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季度净收入暴跌71%!马斯克宣布重大决定,股价应声大涨
特斯拉又双叒叕上热搜了,但这次不是新车发布,而是“跌跌不休”的财报数据。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暴跌71%,仅为4.09亿美元。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动车巨头,为何突然“踩不动电门”了?马斯克一边喊着要“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一边股价盘后大涨5%,这背后又藏着什么故事?
先来看财报的“惨烈”程度。
特斯拉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少了近20亿美元,直接跌回两年前水平。
最要命的是汽车业务,收入同比暴跌20%,交付量更是创下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全球只卖出33.6万辆车,连最走量的Model 3/Y都卖不动了。
有分析师调侃:“要不是靠卖碳排放积分赚了5.95亿美元,特斯拉这季度怕是要亏本”。
马斯克把锅甩给了“政治情绪”和关税政策,但明眼人都知道,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
这次财报翻车,最直接的导火索是Model Y的焕新升级。
特斯拉四大工厂同时改造生产线,直接导致产能腰斩,产量同比下滑16%。
要知道特斯拉向来以“产能地狱”著称,这次升级本该是为新款车型铺路,没想到却把自己绊了个跟头。
更尴尬的是,生产线刚折腾完,消费者却开始观望——大家都等着买新款,老款自然卖不动。
再加上特斯拉玩起“降价促销”的老套路,平均售价(ASP)被拉低,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如果说生产线问题是内伤,那马斯克的政治角色就是“外伤”。
这位硅谷钢铁侠今年把大量精力花在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帮着搞联邦裁员和行政改革。
这本该是件风光的事,没想到却引火烧身。
欧洲民众因为他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AfD,把特斯拉展厅当成了抗议靶子;美国消费者看着CEO整天出入白宫,也觉得品牌变了味。
分析师直言:“马斯克的政治站队让特斯拉损失了至少10%的潜在客户”。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力推的新关税政策让供应链成本飙升,虽然特斯拉比其他车企更依赖本土化生产,但储能业务用的磷酸铁锂电池还得从中国进口,关税大棒砸下来照样疼。
眼看着要翻车,马斯克终于踩了刹车。
在财报电话会上他突然宣布:5月起要“大幅减少政府工作时间,专注特斯拉经营”。
这话一出,盘后股价应声大涨5%,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了赞成票。
这波操作颇有深意——既甩掉了政治包袱,又能集中精力推进两大救命稻草:廉价新车和Robotaxi。
财报里藏着个小彩蛋:售价2.5万美元的平价车型确定上半年投产,产线不用大改,直接蹭现成产能;6月还要在奥斯汀试点自动驾驶出租车,明摆着要抢Uber饭碗。
不过危机还没解除。
全球贸易政策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斯拉自己也承认“关税可能让能源业务雪上加霜”。
马斯克嘴上说着“特斯拉受关税影响最小”,背地里却在德州疯狂建设电池工厂,试图把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本土化。
这场自救行动能否成功,还得看马斯克能不能真正收心。
毕竟资本市场已经放出狠话:“要是下季度再交不出增长计划,特斯拉的万亿市值神话怕是要彻底凉凉”。
全部评论 (0)