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汽车大厂本田公司公布了它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销售成绩单,这份长长的数字列表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这就好比我们普通人拿到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单一样,总想扒拉着看看到底是该高兴还是该发愁。
那么本田这份成绩单,究竟是喜报还是忧报呢?
如果我们仔细咂摸一下里面的数字,特别是把目光聚焦到我们中国市场,那答案就非常清楚了,这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起落,更是整个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剧烈变化。
我们先从全球的大盘子看起。
今年上半年,本田在全球总共卖出去了178万多辆汽车,这个数字听起来还挺唬人,但是跟去年同一时间比,其实是下滑了5.1%。
这就说明,本田这台曾经马力十足的全球销售机器,现在有点跑得不那么顺畅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台机器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在北美洲,尤其是美国市场,本田依然是那个大家熟悉的优等生。
上半年在北美卖了84万多辆,不光是它全球销量里最大的一块,占了差不多一半,而且还比去年多卖了7.6%。
这说明美国的老百姓对本田车还是相当认可的,这个基本盘守得还挺稳。
另外在南美洲,虽然市场不大,但销量增长了超过三成,可以说是相当亮眼了。
如果只看美洲的成绩,本田的高管们估计还能喝杯咖啡,觉得日子还过得去。
然而,一旦把视线从美洲大陆转回到亚洲,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首先是本田自己的老家日本市场,按理说在自己家门口卖车应该最有优势,但结果却不理想。
上半年在日本的销量下滑了6.5%,尤其是在四到六月这第二季度,下滑得特别厉害,达到了14.1%。
连自己的乡亲父老都不那么捧场了,这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至于一直被本田寄予厚望的东南亚市场,像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国家,销量也都在齐刷刷地往下掉,整体退步了15%。
这表明,不光是中国市场,整个亚洲的消费环境和竞争格局,都让本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在,我们就要说到最关键的地方,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市场了。
如果说本田在其他地区的下滑只能算是“忧”,那么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咱们来看数据,2025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国总共只卖出去了31万5千多辆车。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它已经比本田在日本本土的销量还要低了。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最有活力的汽车市场,结果本田在这里的销量,还不如在它那个面积小得多的本土市场,这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更是暴跌了24.2%。
这已经不是暂时的困难了,而是连续性的、大幅度的下滑,形成了一种刹不住车的趋势。
想当年,本田在国内是何等的风光,像雅阁、思域、CR-V这些车型,都是要加价才能提到车的香饽饽,是品质和技术的代名词。
那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呢?
其实原因一点也不复杂,那就是时代真的变了,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
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我们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你看看现在大街上跑的车,比亚迪、理想、蔚来,还有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这些国产品牌,无论是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还是在外观设计和性价比上,都在给消费者提供着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面对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田的反应显然是慢了半拍。
它虽然也推出了一个叫“烨”的全新纯电品牌,想在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在中国车企一年能开好几次技术发布会,一款车型能通过软件升级不断给用户带来新功能的时候,本田的电动化转型,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还在小心翼翼地试探。
而中国的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钱包做出了最真实的选择,他们更愿意为那些更懂他们需求、技术更新、体验更好的中国品牌买单。
所以说,本田在中国的衰退,根源不在于它本身的产品变得有多差,而在于我们的市场进步得太快,我们的自主品牌变得太强了。
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本田的产品线,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问题所在。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卖得最好的依然是老将CR-V,上半年销量还增长了5.7%,这说明它靠着多年积累的口碑和产品力,还在顽强地支撑着局面。
但是,另外两款曾经的明星产品,思域和雅阁,销量却分别下滑了9.1%和8.4%。
这清晰地反映出,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燃油轿车的市场正在萎缩。
而本田除了CR-V这款城市SUV,在其他更热门、更新潮的细分领域,比如硬派越野、高端新能源MPV、智能化纯电轿跑等等,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并且能大规模走量的产品。
它太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了,产品线的更新换代跟不上市场的节奏。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说一下本田引以为傲的“电气化”成绩。
报告里说,它的电气化车款,包括油电混合、插电混合和纯电动等等,上半年销量增长了16.3%,卖了51万多辆,听起来好像转型还挺成功。
但我们得把这块“遮羞布”掀开看个究竟。
在这51万多辆所谓的“电气化”车里,有超过九成,准确地说是91.6%,都是HE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电混合动力车。
这种技术说白了,就是一套不能外接充电、主要还是靠发动机驱动,只是在起步和低速时用小电机辅助一下来省点油的系统。
这项技术在十几年前确实很先进,但放在今天,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些落伍了。
我们现在的主流是PHEV(插电混动)和BEV(纯电动),这些车不仅能享受绿牌政策,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和更低的用车成本,智能化水平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当本田还在为自己油电混动的“省油”沾沾自喜时,中国消费者已经在大屏幕上刷视频、用车载KTV唱歌、享受着高阶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路线差异,而是对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认知偏差。
所以,本田这份成绩单,虽然在北美市场还有些许亮色,但它在全球最大、也最具前瞻性的中国市场的惨淡表现,以及其技术路线与时代潮流的脱节,都清晰地表明,它所面临的,是一场深刻且严峻的危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