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骨折促销”到“技术突围”,燃油车能否逆风翻盘?

2025年4月,国内燃油车市场再度迎来“降价风暴”。从合资品牌到豪华车企,多款热门车型价格“腰斩”,奥迪A4L优惠16万元、日产轩逸降幅超36%等消息频登热搜这场由新能源挤压、政策倒逼和库存压力共同引发的价格战,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更让燃油车市场陷入“生死时速”。

一、降价潮背后的多重推力

  • 新能源“降维打击”
    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通过全产业链成本控制,将插混车型价格下探至7万元区间,喊出“电比油低”口号,直接冲击燃油车基本盘。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预计突破57%,燃油车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5%

  • 国六B排放标准倒逼清仓
    为应对史上最严排放标准,车企加速清理库存。例如东风雪铁龙C6曾以9万元综合补贴引发抢购潮,现多款车型面临“清仓式甩卖”

  • 产能过剩与成本下行
    燃油车产能超3000万辆,但年销量仅千万级,产能利用率不足40%。同时,规模化生产与技术迭代(如大众第五代EA888发动机)进一步压缩成本,为降价提供空间

从“骨折促销”到“技术突围”,燃油车能否逆风翻盘?-有驾

二、市场格局: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合资品牌“以价换量”
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推出“一口价”模式,帕萨特Pro限时15.99万起,天籁低至12.78万,B级车价格下探至A+级区间。豪华品牌亦放下身段,奔驰C级优惠超10万,宝马5系降价13万

技术升级应对冲击
部分车企转向“油电同智”战略,如一汽-大众发布燃油车智驾路线图,奇瑞推出“猎鹰智驾”方案,试图以智能化挽回消费者

经销商困境与行业洗牌
价格战导致4S店利润锐减,广东永奥等大型经销商集团倒闭,传统销售模式面临重构。业内预测,2025年合资品牌4S店关停潮将大规模爆发

从“骨折促销”到“技术突围”,燃油车能否逆风翻盘?-有驾

三、消费者:理性观望还是“抄底”入场?

  1. 购车时机分化

    短期抄底派:关注4月清仓节点,如雷克萨斯ES预计再降4万,雅阁或跌破11万

    长期观望派:担忧“买完即贬”,部分消费者等待新能源技术成熟或燃油车智能化升级

  2. 价格陷阱与权益保障
    车企保价政策(如零跑90天价差返还)虽缓解焦虑,但消费者仍需警惕“经销商附加条件”“库存车”等潜在风险

从“骨折促销”到“技术突围”,燃油车能否逆风翻盘?-有驾

四、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最后一搏”

  1. 市场份额动态平衡
    乘联会预测,未来燃油车、纯电、混动或形成3:3:4格局,燃油车仍将服务特定场景(如长途、低温地区)

  2. 技术融合与生态转型
    丰田、大众等加速混动技术研发,同时布局氢能源;吉利、奇瑞则通过智能化提升燃油车竞争力,延长生命周期

  3.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博弈
    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协议、中国双碳目标等政策压力下,燃油车降价或成常态,但技术升级与细分市场挖掘仍是生存关键

结语

燃油车市场的“疯狂降价”,既是新能源浪潮下的无奈之举,亦是产业转型的必经阵痛。在这场生存博弈中,唯有兼具价格诚意与技术创新的车企,方能穿越周期,等待下一个春天。而对消费者而言,无论是“薅羊毛”还是“等未来”,理性选择与长远眼光,才是应对变局的最佳策略。

#燃油车再迎大降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