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魏牌高山7,一登场,就把MPV市场搅得波澜起伏。
28.98万的预售价,直接与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头部选手”正面交锋,甚至连老牌劲旅别克GL8混动版也成了它的参照系。
厂家给它定下的身份是“中大型插电混动MPV”,目标直指家用市场。
然而,这“高山”系列,怎会推出一款“7”字辈车型,还将轴距“精简”至3085毫米,比自家的8和9号都要短出一截,车身长度也随之“瘦身”。
官方称之为“短轴版”,专为家庭日常出行量身打造。
此举,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MPV的核心价值,向来在于“空间”,你将轴距“缩水”,岂不是在动摇其根基?
诚然,厂家同步表示,外观上与8、9号车型大体一致,前脸标志性的大尺寸镀铬格栅,尾部竖条与贯穿式灯组的两种设计风格,18寸轮毂,以及245/50规格的静音轮胎,这些配置听上去都颇为“规矩”。
内饰方面,五种颜色搭配,包括白、黑、以及少见的橙色,亦显其用心。
车内,15.6英寸的双联屏、后排娱乐屏、隐私玻璃、双侧电动门等配置,也算得上是“诚意满满”。
然而,“诚意满满”背后,总藏着几分“取舍”的痕迹。
与高山8号相比,副驾按摩功能缺席,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也未得保留,第三排的电动调节更是“下岗”了。
这种感觉,恰似一件精美的服饰,同款同品牌,却少了些许精致的刺绣和点缀。
那么,以28.98万的价位,购入一辆“精简版”MPV,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仅仅是为了那点“短轴”可能带来的操控上的“灵动”?
在动力层面,高山7的设计颇具匠心。
它搭载了1.5T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配备44.28度的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72公里,综合续航能力更是达到了945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其快充性能尤为突出,30%至80%的电量补充仅需26分钟,慢充也仅需6.5小时。
厂家宣称,这套动力系统的性能参数与高山8、9号车型保持一致。
尽管172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如今动辄五六百公里续航的时代,显得略微保守,但945公里的综合续航,加上高效的快充能力,对于日常通勤及短途自驾而言,已然足够。
混动MPV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短轴”带来的空间“牺牲”,仍然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第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是否会捉襟见肘?
后备箱的储物能力是否会因此受限?
这些都是关乎实际使用体验的关键。
正如“画饼充饥,终非饱腹”,即使拥有长续航,若车内空间未能满足家庭成员的舒适需求,尤其是在长途旅程中,第三排乘客的体验,恐将成为一种“煎熬”,而非“享受”。
再谈及高山福祉版,34.98万的定价,比高山8号更为高昂。
其核心亮点在于第二排右侧座椅的创新设计,能够实现旋转升降,极大地便利了轮椅使用者上下车。
这份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无疑是值得赞赏的。
但问题在于,这类车型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的体量?
是否属于一种“小众”的细分市场?
更何况,这一定价已然触及了部分高端MPV的领域,其价值是否匹配,仍有待市场检验。
有人认为,魏牌此举是试图在MPV市场进行“精细化”的布局。
短轴版旨在吸引那些生活在都市、对车辆操控灵活性有更高要求的家庭用户,而长轴版则面向更广泛的商务或多人出行需求。
此番考量,颇具新意,但市场的接受度才是关键。
若在配置上有所“减损”,价格又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区间,则容易陷入“两头不靠岸”的境地。
环顾市场,腾势D9混动版起步价30.98万,岚图新车型预售价38.99万起,而别克GL8混动版的入门价格则低至24.99万。
高山7的28.98万,恰好落于一个“热闹非凡”的价格区间。
腾势D9之所以销量领先,在于其品牌影响力与产品力的双重支撑。
岚图则凭借品牌调性与配置优势,向上拓展。
GL8作为MPV市场的“常青树”,其性价比优势不言而喻。
魏牌高山7,欲在这片“红海”中分一杯羹,仅凭“短轴”这一差异点,是否足以支撑其市场定位?
厂家为高山7配备了12.5升的智能冰箱,具备制冷制热功能,并辅以17.3英寸的后排娱乐屏。
这些配置,在同价位MPV中,确属“亮点”。
然而,诸如空气悬架、后排独立空调等“舒适利器”,却未见于配置表。
因此,虽然定位“家用”,但在极致的舒适体验方面,似乎仍有提升空间。
此处,一个核心的考量在于“调校取向”。
高山7在拥有与高山8、9号相同电池容量与续航里程的同时,却缩短了轴距。
这暗示着,厂家在车辆调校时,可能更侧重于“经济性”与“城市驾驶的便利性”。
例如,945公里的综合续航,170余公里的纯电续航,对于周末的郊游活动而言,是绰绰有余的。
短轴距在城市中穿梭、停驻,无疑更为灵活,这对于部分注重驾驶便捷性的用户而言,不失为一项优势。
然而,正如“良药苦口,利病于病”,MPV最核心的价值,始终离不开“空间”与“乘坐的舒适性”。
轴距的缩短,必然伴随着部分乘坐空间的“妥协”,尤其是第三排的体验。
消费者在选择MPV时,首要考量的往往是“乘坐人数是否充裕?”“后备箱的储物能力如何?”“长途旅行是否会感到疲惫?”而非“车辆在停车场是否易于停放?”
因此,短轴与长续航的“矛盾统一”,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完美的平衡?
这更像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
厂家在努力平衡,而消费者则在权衡利弊。
长续航无疑能缓解“里程焦虑”,但短轴带来的空间“让步”,是否会被市场主流所接纳?
此外,魏牌为高山系列注入了五种内饰色彩方案,其中橙色这种较为鲜亮的色彩,可能意在吸引年轻家庭的目光。
此番尝试,颇具新意,毕竟过往MPV给人的印象,多偏向于沉稳与商务。
然而,从市场实际来看,大多数家庭用户,仍会倾向于选择更为稳妥的黑白灰等经典配色。
这种“大胆”的色彩运用,能否转化为实际的销量,尚待市场的检验。
总体而言,魏牌高山7的推出,是品牌在MPV市场的一次“大胆试水”,也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战略布局”。
它试图通过尺寸的细分,来抢占细分市场的份额;同时,也希望借助混动技术,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短轴”这一关键卖点,如同给它打上了一个“居家适用”的标签,但这个标签,能否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支付28.98万,乃至34.98万的价位,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归根结底,厂家认为“短轴”能带来“灵活性”,从而吸引一部分“城市家庭用户”。
但这个“一部分”的市场体量究竟有多大?
能否支撑起其市场生存?
而那945公里的综合续航,26分钟的快充,这些实实在在的“优势”,与空间上的“妥协”相比,孰轻孰重,消费者心中自有判断。
颇具戏剧性的是,魏牌此番欲借高山7证明,短轴MPV亦能实现长续航,并满足家庭用车的需求。
然而,“家庭用车”的定义极为宽泛,有人追求的是7座全尺寸SUV般的空间享受,有人则更看重偶尔的载人功能,大部分时间将其作为“大号轿车”使用。
高山7,究竟更契合哪一类用户的需求?
最终,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山7能否在“混动MPV”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撕开一道口子,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只能静待时间的裁决。
不过,至少,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也为MPV市场增添了几分“变数”。
诸位看官,您对此有何看法?
您的家庭是否需要这样一款“短轴混动MPV”?
或者说,在20万至30万的价位区间,您选择MPV时,最看重的是哪些特质?
不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让我们一同“围观”这汽车市场的最新动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