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出了个大新闻,小米汽车宣布召回超过11.68万辆SU7!你没听错,刚上市没多久、被捧上神坛的“车界网红”小米SU7,一下子召回了几乎全部已交付车辆。这事儿一出,朋友圈都炸了,有人调侃:“刚提车就上热搜,这排面,走路都快摇头晃脑了。”但也有人开始犯嘀咕:这到底是技术升级,还是真出了大问题?注意,这次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缺陷召回,不是简单的OTA远程升级!
说实话,作为关注了SU7大半年的车评人,我看到这个消息也愣了一下。毕竟小米这次来势汹汹,把“智能”“生态”“极致体验”这些词都讲到了天花板,结果一上来就来个大召回,多少有点打脸。但咱也得冷静点,召回≠产品不行,关键得看问题出在哪,改得诚不诚。
根据官方公告,这次召回主要是因为车辆主动安全预警功能可能存在误判风险,比如在某些复杂路况下,系统可能误触发碰撞预警,甚至误启动自动刹车。你想啊,高速上开着好好的,突然“嘀嘀嘀”报警,甚至一脚刹停,那得多吓人?这可不是小事儿,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所以国家出手要求召回,合情合理。
但话说回来,小米的反应速度倒是挺快。从发现问题到主动备案召回,前后没拖泥带水,态度算是端正。要知道,很多老牌车企出了问题都是遮遮掩掩,拖到被曝光才不得不召回。小米这一波操作,至少在“透明度”这块,支棱起来了。
咱们再聊聊SU7本身。这车一发布就“上头”了无数人,为啥?颜值在线,风阻系数低到0.195Cd,这在量产车里绝对是顶呱呱的水平。外观设计简洁但有未来感,尤其是那对“心跳大灯”,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拍照发朋友圈,点赞直接拉满。内饰呢?虽然用料不是百万豪车那种奢华路线,但胜在干净、智能、无按键化,跟小米手机、家居生态打通得那叫一个丝滑,米粉直呼“真香”。
动力方面,SU7后驱版百公里加速5.28秒,四驱版更是干到了2.78秒,这数据,秒杀一众30万级性能车。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偶尔想撒个野?它也能陪你疯一把。说它是“驾驶玩具”,真不为过。而且纯电续航实测下来也挺扎实,城市代步+周边游完全没问题,充电桩焦虑没那么重。
但问题也得说清楚。除了这次召回的主动安全问题,SU7的底盘调校偏运动,过减速带时滤震有点生硬,舒适性配置上还有提升空间。你说它是“床车”?那肯定不是,后排空间够用但不算宽敞,长途满员出行会有点挤。另外,小米毕竟是造车新势力,三电技术、整车调校、品控稳定性这些,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现在说它是“国民神车”,还为时过早。
那咱们拿它跟对手比比看?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Model 3也是运动取向,操控感强,品牌认知度高,超充网络遍布全国,补能方便得不得了。但它内饰太素了,塑料感强,车机系统虽然流畅但生态封闭,跟国内APP兼容性一般。而且Model 3降价太狠,老车主都气得蹦起来,简直是“跌冒烟了”,买它的人心里总有点打鼓。
再看极氪007,这车简直就是SU7的“亲兄弟”对手。外观同样犀利,内饰豪华感更强,座椅舒适度顶呱呱,底盘调校也更偏舒适,适合家用。动力也不弱,百公里加速3秒级,续航扎实,还支持800V快充。但问题在于,极氪的车机智能化和生态联动,跟小米比还是差了口气,没那么“上头”。而且品牌调性偏稳重,不像小米那么有话题性,想当“装逼利器”?可能还得靠配置堆。
还有一个隐形对手——小鹏P7+。小鹏在智能驾驶这块一直很猛,XNGP辅助驾驶系统城市道路表现相当成熟,L2级辅助驾驶体验非常顺滑。车机交互也聪明,语音助手反应快。但P7+设计偏保守,没有SU7那种让人一眼心动的惊艳感,风阻系数也更高,续航略吃亏。想靠颜值“上桌第一个动筷”?有点难。
这么一圈比下来,你会发现:小米SU7赢在设计、生态和话题度,但安全性和长期可靠性还在接受考验。特斯拉赢在品牌和补能,但舒适性和人情味不足。极氪赢在质感和均衡,但缺了点“灵魂”。小鹏赢在智驾,但外形不够炸。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刚上市就召回11万多辆,这事儿到底劝退不劝退?我觉得,关键看你怎么看。如果你是追求新鲜感、热爱科技、家里一堆小米设备的“米粉”,那SU7的生态联动会让你觉得“真香”,召回反而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没天塌,只是小震动。但如果你是保守型消费者,看重稳定、耐用、保值,那可能就得再等等,看看后续用户反馈和实际品控表现。
毕竟,造车不是做手机,一个软件更新就能解决问题。汽车是重资产、高安全属性的产品,容错率低得多。小米这一波,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处理得好,能赢得口碑;处理不好,可能就成了“老咕噜棒子”级别的反面教材。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小米SU7,你会考虑买吗?如果是你,面对SU7、Model 3、极氪007和小鹏P7+,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