的“老味道”,但那也是历史。
我倒觉得,市场竞争也不是死胡同,不是你死我活。厂家们比拼技术、服务、创新,到最后受益的还是用户。一场乱战,淘汰旧的、孕育新的,总比一潭死水强。况且,哪怕以后都是新能源车,方盒子SUV还是得搞点有趣的,比如专为摄影露营设计的极致储物空间、配合智能驾驶搞自动寻路,主打的还是生活方式转型。
所以啊,今年9月那场方盒子SUV大合战,看着就是热闹,真让人觉得过瘾。到底谁能最后笑到年底,能不能再掀一轮新热潮,这才是真的让人期待。做车也好,做人也罢,真理其实都一样——想活下来,必须紧盯变化,敢于自我革命。不变肯定就凉,怕只是早晚而已。等着吧,故事每个月都能有新版本,2025年只算刚刚开始,戏才刚上演,后头大着呢。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