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征途:电车与油车,谁能笑到最后?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新能源电动车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似有与传统燃油车一较高下、平分秋色之态。然而,一旦谈及跑高速,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 “跑高速,还得是油车的天下”。但这真的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仔细剖析电车与油车在跑完高速后,究竟存在哪些差别。

高速征途:电车与油车,谁能笑到最后?-有驾

补能便利性:油车的绝对优势

在高速服务区,油车加油的便捷性无可比拟。每个服务区基本都配备加油站,车主驶入服务区,从停车加油到重新上路,通常 15 分钟内便能搞定。而电车的补能情况则复杂得多。尽管如今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逐步提升,但远未达到 100%。部分服务区即便设有充电桩,数量也仅有寥寥 3、4 个,遇上节假日出行高峰,排队充电耗时之久超乎想象。即便部分电车支持换电模式,在高峰时段同样需要排队等待。

以春节期间一位车主的经历为例,从北京自驾前往山东老家,全程约 400 公里。驾驶油车的李先生,途中仅在服务区停留一次加油,花费约 10 分钟,顺利抵达目的地。而驾驶电车的王女士,虽提前规划好充电站点,可到了服务区发现充电桩前大排长龙,等待近 1 小时才充上电,抵达老家的时间比李先生晚了将近 2 个小时。如此看来,在长途高速出行中,油车补能便利性大幅领先。

能耗成本:并非一面倒

一般认知里,电车能耗成本低于油车。在城市通勤场景下,此观点确实成立。但在高速行驶时,情况变得复杂。电车高速行驶时,风阻增加、动力需求提升、附加设备能耗上升以及电池效率下降等因素,导致耗电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冬季开启空调制热时,部分电车百公里电耗可达 20 度甚至更高。假设在服务区充电,每度电价格通常在 1.8 - 2 元左右。以 600 公里高速路程计算,电耗可能高达 120 度,充电费用约 216 元。

反观油车,在高速路况下发动机处于高效区间,变速器也能保持较高档位运行,风阻影响相对城市路况降低,再加上平稳驾驶习惯,油耗表现较为稳定。一般家用油车高速百公里油耗约 7 升,若行驶 600 公里,油耗约 42 升,按 92 号汽油每升 7.79 元计算,油费约 327.18 元。可见,单纯从能耗费用看,电车在高速行驶时仍具一定优势,但相较于城市行驶,这一优势被大幅削弱。而且,若将电车充电等待时间成本纳入考量,两者综合成本差距进一步缩小。

动力性能:各有千秋

电车的动力输出特性使其在高速上具备独特优势。电动机扭矩输出瞬间可达峰值,起步与超车时响应极为迅速,推背感强烈,能给驾驶者带来风驰电掣的驾驶体验。例如,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版本,在高速上瞬间加速能力突出,轻松完成超车动作。然而,随着高速行驶时间增长,电池电量下降,动力输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油车发动机需通过燃烧油料产生动力,扭矩输出需时间提升,起步阶段相对较慢。但在高速持续行驶中,发动机可稳定输出强劲动力,尤其在高转速区间,部分高性能油车能展现出强大的加速能力,发动机独特的轰鸣声还能为驾驶者带来别样激情。像宝马 3 系在高速上持续加速时,动力衔接流畅,驾驶感沉稳。

驾乘体验:安静与激情的碰撞

电车因电机驱动,没有发动机轰鸣,在高速行驶时车内静谧性表现出色,风噪和胎噪成为主要噪音来源。例如比亚迪汉 EV,在时速 120km/h 时,车内噪音仅 63.4 分贝。但当车速超过 100km/h,风噪对驾乘体验的影响显著增大。

油车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噪音难以避免,加速时发动机轰鸣声传入车内,一定程度上影响静谧性。不过,对于追求驾驶激情的用户而言,这种轰鸣声却能营造出热血沸腾的驾驶氛围。同时,由于油车动力系统布局成熟,在高速行驶时底盘质感和操控稳定性表现良好,给驾驶者十足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速行驶场景下,油车在补能便利性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更适合长途、跨区域高速出行。电车虽在能耗成本和动力响应的某些方面有亮点,但补能难题严重制约其长途高速行驶体验。若只是中短途高速出行,且充电设施完善,电车也能提供不错的驾乘感受。所以,“跑高速那还是油车天下” 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高速出行场景,消费者需依据自身出行需求和实际情况,理性选择适合的座驾 。那么,你在高速出行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油车还是电车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